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精版.doc
9页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8·武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人们所肯定和赞赏的血性,应当属于性格评价和审美取向的范畴血性是个________而又朴拙的词汇,本身就具有张力和亢奋色彩因此在理解和使用上应该有所________,否则就会混淆粗犷与________、豪壮与莽撞、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A . 古老 限制 粗野 B . 原始 界定 粗野 C . 古老 界定 粗放 D . 原始 限制 粗放 2. (2分) (2017七下·重庆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我厂这次的技术革新措施效果明显,不但降低了一倍成本,而且提高了百分之三十的收益B . 老师常常说:“同学们,学习是否取得进步,关键是你必须要努力学习C . 小林找我诉苦说:“为了避免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再用作弊,学校居然安装了信号屏蔽设施!这下我可怎么办啊?”D . 韩国执意部署萨德系统的行为,不但遭到了全世界维护正义人们的谴责,而且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 (2014·营口) 补充句子①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②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③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④________ ,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⑤________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________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⑦李白的《行路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宴席华美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⑧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以孤高自许的语句是:________ , ________⑨2013年3月1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说,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 , ________”,你脑子里装着问题,想解决好问题,就会自觉去学习请用《论语》中的语句回答)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7·浙江模拟)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字注音春潮涌动,百花盛开的好时节,到处诉说着家乡的美丽2016年“春之韵”乡村休闲旅游节正式拉开了wéī________幕。
印象象田”是这般妩媚,游客们cháng________徉在油菜花田中拍照留念东白山脚,白溪江畔的农耕盛宴,让人感受到古朴的岁月和文化沉淀________除此之外精美卓________绝的木雕造诣精深,带给我们诸多震撼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 (2017·海南)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初中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里面有多姿多彩的形象 . 朔方的雪像雨的精魂,奏唱出热烈的赞歌;勇敢的海燕像预言家,昭示着光明的未来;________ , ________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6. (13分) (2019八下·建瓯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管夷吾举于士________②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_③病虽愈________④四夷俱服________(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B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C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D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4) 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的原因 7. (8分) (2016·金平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②谈笑有鸿儒 ________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_______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以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不追求高官厚禄,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B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一正一反,体现了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 . 文章巧于用典,既借“诸葛庐”“子云亭”自况,又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说明陋室不陋,增强了议论的可信性和说服力D . 文章语言优美,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集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增强了议论语言的严密性和感染力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2分)8. (15分) (2017七上·芜湖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母亲的药费老母亲病后,药费开支越来越大,我在机关上班,挣的也是有限的几个钱,每月为母亲买药已成了不小的负担那天,乡下的大哥进城来了他主动提出要与我分担母亲的药费。
我一听就急了,当年为供我上大学,大哥多次忍痛放弃了当兵、招工的机会,自愿留在老家务农照顾二老如今,我整天体面地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享福,大哥却像头老黄牛一样在老家默默地劳作,替我尽孝再让他分担老人的药费,我怎能心安!大哥见我急了,红着脸喃喃道:“俺如今也有钱了……”没等大哥说完,妻子抢过话头:“你有钱是你的,俺有公费医疗本,买药不用花自己的钱……”听到这话,大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月末,我回家给母亲送药,到家后母亲对我说大哥已给她买药了我埋怨母亲怎能让大哥花这个钱,母亲含着泪朝我摆了摆手:“唉!你们都是孝子啊…那天你大哥从城里回来后,找人打听清楚了公费医疗是怎么回事了你不愿让他花钱是好心,可你想过没有,对老人尽孝的事,大哥的落到兄弟后面他该是什么样的心呀……”为了不让大哥负担母亲的药费,同时也解除他的内疚心理,在妻子的建议下,我拿出了2000块钱交给母亲,向她说出了妻子的“计谋”,母亲含泪点头第二天早晨,在我回城前母亲强作欢颜将我和大哥叫到床前,说:“那年俺有一对值钱的手镯,这年头也不时兴了前几天俺托人卖了2000块钱,给俺买药先用这钱,往后你俩也别给俺买药花钱争执了……”母亲的话没说完,大哥将嘴角的劣质烟猛吸了两口,脸庞上滚落下两颗硕大的泪。
回到城里,我脱下外衣到洗漱室洗脸,听到外屋的妻子一声惊叫原来她从我外衣的口袋置提出了一大把面额不等的票子,我接过来数了数,整整500元闻着票子上那熟悉的劣质烟味,我泪如泉涌,这是大哥偷偷放进我口袋里为母亲买药的钱呀……(作者李燕翔,有删改)(1) 文章的标题是“母亲的药费”,说说以此为题的好处 (2) 文章前面写大哥“红着脸喃喃道:俺如今也有钱了……,”,后面又写大哥“将嘴角的劣质烟猛吸了两口”“票子上那熟悉的劣质烟味”,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3) 文中的“我”每月为母亲买药已成了不小的负担,为什么还要争着与大哥付母亲的医药费? 9. (22分) (2017·呼和浩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 文章第一段三次说是“事实”,用意何在?用文中的短语概括这一段论证的内容。
2) 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之外,还明示了民族自信力在当时的作用,请你在文中找到并摘抄下来3) 依照文中画线句子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A . 只要……就 B . 只有……才 C . 即使……也 D . 虽然……也 (4) 文中划线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说说它的作用5) 请你选取一个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例子并加以概述10. (15分) 走进名著1) 走进《安徒生童话》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她看到王子和他美丽的 新娘在寻找她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 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上面语段出自 (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 》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