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范例.doc
38页学习中心编号: 540 学习中心名称:重庆垫江奥鹏学习中心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某框架结构住宅楼的施工组织设计 学 生 杨 世 燕 学 号 0815402613002 专 业 土木工程 层 次 专升本 通讯地址 重庆市垫江县自来水有限公司 邮政编码 408300 指导教师 彭 义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学生姓名杨世燕学号0815402613002入学年级0803专业土木工程 所属学习中心名称重庆垫江奥鹏学习中心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某框架结构住宅楼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老师意见:评分: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名): 年 月 日备注 某框架结构住宅楼的施工组织设计摘要本框架结构住宅楼工程总建筑面积12827m2,其中住宅面积12028.7 m2,车库面积798.3 m2,容积率3.33,建筑密度18.89%,绿地率35.6%。
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解决其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机械、资金以及方法等可变因素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问题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机械的选择,以及施工程序和顺序,施工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保等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施工组织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构思设想和具体安排,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将产生很大影响,它是施工组织的基础关键词: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1. 工程概况 81.1工程简介 81.2建筑设计概况 81.3结构设计概况 81.4水暖专业设计概况 81.5电气专业设计概况 82.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 82.1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之一 82.2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之二 93. 施工部署 93.1工程目标 93.1.1质量目标 93.1.2安全目标 93.1.3工期目标 103.1.4现场管理 103.2管理组织机构 103.2.1组织机构 103.2.2管理体系 103.3施工部署 103.3.1总施工部署顺序上的部署原则 103.3.2施工工艺总流程 103.3.3施工工期上的部署原则——季节施工的考虑 103.3.4结构验收 103.3.5垂直运输 113.3.6结构混凝土 113.3.7本工程模板体系 113.3.8脚手架工程 113.4施工准备工作 113.4.1技术准备工作 113.4.2劳动力及物质、设备准备工作 113.4.3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23.5施工总平面布置 123.5.1施工用水 123.5.2施工用电 133.5.3施工现场防雷接地系统 134.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134.1施工测量 144.1.1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44.1.3建筑物定位放线 144.1.4基础开挖放线 144.1.5结构施工测量 144.1.6电梯安装施工测量 144.1.7沉降观测 154.2土方开挖 154.2.1工程概况 154.2.2施工准备 154.2.3开挖方案 164.3钢筋工程 164.4模板工程 164.5 混凝土工程 164.5.1砼的试配与选料 164.5.2混凝土的运输 164.5.3砼的浇筑和振捣 174.5.4砼的养护 174.6 脚手架工程 174.6.1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 174.6.2脚手架的防护 184.6.3脚手架的验收 184.7砌体工程 184.7.1施工前的准备 184.7.2粉煤灰砌块砌筑要点 184.8楼地面工程 194.9 安装工程 194.9.1给排水工程 197.9.2电气安装工程 215 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235.1总工期控制 235.2主要施工控制安排 235.2.1承台、基础梁 235.2.2主体结构封顶 235.2.3竣工验收 236. 工期保证措施 237.季节施工措施 237.1雨期施工措施 247.1.1材料及机具准备 247.1.2排水措施 247.1.3材料防水措施 247.1.4电器防水措施 247.1.5雨施组织措施 248.质量保证措施 248.1质量目标 248.2质量保证体系 248.3组织保证措施 258.3.1人员资格 258.3.2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 258.3.3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 258.4质量管理制度 258.5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68.5.1施工计划的质保措施 268.5.2施工技术的质保措施 268.5.3施工操作中的质保措施 268.5.4施工材料的质保措施 269.安全管理措施 279.1安全目标 279.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79.2.1安全生产制度 279.2.2安全技术措施 27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810.1 文明施工措施 2810.1.1组织措施 2910.1.2其它具体措施 2910.1.3现场文明施工检查 2910.2 环境保护措施 2911.结论 29参考文献 301.主要法律法规: 302.主要图集、标准、规程、规范: 30附录 321.工程量计算书 32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附电子版) 36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电子版) 374.础施工阶段平面图(附电子版) 385.主体施工阶段平面图(附电子版) 39致谢 391. 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本框架结构住宅楼位于XX市XX县XX路,由XX县XX房地产开方公司投资兴建,本框架结构住宅楼工程总建筑面积12827m2,其中住宅面积12028.7 m2,车库面积798.3 m2,容积率3.33,建筑密度18.89%,绿地率35.6%。
1.2建筑设计概况本工程十六层,地上十五层为住宅,地下负一层为车库底层架空,层高3m;上部为标准层,层高3m,建筑总高度55.80m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24.190米1.3结构设计概况本建筑物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厚度为250mm(2.420m以下为300mm)混凝土等级分类:基础为C30、C40,板为C25、C30,梁为C25-C40,墙、柱为C25-C50本建筑物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7度1.4水暖专业设计概况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废水系统1.5电气专业设计概况电气系统工程包括低压配电、照明、防雷及接地;2.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2.1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之一本工程东侧居民较多,为保证不扰民,做到文明施工,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1)选择低噪音机具进行施工2)严格遵守市建委夜间施工作业时间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3)夜间照明用的镝灯和碘钨灯采取低照,减少夜间对居民楼的光污染4)振捣混凝土时严禁振捣钢筋和模板,必要时采用无声振捣棒,以降低噪音污染5)教育职工不得敲打钢管、钢模板,尽量减少噪音2.2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之二(1)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将采取以下措施:1)优先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出场贮存7天以上。
2)采用5-20mm石子,砂子采用中砂,石子含泥量不大于1%,砂子含泥量不大于3% 3)混凝土内掺加粉煤灰、FS防裂剂或CEA-B复合膨胀剂,4)气温较高时,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5)控制泵送混凝土砂率在38%~40%左右3. 施工部署3.1工程目标3.1.1质量目标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分部工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观感质量得分率90%以上3.1.2安全目标(1)无因工死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2)无火灾事故;(3)无严重污染扰民;(4)无重大交通行车事故3.1.3工期目标合同工期210天3.1.4现场管理(1)管理目标:创建文明安全工地2)管理办法:本工程采用计算机应用及信息技术管理3.2管理组织机构3.2.1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选派具备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国家一级项目经理担任项目部下设“五部一室”,即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经营财务部、器材物资部、安装部、综合办公室,组成项目管理层3.2.2管理体系管理机制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3.3施工部署3.3.1总施工部署顺序上的部署原则 本工程施工总的原则仍按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基础挖土在测量放线后开始,在基础回填土时,要同时做完所有地下外线工程,然后立塔式起重机进行结构施工。
拆除塔式起重机前应做完屋面工程,并利用塔式起重机安装装修用的井架提升机,然后进行水电安装工程,最后做地上外线工程3.3.2施工工艺总流程本工程以土方→基础→主体→砌筑→安装工程为施工主线;3.3.3施工工期上的部署原则——季节施工的考虑根据总施工进度的安排,基础结构及地下防水工程完毕后,及时进行回填土施工,以保证边坡的稳定3.3.4结构验收为了确保工期和时间连续、实施立体交叉作业砌筑工程在结构验收后分阶段、分层进行,二次结构、水电管道安装工程采取交叉作业,合理安排穿插进行3.3.5垂直运输本工程垂直运输设备按如下考虑:在建筑物东侧设置一台MC180固定式塔吊(塔臂60 m),负责基础及主体结构模板、钢筋及零星混凝土的垂直运输3.3.6结构混凝土本工程结构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输到工地,三层以下由混凝土泵车输送至浇筑部位三层以上采用地泵输送3.3.7本工程模板体系剪力墙采用大钢模,电梯井采用筒模,顶板、梁采用木模体系,由防水竹胶合板配木方构成,地下室外墙采用中型组合钢模 3.3.8脚手架工程结构施工及外装修采用双排脚手架,墙体砌筑及室内装修采用工具式脚手架3.4施工准备工作3.4.1技术准备工作(1)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做好图纸会审。
2)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制定特殊工序、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措施3)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4)做模板设计图,进行模板加工5)认真做好工程测量方案的编制6)编制施工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3.4.2劳动力及物质、设备准备工作(1)组织施工力量,做好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