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国古代史新教材图文资料的释读与应用先秦.doc
5页高中《中国古代史》新教材图文资料的释读与应用(先秦)高中《中国古代史》 (试验修订本)先秦部分共有历史地图 6 幅、历史图片 24 幅、文字史料 8 则 【 例 1】图 1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饰品》图 2 《春秋时期的铁锸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上)图 3 《战国时期的铁口犁》 (下)图文释读 图 1 出土于距今约 18000 年的山顶洞人遗址,说明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会制造骨针、缝衣御寒,有了爱美的观念,反映了先进的工艺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图 2 中的春秋时期的铁锸,凹形弧刃,是插地起土的农具;穿有鼻环的牛尊虽为器物,却是牛耕使用的反映表明了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铁农具和使用牛耕图 3 铁口犁 1951 年出土于河南辉县从图2 与图 3 的比较可知,春秋时期的铁锸笨重、粗糙,战国铁口犁比较光滑、锋利说明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即铁农具比春秋时期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也标志着铁器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图文应用1.问题设计①图 1 说明了山顶洞人在工具制造和思想观念上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② 图 2 说明了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开始使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们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③ 比较图 3 和图 2,说明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比春秋时期又有了哪些进步? 2.参考答案① 已经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会缝制衣服、磨制石器;有了爱美的观念和羞耻心理。
②铁农具牛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有利于土地的开垦和水利的兴修,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促使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分封制的崩溃牛耕的运用,也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③战国铁农具在冶铸技术上有了新的进步,春秋时期的铁锸笨重、粗糙,战国时期的铁口犁比较光滑、锋利 【 例 2】“黄帝命仓颉为左史,制字,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 ——《通鉴外传》 图文释读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臣,黄帝令他造出文字,使天下有文字记载当时的大事和道理该史料正是这一传说的反映据说,仓颉上观天空日月星辰之变,下察地上龟迹鸟羽及山川之形,制出了象形文字图文应用1.问题设计 ①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 ②你是怎样看待“仓颉造字”的? ③ 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出现于什么时期? ④ 汉字有哪几种构字方法? 图文释读 ① 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我国原始社会晚期,距今约四五千年②“仓颉造字”是一种历史的传说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创造的,它不可能只是仓颉一个人造的即使真有仓颉其人,他最多也只是起了搜集或整理原始文字的作用③商朝时期,如甲骨文④有六种构字方法,即“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 例 3】材料一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史记》 材料二 甲骨文中有关奴隶的字:图文释读 材料一引自《史记·殷本纪》,其大意是:商纣加倍榨取百姓的钱财、粮食,装满了自己的库房,日以继夜过着花天酒地的淫逸生活材料反映了商纣王的暴政荒淫 材料二既表明了当时奴隶的悲惨处境,也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图文应用1.问题设计 ① 材料一反映了谁的怎样一种生活?为残害人民他还创设了一种什么刑法? ② 材料二的两个字形象地说明了什么问题? ③ 甲骨文大量出现说明了什么?有何价值? ④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它反映了奴隶社会怎样的社会状况?2.参考答案 ① 商纣王终日过着饮酒作乐、腐朽淫逸的生活炮烙之刑②商朝的农业奴隶称为“众”,甲骨文中作日下三人形,形象地说明了奴隶们赤身露体在太阳下耕作;家内奴隶称“臣”,甲骨文字形作一只竖立的眼睛,表示他们对主人的俯首顺目③甲骨文的大量出现,说明商朝时期我国中原地区已有了相当高的文明众多的甲骨文,为研究商代历史和古文字提供了丰富资料。
④奴隶主贵族建立了国家机器,对奴隶实行残酷的统治,奴隶处于被统治、被压迫和剥削的地位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 例 4】“……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穇,禾麻菽麦 ——《诗经》 图文释读该材料选自《诗经·豳风·七月》,反映了西周时期各个季节农业生产的情况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葵、菽、稻、黍、稷、麦等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①材料中记载的是什么时期农业生产的情况?当时已经种植了哪几种粮食作物? ② 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③ 相传《诗经》的编订者是谁?《诗经》在史学和文学上各有什么价值?2.参考答案 ① 西周时期;菽、稻、黍、稷、麦等,后来习称为“五谷”②农作物品种增多,“五谷”在当时都已种植;耕作技术提高;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③孔子;《诗经》对我们了解和研究西周、春秋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生活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诗经》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在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光芒 【 例 5】图 1 《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图 2 《西周铜器铭文》图文释读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遗址,位于河南堰师,二里头文化的地域与距今年代和史籍上记载的夏朝相符。
该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有 20 多种符号,它可能是一种原始的文字 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西周早期开始,礼器上普遍铸有长篇铭文,西周后期铭文更多,如周宣王时的《毛公鼎》西周铜器铭文记录了当时贵族分封、祭祀和战争等重大政治活动,成为展示周代文化的载体和今天我们研究周代历史社会的主要资料铭文排列整齐,笔力流畅,具有一定的书法价值同时,它也反映了青铜铸造水平的提高 图文应用1.问题设计①你认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符号是一种怎样的文字?为什么?这种文字约出现于什么时候?② 什么是铭文?西周的铭文是一种怎样的文字?为什么?它有什么历史价值? ③ 你知道文字的产生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意义吗?2.参考答案 ① 是我国的一种原始文字;因为其中的多数已近似甲骨文,而且有的可以识读;它大约产生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②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西周的铭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因为它与甲骨文在时间上几乎同时产生西周又出现了许多长篇铭文,记录了周代一些重大政治活动这些铭文成为研究周代历史和古文字的重要资料,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价值。
③文字的产生,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正是文字的产生,历代的文明才能通过文字的载体而世代流传中国历史从未中断过、悠久文明连绵不断,都与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 例 6】图 1 《商代人面纹方鼎》(左)图 2 《商代大型青铜铸像》(右)图文释读 图 1 商代人面纹方鼎 1959 年出土于湖南宁乡,鼎腹四面各饰一半浮雕人面,鼎足上部铸饕餮纹,下部铸四道弦纹,鼎四角及鼎足上部饰有扉棱鼎腹内壁铸铭文“禾大”二字,故称“禾大方鼎”这是我国已知惟一一件用四个人面作为装饰的青铜器,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图 2 青铜铸像 1986 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人物粗眉大眼,威武肃穆,头戴华冠,身着云龙纹左衽长袍,足佩脚躅,神气活现地立于兽面纹的方座上,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反映了当时青铜造型艺术的高超水平 图文应用1.问题设计①图 1 说明了商代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② 图 2 出土于何处?它主要体现了商代青铜铸造艺术哪一方面的成就? ③ 商朝青铜器中著名的代表作还有哪些? 2.参考答案①形制雄伟,工艺精湛,出现了平雕和浮雕两种技术。
②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造型艺术有较大发展③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 例 7】(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史记》 图文释读该材料出自《史记·楚世家》晋楚城濮之战后,公元前 606 年,楚庄王率军至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鼎是王位的象征,这表明楚庄王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周王使者态度强硬,楚王只好退出周郊,但楚国北上争霸的行为并没有中止此段材料就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记载图文应用1.问题设计 ① 文中的“九鼎”铸于何时?有何象征意义? ②“ 楚王问鼎”发生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楚王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③ 后来汉语中的“问鼎”“定鼎”是何含义? 2.参考答案①夏朝时,禹铸九鼎;九鼎象征九州,体现王权的集中和至高无上,反映国家统一和民族昌盛②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威胁周王,试图取而代之,当霸主、令诸侯③后来,人们把欲夺取(觊觎)政权称之为“问鼎”,把已经建立政权的称之为“定鼎” 【 例 8】图 1 《河南新郑出土的春秋莲鹤方壶》(左)图 2 《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右)图 3 《湖北随县出土的编钟》图文释读 图 1 莲鹤方壶,1923 年出土于河南新郑,为春秋中期青铜器中的珍品。
呈椭方形,器身饰相缠绕的蟠龙,盖顶作镂空莲瓣,中立一鹤此器造型华丽,纹饰繁复,设计精巧铸造技术高强 图 2 嵌错赏功宴乐铜壶,1965 年于四川成都出土此壶以壶肩两环耳为标志分为两面,两面的图像对称每面有三层图画第一层是竞射和采桑图;第二层是宴乐舞图和弋射、习射图;第三层为攻防和水战图在整个壶面上刻画了 200 多个人物的形象,各具特色,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商周的青铜器,都是图案装饰,而到了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不少是画像,这在艺术创作的形式和题材上是个显著进步 图 3 编钟于 1978 年出土于湖北随县,为战国时期的一种打击乐器全套编钟共有钮钟、甬钟等 65个组件,重达 2500 多公斤;钟架由 245 个构件组成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它音乐性能保存完好,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能演奏古今中外的乐曲对研究战国历史、绘画、音乐和冶铸技术具有极高的价值图文应用1.问题设计 ① 图 1 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皿?当时青铜铸造工艺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② 图 2 的青铜器是什么时期的?出土于何处?其的艺术技巧表现在哪里?反映了什么? ③ 图 3 的编钟是什么时候的青铜器?它的用途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史实? ④ 上述青铜器的出土有什么价值? 2.参考答案①春秋中期;出现了金银错新技术和雕铸艺术的新发展。
②战国时期;四川成都;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壶身刻画着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等多种场面,画面形象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绘画艺术达到了很高水平③战国;演奏乐曲;反映了当时我国音乐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④对研究战国历史、绘画、音乐和冶铸技术等都有极高的价值 【 例 9】《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图文释读 该图包含的主要的知识信息有: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主要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和西门豹渠)及其位置;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及其争霸格局;隋唐以前,我国主要水系(河水即黄河、淮水和江水即长江等)分布;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区和游牧经济区的大致分界线图文应用1.问题设计 (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发祥地,据考古发现,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就生活着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人和___________人;而长江流域的___________是已知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 (2)隋唐以前,黄河和长江分别称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由于水患严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此进行了长期斗争。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