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讲义:选择题——快人一步 含答案.doc
22页选择题是高考的保分题型,高考要想取得理想成绩,选择题不容有失在考场上,选择题不仅要答准,更要答快,这是因为:节省选择题的答题时间,为攻克后面的主观题留足空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高选择题的解题速度,就是另外一种得分一、选择题解题“4步骤”第一步:审题干应从两方面入手:一要全面理解题意题干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审清题干,就要全面、仔细、正确地理解题干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二要准确地把握“题眼”即关键词语,它确定了题干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才能明确要选择的内容、方式、要求,选择备选项才有目标题干给出的条件通常有以下几种:①明示条件,即题干给出明确、具体的条件;②暗示条件,即题干给出隐藏在材料或图表中的条件,有一定的隐蔽性;③限制条件,即题干给出的数量词、方位词、特定名词等;④多重条件,即题干要求选项要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第二步:审备选项认真、准确地理解每一个备选项,把握备选项的基本含义,判断每一个备选项本身的说法是否正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备选项本身说法是错误的,可先直接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尽可能多排除一些备选项,就可以提高选对答案得分的概率选择题的选项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多为错误选项:前后矛盾如“海洋能量密度低、转换率大”误为因果如“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表述绝对化选项中有“都”“一定”“全部”“必然”“肯定”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如“热带雨林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概念不清或表述不完整如“地壳分为六大板块”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第三步:审图表获取图像信息时,要遵循各种图像的解读方法和技巧。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明确图名→关注图例→分析图中”的步骤进行图中信息分析又遵循以下步骤:地理图像类型复杂多样,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力求以典型试题(尤其是高考题)为案例,做到举一反三一方面,归纳不同图像类型的阅读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对图像信息的处理能力第四步:审题干与备选项的内在联系选择题的解题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错误选项,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解题时要仔细分析备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联系与本题有关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认真分析备选项与题干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找出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正确备选项地理选择题多以题组的形式出现,这说明该题组中的各题并非独立的,而是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有时上题正好是解答下一题的重要条件如果审题时不能注意这一点,不能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读这一题组,而是将自己局限于某一题中,则常常导致无法解题二、选择题常考“6类型”等值线图类[题型解读]等值线图是高考中最常见的地理图像之一,出现的频率较高,高考试题常要求通过对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特点的判读,来分析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等值线图的类型多样,但无论如何变化,只要掌握了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同线等距,同图等距,异线不交,线线闭合,疏小密大,高低低高,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就能够触类旁通,解答一系列的等值线问题。
[题型练通](2018届高三·内蒙古五校联考)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1~3题1.若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河流,则其中可能不存在的是( )A.甲河 B.乙河C.丙河 D.丁河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相互之间没有视线障碍的两地是(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3.下列时段,①地能欣赏到日出景观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解析:1.D 2.C 3.D 第1题,依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判断,甲、乙、丙位于山谷,丁位于山脊,河流多形成于山谷第2题,图中①②、②③、③④之间都有山脊阻隔,相互之间有视线障碍;①④之间是一个坡度较均匀的山坡,①位于山坡,④位于山脚河谷,两地之间没有视线障碍第3题,依据图中的指向标指向可以判断出,北半球中纬度的①地位于山地的东南坡,其东南方向视线无障碍结合选项,冬至日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因此,冬至日时,①地能欣赏到日出景观2018届高三·长春七校联考)读世界某区域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4~6题4.图中( )A.甲、乙两地均为低压中心B.乙地为高压中心,丙地为低压中心C.①地吹东北风D.①地吹西南风5.图示季节(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季风B.巴西高原大部分地区草木枯萎C.我国黑龙江某农场正在种植小麦D.北京香山红叶正浓6.如图示意a、b、c、d四地1月和7月气温及降水量,其中与上图中②地相符的是( )A.a地 B.b地C.c地 D.d地解析:4.D 5.B 6.A 第4题,图示区域为北美洲部分大陆及其东西两侧大洋,此时北美大陆受低压控制,甲为低压中心,乙为高压中心,丙为高压中心。
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规律可判断,①地以南气压高于1 010 hPa,①地以北气压低于1 010 hPa,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①地吹西南风第5题,北美大陆低压势力较强时,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此时,澳大利亚北部主要吹东南风;巴西高原大部分地区正值干季,草木枯萎黑龙江种植的小麦为春小麦,春天播种深秋季节北京香山红叶才浓第6题,图中②地位于北美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a地气候特点与此相符统计图类[题型解读]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地理事物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其在历年高考地理图像中所占比重最大,出现频率最高,是名副其实的“常青树” 统计图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曲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柱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为呈现方式,具有新颖度高、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因此,我们在做统计图类试题时,要对图中地理数据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对比分析和关联分析,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题型练通](2017·北京高考)如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内蒙古(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解析:1.A 2.B 第1题,甲省级行政区的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大于60%,远远超过内蒙古和贵州,可排除川、滇两省级行政区;西藏的牧草地面积远多于居民点和工矿用地。
第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水域面积小,河流稀少,水能资源贫乏,A错;受降水由东向西递减的影响,内蒙古植被从东到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东部森林覆盖率大于西部,B正确;应根据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确定城市建设用地比例,而不是因为地势平坦就大幅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加之内蒙古地理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C错;内蒙古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虽然比黔少,但其土地面积远大于黔,因而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不比黔少,D错2016·浙江高考)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如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3~4题3.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4.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解析:3.B 4.A 第3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坐标轴的含义。
读图可知,山西人均GDP低于湖北,故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选项A错误上海人均GDP增长率低于江苏,故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选项B正确湖北人均GDP低于江苏,故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选项C错误广西人均GDP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故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选项D错误第4题,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应与当地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相适应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万元产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选项A正确广西万元产值能耗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也不合适,选项B错误上海和江苏经济技术水平较高,资源和能源都比较缺乏,应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工业,选项C错误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不利于降低能耗,选项D错误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5~6题5.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C.江淮地区 D.西北地区6.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D.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解析:5.C 6.D 第5题,该区域河、湖水位较高的季节为夏季,但在7月水位较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多雨,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降水少,出现伏旱天气,所以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江淮地区。
第6题,据图可知,在时间点②时湖泊水位较高,所以其储水量并非最小,A项错误湖泊水位和河流水位变化趋势大致一致,但并非同步变化,总体上湖泊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河流水位的变化,B项错误湖泊和河流有互补关系,其补给状况由两者的水位高低决定,图中显示大多数时间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河水补给湖水,C项错误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的河流与湖泊水位差大,河、湖之间水体的补给更快,D项正确示意图及景观图类[题型解读]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分布和发展演变规律等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前瞻性示意图具有将文字内容图形化、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等功能,同时还具有重点突出、高度概括、清晰易懂的特点景观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的一种专业地图与一般地图不同,地理景观图不是用符号和文字表示地理信息,而是直接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地理事物或现象,因此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近年来高考中对示意图和景观图的考查较多对题目的设计更新颖,问题的切入更独特,隐含的信息量更大判读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图的内容,转换图文信息,在读图的基础上,结合题意,利用与之相关的知识,准确答题。
[题型练通](2017·全国卷Ⅰ)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图1),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图2)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