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负荷理论对写作教学设计启示.ppt
21页認知負荷理論對寫作教學設計的啟示 李紫霞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 教育學院 聯絡: chee.lee@student.unsw.edu.au1為甚麼要指導初學者寫作?如何指導? 認知負荷理論對寫作教學設計的啟示The Flower and Hayes Model of WritingSource: From Cognitive Processes in Writing, Gregg and Steinberg, 1980, p.11. 寫作作業題目讀者激發動機的提示-與题目相關的知 識- 對讀者的認識- 已儲存的寫作計 畫/大綱外在的儲備已完成的寫作內容其他資源組織目標設定產生意念修改閱讀寫寫作作環環境境工工作作記憶記憶長期記憶長期記憶轉化(寫作)回顧 /修訂練習能令學習更具效益?從認知負荷理論看一般的寫作教學活動u高內在負荷(high intrinsic load)和高元素交互 (high element interactivity)•寫作是複雜的任務,對學習者的要求相當高 u解難式活動解難式活動Problem solving activities當初學者長期記憶欠缺解難的結構性知識基礎(structural knowledge base), 他們會嘗試以隨意搜索(random search)的方式以圖完成或更接近課業目標,因此即使課業能得以完成或意外地完成,學習者並未能從這種活動中學習到相關的解難策略。
工作記憶負荷非常沉重對初學者來說是一種無效的學習方法 (Sweller, 1988; Kirschner, Sweller and Clark 2007;Mayer, 2004; Kalyuga, 2006) 初學者工作記憶超載如何提升初學者或能力較低的學生的寫作能力?認知負荷理論教學設計的原則管理內在負荷Manage intrinsic load將複雜的學習分割成(chunk)較簡單的任務,例如設置幾個學習步驟(sub-goals)、將學習過程控制為線性順序等減低外在負荷 Reduce extraneous load輔導學生寫作以避免隨意搜索建議:(1)流程工作紙 process worksheets( Nadolski, Kirschner, and van Merriënboer, in press)(2)有解樣例 worked examples(Sweller and Cooper, 1985;Cooper and Sweller,1987) 增加相關負荷 Increase germane load 例如讓學生自己嘗試解釋學習材料中各元素間的關係或解釋有解樣例的步驟。
Self explanation) 容量上限容量下限外在負荷相關負荷內在負荷行動研究計畫2004-2005三所中學、十一位教師及十二班學生五個教學設計過程寫作指示模式(Process writing instruction approach)自我監控策略發展模式(Self regulating Strategies Development (SRSD) Model)思考工作紙Think Sheets 參與計畫的其中一所學校學校背景及學生的學習難點中一級,學生程度低學習動機低 文字表述能力弱寫作前鮮有認真計畫/組織 較低社經地位影響課外知識/經歷不足寫作任務學習目標:懂得運用步移法寫敘述性文字懂得運用適當的形容詞寫描述性文字施行情況透過閱讀示例認識步移法寫作前遊覽某某公園要求學生將沿途所見記在由教師設計的工作紙上 以三份附提示性問題的思考工作紙,為學生寫作時提供鷹架三個課節去進行寫作學習在回顧及修改文章時才處理句法及錯別字問題思考工作紙寫作計劃工作紙組織寫作材料工作紙修改工作紙寫作計劃工作紙題目::記放遊某某公園 寫給誰看 ?我為甚麼要寫這篇文章?((不准回答為交功課)) 我可以寫甚麼? 4 W 何時?(?( When ?)?) 我需要寫時間、季節及天氣嗎?為甚麼? 何地?(?(Where?)?) 我遊覽過些甚麼地方? 發生甚麼事?(?(What?)?) 我看見些甚麼?踫到甚麼事? 我可以怎樣表達和組織我的思想及看法? ( (How?) 老師有指定的方法嗎? 我學過些甚麼方法? 14組織寫作材料工作紙有甚麼景點我想紀錄下來的呢?為甚麼要寫這些?把我選取好的景點畫一條遊覽路線。
那些地方要寫得詳細些呢? 為甚麼? 那些地方只需要略述? 為甚麼?詳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要詳述那些內容?遊客的活動?其他? 我現在把這些內容寫在遊覽路線圖旁邊15寫作 ?16回顧及修訂 (1)我有沒有依照計劃來寫作呢? 4W 何時?(有沒有寫上天氣或季節?) 何地? 寫甚麼? 怎樣寫? 如果沒有,我要補上這些資料還是有我有別的理由改變了原來的計劃?? (2)我有沒有使用「步移法」寫這篇文章?17回顧及修訂(續) (3) 我有沒有按計劃詳細描述一些景點? 如果沒有,我要補上這些內容 還是我有別的理由刪去這些內容? (4) 有那些地方我應該寫得簡略一些?為甚麼? 我現在要依據上面的回顧作出修訂。
(5) 我的讀者會喜歡我的文章嗎? 怎樣可以寫得更吸引發?(6) 我完成了我的寫作目標嗎?請回到「「寫作計劃工作紙」」問題二 (7) 最後,我的文字表達能令我的讀者看得明白嗎? 我現在要修我的語法,錯別字了! 真棒! 我完成了一件寫作任務了18思考工作紙的學習效能大部份的學生不用費索思量便下筆寫作從內容及字數分析,學生的表現良好, 較以往的寫作進步學生反映思考工作紙能有效地輔導他們產生寫作寫作意念及組織寫作內容 19研究及發展方向思考工作紙及有解樣例(worked example)的設計 (例如:按文類的結構, 配合教學目標, 設計提問工作紙, 協助學生掌握寫作程序及寫作策略)•知識遷移( knowledge transfer):從輔導寫作到獨立寫作•技能反向效應 (expertise reversal effect )•評估學習者在寫作範疇方面的知識結構狀況 20參攷資料參攷資料Kalyuga, S., Chandler,P., Tuiovinen, J., & Sweller, J. (2001). When problem solving is superior to studying worked exampl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3, 579-588.Kalyuga, S. (2007) Expertise reversal effe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earner-tailor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Kirschner,P.A., Sweller, J., Clark, R.E. (2006). Why minimal guidance during instruction does not work: an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of constructivist, discovery , probem-based, experiential and inquiry-based teach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1, 75-86. Sweller,J., & Cooper, G. A. (1985). The use of worked examples as a substitute for problem solving in learning algebra.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2, 59-89.Sweller, J. (1988). 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learning. Cognitive Science, 12, 257-28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