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ppt

40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5489378
  • 上传时间:2017-12-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8M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07—10年新课程地区“历史人物评说” 考查内容,1、(2010•陕西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 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 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者,巩固者,捍卫者,,,,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原因,战国七雄形势图,1、客观条件: 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 ③民族基础:民族逐渐融合,各民族联系加强; ④群众基础:长期的战乱,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2、主观条件: ①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根本原因) ②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一)、秦统一六国原因,探究1:秦朝统一全国后,怎样吸取历史教训,来维护统一,巩固统治呢?,(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促进交通发展,征百越、击匈奴;修长城,奠定基本疆域,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促进文化发展;巩固统治,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三)、秦始皇的暴政,◆ 严刑峻法,实行暴政;大兴土木◆ 修筑长城;沉重的徭役和兵役,◆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暴政的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亡公元前207年,被农民起义推翻),“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负锄之徒,大呼而成群时有叛人而无叛吏,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柳宗元《封建论》 1、材料中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3、请论证你对这一论点的看法。

      学以致用,1、中心论点秦亡于暴政,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2、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3、因为秦朝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严刑峻法,加重赋税,大量征发兵役和徭役,结果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生秦朝的统治是被农民起义所推翻,所以和实行郡县制没有关系探究2: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材料1:秦始皇自我评价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咸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秦始皇二十八年琅琊刻石,材料2:部分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李斯 ◆ 少恩而虎狼心 ——尉缭 ◆ 秦王怀贪鄙之心……废王道,立私权……以暴虐为天下始……刻薄寡恩,心如狼虎” ——司马迁 ◆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李贽 ◆ 昔者秦始皇帝功德瑕衅(过失),粲然(明白)在中夏(中国),其法式(法令、制度)诒(遗留)于后嗣(后代) ——章太炎 ◆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谭嗣同 ◆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历代皆行秦政制 ——毛泽东,评价: 一)、功: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通过统一战争,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灵渠,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过: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三)总之,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一位暴君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从材料中,你能看到怎样的社会景象?,吏治清明、社会稳定、治安良好、经济发展、物价低平、民风淳朴等,唐太宗时期,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舒缓刑罚的政策,并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促成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吸取隋亡教训,注重居安思危,善于用人纳谏:选贤任能;选官不避亲仇;用人扬长辟短存百姓,民惟邦本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爱惜百姓,均田制、轻徭薄赋仁义为本,刑罚为末,慎用刑法,政治,经济,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法律,思想文化,总结归纳:(结合必修1内容)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民族——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开放的对外政策,文化——兼收并蓄文化政策,一、以德化民,民惟邦本,三、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四、广开言路,克己纳谏,二、以民为本,慎用刑法,六、以诚相待,民族融合,七、对外交流,兼收并蓄,五、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巧记 唐太宗的治国方略,请问:你如何看待唐太宗的自评?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唐太宗?,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 审视、感悟唐太宗,◆ 历史上的评价:,“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之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王夫之,“立嫡以长,礼之正也 ——司马光,“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欧阳修,专家点评:唐太宗顺应国家统一的潮流,真正开创唐帝国,其在位期间出现“贞观之治”,促进经济的复苏乃至繁荣,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反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更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评价唐太宗:,功:①一代明君;②贞观新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升平景象,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③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对封建统治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个人品质:以民为本,文德治国,虚怀纳谏,善于用人,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等优秀品质 过:晚年难免一些过失,对外战争,渐趋奢靡 总评:封建社会走向强盛时期的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对推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8岁登基 14岁亲政 69岁驾崩在位61年年号康熙,清,探究1: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康熙帝即位后,在巩固统治上面临什么问题?,,权臣鳌拜专权,宫廷内部矛盾,,三藩叛乱,,郑氏割据,满汉矛盾,漠 西 蒙 古,漠 北 蒙 古,边疆矛盾,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外来侵略,国家尚未完全统一;边疆统治不够稳固;满汉民族矛盾未平;内部权臣威胁皇权.,康熙帝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采取的措施,智除鳌拜,稳定朝政秩序;康熙亲政,平定三藩之乱,扫除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统一台湾,设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三征噶尔丹,巩固了北部和西北部边防,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加强各民族固结①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加快满族文化发展②巩固对蒙古、藏族统治,并且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抗击沙俄入侵,签定《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国家主权反对分裂割据势力;捍卫巩固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清朝行政区划: 包括18个省, 5个将军辖区, 2个办事大臣辖区,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康熙帝的自我评价 晚年的康熙帝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评价,他引用诸葛亮的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历史:八大贡献 第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第二、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第三、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第四、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第五、重农治河,兴修水利 第六、移天缩地,兴建园林 第七、兴文重教,编纂典籍 第八、吸纳西学,学习科技 ——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功:①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部叛乱和反击沙俄侵略等,巩固了国家统一和清朝的统治,维护了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②重视农业、发展文化,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继续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奠定基础 ; 过:康熙帝作为封建帝王,继续加强君主专制,大兴文字狱,加强文化专制,而同时代的西方已开始进入工业社会,中国大大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总评:康熙帝是一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的封建帝王◆ 康熙帝的总体评价:,★ 你如何理解“康乾盛世”被人们称为“落日的辉煌”?,【真题感悟】,1、(2010•江苏单科)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2、(2010年南京调研)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2)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唐太宗的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写作《帝范》的目的 (4)依据上述材料中唐太宗的言行,对其作简要评价原因:存百姓,与民休息的民本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慎用刑法;善于用人、纳谏变化:大兴土木,耗费巨资目的:总结反省,告诫后世;以求长治久安评价: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出现“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具有自我反省(批判)的良好品质;作为封建君主不可避免出现了骄惰奢纵的行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