
关于人生态度的诗句.docx
12页关于人生态度的诗句【篇一:关于人生态度的诗句】《定风波》一一【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一这是我最爱的东坡词活在这红尘万丈的天地间,随时都有不期而遇的阴晴雨雪,随时都有突如其来的俗世纷扰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我竹杖芒鞋一样奔跑在风里一杯薄酒一轮斜阳,就是我最惬意的人生时光了《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唐?】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一李白的极致浪漫和写意从来都只能模仿不被超越他笔下还有: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开心最重要了今天风清月朗桃红柳绿,何妨先饮尽此杯,醉在此刻《问刘十九?》白居易?【唐】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一新酿出的酒还飘着绿色的泡沫,红泥的小火炉也烧得正好你看,天色有些昏暗了,也许傍晚就会有场雪亲爱的朋友,那就留下来一起喝杯酒,享受这片刻温柔时光吧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一一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弥漫着那无边柳色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我才知道原来世间最美的味道不是那些美酒佳酿,而是这淡淡的清欢《山居秋暝?》王维【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一?世外桃源,不过如此一个新雨后,突然感觉空气都清新起来,秋日向晚,凉爽适意,有月光照在松间,有泉水叮咚作响,一动一静,是诗是画,也是音乐有晚归的洗衣女子和荡漾在河面渔船,一切的一切,生动自然鲜活惬意,朋友来了,你还舍得走吗?山中何所有,不堪持赠君,岭上多白云,王孙自可留饮酒(其五)?陶渊明【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一这个世界还是有那么一处地方,没有人世的喧嚣和浮躁最重要的,还是那份从容淡泊的心境。
只要你心里装着的是山河岁月天地光阴,那么云在青天外,木在水瓶中自然可以心远地自偏篇二:关于人生态度的诗句】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1、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但是陶渊明的境界更高一层梭罗独自跑到瓦尔登湖边去隐居,那儿寂寥无人,只有草木虫鱼为邻,《瓦尔登湖》中的一章就题为《寂寞》陶渊明追求的却是“心远”在陶渊明看来,要想远离喧嚣的红尘世俗,不必躲进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静、安宁的心态就可以了不妨说,梭罗是在空间距离的意义上追求远离红尘,陶渊明却是在心理距离的意义上作同样的追求所以梭罗的行为事实上是无法仿效的,如今的地球如此拥挤,我们能到哪里去寻找一个瓦尔登湖呢?陶渊明的行为则具有典范的意义,因为只要你超脱外在的诱惑,“心远”是随时随地都能付诸实施的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森林中的一间公寓,你同样可以实现心境的宁静2、苍茫境界:独立天地间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其中是一种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陈子昂踽踽登上高高的幽州台,环顾空旷的四野,原本豪侠的他,竟悲怆地哭了。
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到哪里去了?那些各领风骚的历代帝王们到哪里去了?在这举目无亲的夜,陈子昂就这样幽幽地坐着,让生命的利齿,一点一点咬啮自己孤寂的身躯念天地之悠悠”,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的茫然性而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如勾的残月,颤颤巍巍向西滑落独坐秋夜,陈子昂无拘地放肆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面对这无始无终的时间,环顾这无边无际的空间,在这静寂的秋夜,他聆听着生命之壶倒计时的嘀嘀嗒嗒茫茫的宇宙中,匆匆几十年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啊,宇宙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人生真的如草,如蓬渺小的自我,又哪里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千百年来,多少志得意满的墨客骚人,在陈子昂的面前,在他永恒的悲怆面前,诗囊空空,一贫如洗……3、超脱境界:坐看云起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的诗极富禅机禅意,他被称为“诗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论是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等,你勇往直前,到后来竟然发现那是一条绝路,没法走下去了,山穷水尽悲哀失落的心境难免出现。
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有路可走了,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还可以很自在、很愉快地欣赏天与地,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再也不会觉得自己穷途末路4、宇宙境界:站在天问的高度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是一个诗作非常少的人,所以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不熟可是清朝人编《全唐诗》,提到《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说这篇是“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闻一多更是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这么大?因为这是初唐诗中最具典范性地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的一个例子。
当张若虚问到宇宙的问题,我们一定能够感觉到他这个时候有很大的孤独感,这一刻他面对自己,面对着宇宙如果当时旁边一大堆人,他写不出这首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透露出的洪荒里的孤独感,是因为诗人真的在孤独当中,他对孤独没有恐惧,甚至有一点自负通常我们很少看到这种重的句子,因为这完全是哲学上的追问,他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去面对苍茫的宇宙我们大概只有在爬高山时,才会有这种感觉:到达巅峰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巨大的孤独感,视觉上无尽苍茫的一刹那,会觉得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种句子在春秋战国也出现过,那就是屈原的《天问》,此后极少再出现5、沧桑境界:尘归尘、土归土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独有千古这首《忆秦娥》,怀古词古今第一,再不做第二人想音尘已绝,早即知之,非独一日一时也,而年年柳色,夜夜月光,总来织梦;今日登原,再证此“绝”行将离去,所获者何?立一向之西风,沐满川之落照,而入其目者,独有汉家陵墓阙,苍苍莽莽,巍然而在当此之际,乃觉时空于一点,混悲欢于百端,由秦娥一人一时之感,骤然升华而为吾国千秋万古之心。
盖自秦汉以逮隋唐,山河缔造,此地之崇陵,已非复帝王之个人葬所,乃民族全体之碑记也良人不归,汉陵长在,词笔至此,箫也,梦也,月也,柳也,遂退居于次位,吾人所感,乃极阔大,极崇伟,极悲壮!四十六字小令之所以独冠词史、成为千古绝唱者,在此西风残照,汉家陵阕”八字,只写境界,容量极大,兴哀之感尽寓其中它把悲与欢、聚与散、古与今、盛与衰,统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观照,油然生出沉重的历史消亡感6、超我境界:人生百年一仓皇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行一步,叹一声,满目都是世间的苦乐,杜甫的双眼见证了唐王朝由兴而衰的巨大转变,用自己的笔墨铸就了一部“诗史”杜甫的人生是个悲剧,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他将自己的人生与整个唐王朝紧密相连,在叛军攻下洛阳后,抱着匡扶社稷振兴王朝的愿望北上,但终于愿违,这便是中年壮志难酬的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是杜甫晚年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更是将杜甫晚年的流离失所写尽了一个被称为“诗圣”的大诗人,晚年竟是这般的凄苦悲惨,但却仍写下了“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在这样窘迫的环境下,杜甫仍然在为自己的国家和百姓而忧患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无论是穷达与否,都在怀着兼济天下之心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杜甫在他客死湘江的小舟上,所发出的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哀声7、无常境界:岁月催人老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乍一看,会以为这首诗又是一个“人面桃花”的故事其实,刘希夷所发出的,是对岁月催人老的感叹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红颜易老;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世事无常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这不是最出名的句子,但却是最残酷的——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而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时这种悲情从《白头翁》一直到《葬花吟》。
人只要活着,几时才能摆脱这种悲情?无解8、深邃境界:岁月中皆过客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说,“《行宫》一绝,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行宫古旧,新发的花木照样媚人眼目,诗人想必惊讶于那濯濯的秾艳,宫花开得热闹,这份无声的热闹于是百倍的寂寞起来红花映着白头,诗人没有写,却让人能感觉到阳光——有了阳光,那花如火如荼地开着,而那花畔宫女的白发,也愈发的刺眼了……《行宫》展现的是“别人的世界”——那些白发宫女们的世界元稹的世界与白发宫女们的世界在这样一首绝句里相遇我愿意这样理解,它表达的是一种因为时间造成的哀感这种哀感,比忧伤要轻缓,却是一种更为深邃的生命体验千年之后的今天,以现实生活的变化作为参照指标,我们的时间比元稹的时间,更快地流淌着,故而我们更容易遇到“别人的世界”我们也更容易变成“白头宫女”,毫不自知地讲着。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