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8163845
  • 上传时间:2021-1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5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韦羽【摘 要】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实现民心相通、不同文化“交而通”之需要、提升我国職业教育水平之需要、培养不同领域应用型人才之需要等方面阐述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必要性,并在对职业教育对外交流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加强顶层设计,推进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尊重文化差异、宗教习俗,解决语言障碍问题;完善教材、教学资源与师资队伍;根据合作交流国家行业实际科学制订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规划;从学费等方面入手,积极解决生源问题关键词】职业教育 对外交流 SWOT分析 对策G A0450-9889(2019)11C-0039-03我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是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海外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最直接最快速的途径,也是我国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人才、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优势,“引入”与“输出”相结合,不断提升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逐步建立起行业特色鲜明的、达到国际水平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为职业教育探索行之有效、易于推广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然而,目前在我国,职业院校对外交流合作办学,尤其是职业技术的输出,是全新的课题,没有经验可循,共建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不可避免,为此,本文试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职业教育对外交流进行SWOT分析,并针对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利弊提出应对策略,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一、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必要性(一)实现民心相通、不同文化“交而通”之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职业教育要促进国际理解和包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责任意识的公民”,倡导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现阶段,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双重重要角色,一是可以发挥高校智库的作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二是能够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需人才职业教育国际化目的在于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国际化人才,加强国家间人才的互认和流动,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因此,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

      建设“一带一路”,要消除贫困、发展经济,职业教育对外交流首当其冲,经济发展急需职业人才各国要想提高建设者素质技能,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实用型人才的教育二)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水平之需要我国高职教育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就形成了各种职业培训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体系、荷兰的能力本位体系、美国的“生计教育”、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等,这些职业教育标准成为国际职业教育输出的典范我国高职教育于近年才对职业教育国际化进行探索一是“引进来”,二是“走出去”引进来”是高职院校引入国际证书项目,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走出去”是配合企业为目标国家和地区培养当地人才,就是为了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在对外交流中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跟上世界的步伐三)培养不同领域应用型人才之需要职业院校培养的是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的应用型人才随着中国制造、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多,在海外投资的加大,面临的问题也愈多,应用型、国际视野、复合型人才的缺口凸显出来对外交流办学应时代需要而生,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才能适应时代所需、中外企业所需、全球经济所需。

      二、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SWOT分析(一)Strengths(优势)具体如下:1.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对外交流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4年,由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编制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希望能够建立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提出,将促进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2.企业急需应用型人才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参与建设的企业急需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国际化应用型人才,这就为职业院校实现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尤其是适合企业建设需要的高端、复合、复语、国际型技能应用人才提供了机遇培养企业急需人才的重担主要就落在职业教育院校肩上3.国内职业院校行业特点明显,专业优势突出,办学历史悠久,具备对外交流、专业技术输出条件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路桥工程技术专业、汽车检测维修专业等都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中国交通土建要推进到“一带一路”,需要一大批懂专业技术、懂外语的交通土建高技能人才来建设。

      要提高交通土建类专业人才的素质与能力,也需要有教学工场、实训基地,需要庞大的实验实训经费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向东南亚国家输出职业教育品牌交通土建专业群优势技术,在“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建立交通土建实训室,输出职业教育专业技术,为目标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具有交通土建类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输出中国职业教育标准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老挝等亚洲国家,以及非洲、欧洲一些国家都在发展交通基础产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期待与中国的合作共赢以印度尼西亚为例,其基础设施发展较为滞后,道路交通方面,全国37万公里的公路中,路况良好的不足四成,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仅约900公里,铁路总里程仅约3300公里,铁路设施仅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岛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参与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建设是能够实现合作共赢的2013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联合发表《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规划》以及中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重申中方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此情形下,国外合作的院校往往会对双方合作的项目予以扶助,所建项目和专业的硬件设施发展相对完善。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印度尼西亚国立理工大学合作,印尼理工大学即负责提供教学和实训场地以及宿舍办公室等相关配套设施二)Weaknesses(劣势)具体如下:1.缺乏职业教育专业技术输出经验在近十年的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引进国外经验与成果较多,不论“引进来”的理念和模式是否成功,高职院校在操作上至少还比较轻车熟路,但“走出去”输出职业教育就凤毛麟角,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命题,需要不断摸索探究,总结提高2.民族文化的差异与语言障碍合作院校之间有着区域和文化的差异,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语言给校校合作、融合交流带来困难或隔阂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印度尼西亚国立理工大学的合作,就面临着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另一个合作的主要障碍是语言,教学活动需要言语交流,不同语言给师生上课和实践带来很大的障碍而且语言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短期的学习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往往难以奏效3.合作院校之间缺乏深度合作,在资源共享、合作管理方面经常不能得到有效的沟通,共建还需要多方融合沟通同时,双语教材严重缺乏,教材需转换除了实验设备的设置,就是教材的转换,需要编写教材,简明易懂,以及翻译教材,以适应境外培训的需要。

      行业、专业性的双语教材编写也很困难,例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要在印度尼西亚国立理工大学中开办工程制图、公路施工技术、CAD绘图技术、公路放样实训等16门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译编专业性教材,既会目标国语言又会专业知识技能的人不多,所以能很好胜任准确编写双语教材的人员也就寥寥无几此外,职教师资的国际知识水平偏低、国际视野不够宽阔,教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思维相对滞后,许多还是用“填鸭式”“放电影式”的模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互动式方面较差三)Opportunities(机会)具体如下:1.“中国制造2050”“一带一路”等倡议的提出,为高职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时代召唤,我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加大了教育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力度,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机遇2.“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国家,大多一直与中国合作亲密,为高职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地利人和已有10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近12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据人民网财经频道朱江《去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达156.4 亿美元》一文,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是1298.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1690.4 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一般建筑和电力工程建设行业,其中,2018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是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8.9%,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是893.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2%,占了一半以上。

      这种形势势必有利于我国职业院校在海外开办和培养国际化通用型人才3.相对比较优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对于出国接受教育,所需投入的教育成本较低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可以享受与出国教育同等的教育资源,接受相同的教育方式,这也能为学生和家庭节省大笔出国的费用和开支四)Threats(威胁、挑战)具体如下:1.国家层面出台指导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的文件相对比较少,缺乏统一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指导思路想参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高职院校往往不知如何去开展,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孵化许久、酝酿多年才摸着石头过海探索的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场经济的稳定性也不够,易受全球金融波动影响,项目开展初期可能会遇到困难,同时也为联合办学、建立实训基地等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隐患另外,派遣出去的教师工作也会比较辛苦,待遇可能也不高,这样可能会削弱对外教学的积极性3.不管是走出去办学还是招收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都会面临宗教、饮食习惯、语言交流等问题如,来华留学生,不会汉语,如果插班到国内的学生中听课,肯定是听不懂,如果另派教师给留学生讲课,这些上专业课的教师英语表达大多欠缺,教師又受到英语教学的挑战4.联合办学,学费相对一般的普通招收要高,可能会遭遇生源的短缺和流失。

      近年,我国各地对职业教育国际化进行了许多探索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是迅速提升办学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学校所服务的企业的国际化竞争有好处但“引进来”中,职业院校往往降低录取分数线、学费收取相对高、课程相对多,增开外语等国际通用课程这使得高职生源素质相对低,没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比普通班要求更多的课程科目,加上学费又比普通班高,最后导致生源越来越少,招生难以为继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2005年引进加拿大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办了“中加班”2017年,该学院原本计划招生80人的“中加班”只招到18人而我国“走出去”输出职业教育方面,在将教师送到国外和当地的学校或中国企业合作办分校等方面,也遇到不少操作层面的问题比如,走出去办学需要设备,但学校的设备属于国有资产,还有教师出国手续报批复杂等我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办学步伐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三、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对策(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职业教育对外交流我国引进的国际职业教育方法和理念不少,如上述“德国的双元制体系”等,开办了“中美班”“中加班”“中英班”的中国高职院校也不少,对中国形成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是有不少被证明“不合适中国”。

      一种教育模式的建构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