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累农村素材提高写作质量.docx
5页积累农村素材提高写作质量 文/肖立有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其实,农村学生的作文题材俯拾即是,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他们去捕捉、积累教师应好好把握农村的特有优势,立足“农”字做文章,正确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身边的写作题材这样,农村学生同样能写出精彩之作一、搜集乡土语言农村乡土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有不少俗语精练而富有哲理学生生活在农村,耳边时常能听到这些农家味十足的语言,只是平时不重视积累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积累乡土语言1.搜集农村俗语、谚语农村俗语有“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吃水不忘挖井人”“丰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细水长流,吃穿不愁”等等学生通过收集、交流这些言简意赅的农村语言,既提高了作文的科技含量,又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一举两得2.搜集对联在农村,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它以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春联的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各个方面,并且文情并茂,措辞精美,给人以思想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春联的搜集和积累是锻炼语文欣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渠道另外,人们在结婚时贴的婚联,在悼念活动中贴的挽联也不乏精辟之作3.欣赏民间本土文学,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妙处如,少数民族同胞的山歌对唱、集市上小商贩的支客说辞、农村老人的说书唱书片段、办丧事时的祷告祭文等二、亲近大自然,描绘美丽田园风光农村学生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感情小桥流水、村落炊烟、蓝天白云、朝霞夕阳……早晨烟雾缭绕时的似真似幻;中午烈日炎炎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忙碌景象;傍晚“鸡栖于埘,羊牛下来”的其乐融融春天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夏天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天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冬季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带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这里,少了都市纷繁的生活;在这里,身心都回归到质朴的自然中;在这里,大家或许能找回些童年的影子农村这些美丽的田园风光和质朴的生活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新鲜素材三、从农村的生活习俗中积累素材质朴、淳厚的农村风俗习惯也是我们的写作素材之一。
清明节上坟烧香体现出的孝敬、善良;杀过年猪后吃家家饭体现出的美满、和谐;平日里的互相走家串户体现出的淳朴、友善;红白喜事的自动帮忙体现出的团结、和睦等我们都应指导学生以各种方式记录下来,充实写作的素材四、关注农民生活,观察农村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农业、关注农民生活等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说真话,说实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也在迅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三农”政策的实施,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让学生观察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学生爱家乡之情,写作中更能表达真情实感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煤矿开采造成的河流污染问题,盘南火电厂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此类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在作文当中真切地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另外,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部分地区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封建迷信还不时死灰复燃,这些现象也应引导学生给予适当关注,从中发掘写作素材五、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劳动艰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学生生活在农村,周末、假期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家务或农活,这正是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时机。
我们通过让学生拜师学艺,身体力行,感受劳动的艰辛,丰富学生生活使学生在劳动中交流情感,获取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我们通过让学生亲手做,真正感悟“粒粒皆辛苦”作文要善于选材,取有特色的素材,写有特色的作文而且教师要引导学生踏遍家乡这块热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作文,也学会做人,这正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立足“农”字,学生可以积累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有了优质的“米”,学生才能烹饪出香甜的“饭”那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习作不再是苦思冥想编造的,而是他们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是学生心泉的自然流淌作者单位 贵州省盘县大山镇雨谷学校)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