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电厂缺陷管理制度.docx
22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规范和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发电 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特制订本制度1.2 设备缺陷是指运行和备用中的设备,对人身和设备安全 有威胁、影响设备经济运行以及对文明生产环境有影响的异 常情况1.3 设备缺陷管理实行闭环式管理方式,即对设备缺陷的发 现、登记、消除、验收、统计、考核进行全过程管理1.4 设备缺陷管理应做到科学统计、公平考核、闭环管理1.5 重视和强调发现缺陷的及时性和消除缺陷的快速性2 职责与分工2.1 运行部门为设备的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状态管理及设备 缺陷的发现、登记等,对缺陷发现的及时性、准确性负责, 做好消缺配合工作,负责消缺验收(试运),并对检修部门 消缺工作进行监督2.1.1 运行人员应熟悉系统及设备,熟悉掌握厂设备缺陷管 理制度、设备分工管理标准等2.1.2 运行人员在运行、巡回检查或定期切换试验过程中发 现设备缺陷,应立即汇报主值(班长),并及时组织力量消 除,果断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运行班无法消除的缺陷, 立即通知相关检修班组,并及时把缺陷进行登陆缺陷管理系 统;检修人员因设备分工等问题拒绝接受时,缺陷单可转发 给生产技术科专工(同一车间的专业之间的由车间解决), 由生产技术科专工审核后再发送给缺陷所属单位;当发现一 类缺陷及后果严重的缺陷时,应立即采取临时监护措施,汇 报值长及车间领导。
2.1.3 运行人员应督促检修人员及时消除设备缺陷,积极配 合检修消缺,及时办理隔离措施和工作票,并对检修防护措 施进行确认对于不需做隔离措施的工作票办票时间定额为 20分钟,需做措施的工作票办票时间定额为1 小时,需做特 殊措施的工作票办票时间由值长(生产技术科专工)认定, 需要停用设备才能处理的缺陷,应经值长批准、及时停用或 切换备用设备,创造条件尽快消缺配合检修诊断设备、分 析原因,为处理缺陷提供依据2.1.4 运行人员在接到检修人员的验收申请通知后,须在60 分钟内完成缺陷验收与工作票终结,对检修现场卫生情况进 行确认并对验收质量负责,而后验收人签名;设备需要试转 验收的时间可适当延长;如运行人员对缺陷验收无法确定可 汇报车间领导请求技术支持,由车间进行验收确定2.1.5 设备缺陷情况是运行交接班主要内容之一,交班者在 交接班时清楚本班发现缺陷的数量(包括运行发现与检修发 现)、重要缺陷的情况、未消除的缺陷数量及是否采取措施等, 接班人员要对上一班缺陷交待把关,当发现内容不详或不准 确时,应认真核对和确认,不得推诿2.1.6 对于检修部门暂不能消除的危急人身或设备安全的缺 陷,运行部门制订保证安全运行的措施,并督促运行人员认 真执行,做好事故预想,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
2.1.7 运行部门领导应经常检查、指导、督促运行人员对所 管辖的设备进行定期巡视检查,每天应查看运行班缺陷录, 及时发现了解设备缺陷;对现场存在设备缺陷应亲临现场诊 断鉴定,采取措施,防止其蔓延扩大,经常检查交接班记录 上设备缺陷的交待、把关情况2.2 检修部门为设备责任部门,负责设备检修及设备缺陷的 消除工作,对消缺的及时性和消缺质量负责,对消缺工作中 的安全注意事项负责,对设备健康水平负全面责任2.2.1 检修人员在接到运行人员消缺通知后,应迅速赶到现 场进行确认,属本班缺陷应立即组织消缺,做到白天15分钟、 夜间30 分钟到现场;夜间值班检修人员应服从有关领导的 组织调度,及时到位消缺2.2.2 检修人员消缺必须坚持工作票制度,做好防护措施, 任何情况下进行消缺工作必须先向运行人员说明2.2.3 消缺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由检修部门负责2.2.4 缺陷消除后,工作负责人应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并 及时向运行人员申请验收(试运),检修人员和运行人员一 同到现场验收缺陷处理情况,验收合格后终结工作票,并及 时将该缺陷注销下列缺陷消除后申请验收时要向运行人员 作出书面检修交待:通过设备解体消除的缺陷; 设备或系统的保护、自动、控制方面的缺陷; 通过设备或系统异动而消除的缺陷; 检修人员认为应向运行人员进行交待的其它缺陷。
2.2.5 检修班组认为缺陷在当前运行中无法安排消除,要采 取一切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发展,并立即汇报检修专业主任 (专工)作进一步核实,同时汇报值长检修部门认定后, 要及时向生产技术科汇报,经审核后该缺陷列入消缺工作计 划2.2.6 对暂不能消除的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缺陷,检修人 员应写出书面特护措施交运行主值,并负责实施2.2.7 属于无备品、无材料的缺陷,检修部门1 天内提出备 品、材料计划并报生产技术科自备品、材料计划批准、采 购到货后,转入正常消缺管理2.2.8 因设备有缺陷无法正常操作,运行人员根据具体情况 有权要求检修人员协助操作设备,检修人员应在运行人员监 护下,按照运行人员要求由检修人员操作2.2.9 因泄漏而无法消除的缺陷,检修部门应采取适当的措 施,造成的污染由检修部门负责清理;对规定时间内消除不 了且造成设备环境污染的漏点,检修部门须指定专人清理, 被污染设备或地面所属部门负责监督2.2.10 设备检修部门主任、专工是负责组织消除所管辖设备 缺陷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本专业设备大、小修及临修的消缺 计划编制,并监督实施2.2.11 检修部门主任、专工负责检查、指导、批准检修班长、 技术员提出防止缺陷扩大发展的临时措施和日常消除缺陷 的计划、措施,并负责组织实施。
2.2.12 设备检修部门主任、专工应建立本专业设备缺陷记台 账,记录一类和频发、重大缺陷,及时安排处理和以备计划 消缺之用,并记入设备台帐;对本专业较大的设备缺陷,由 主任组织鉴定诊断,及时拿出处理意见及技术措施并上报生 产技术科2.2.13 检修部门领导应经常巡视现场设备,每天上午、下午 要进行缺陷审核,及时更新审核意见,对新发生的缺陷提出 处理意见,并组织消除缺陷,对未处理完的缺陷检查督促消 除2.2.14 月度设备缺陷的统计分析、总结2.2.15 生产调度会对本部门的重要缺陷消除情况、材料备品 情况、完成时间等进行汇报,并提出需协调的问题2.3 生产技术科是全厂设备缺陷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汇总、检查、监督、考核设备缺陷的处理情况2.3.1 负责本制度的运转,监督各部门执行本制度的情况2.3.2 掌握全厂生产设备缺陷的处理情况,对频发性和重大 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予以消除并汇报 生产副厂长(总工)、厂长和省调度部门2.3.3 协调日常消缺工作,负责设备分工界定和缺陷界定, 仲裁消缺工作中发生的争议2.3.4 监督运行部门对缺陷的发现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对运 行部门进行检查,同时指导运行对消缺工作的监督。
2.3.5 会同检修、运行诊断重大设备缺陷,审核和补充检修 部门消缺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并监督执行2.3.6 审核需停机处理、需外委、暂不处理的缺陷2.3.7 审核等材料、等备品的缺陷,协调消缺工作和物资供应关系,负责消缺备品争议的调查确认2.3.8 审核检修部门消缺计划并监督执行2.3.9 生产技术科领导应全面了解各机组运行状况,掌握一 类缺陷的发现、消除发展情况根据上级工作安排,协调各 部门做好消缺工作,负责审核停机消缺工作计划、质量标准 负责设备消缺考核的审核2.3.10 生产技术科专工应全面负责本专业消缺技术管理工 作,全面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协助督促检修部门做好日常消 缺工作,对本专业所发生的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考核记录未消除的缺陷原因,以备计划消缺之用,并汇报 生产技术科领导;每天上午、下午要进行缺陷审核,及时更 新审核意见,并每天至少一次巡视现场,查问缺陷处理情况 根据设备消缺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于每月5 日前提出缺陷 管理考核意见2.3.11 值长在值班期间内,应经常监督运行人员对设备进行 检查,并将各专业发现的一类设备缺陷记录在值班记录内, 在职权范围内,创造条件,协助督促检修人员及时消除设备 缺陷;根据缺陷的严重性和发展态势,有权责令检修部门立 即进行消缺并指挥采取防止蔓延扩大的措施,必要时立即向 检修运行部门领导、生产技术科领导、生产副厂长(总工程 师)和调度员汇报,并做好记录;值长有权对现场消缺 不利的部门和个人提出考核意见。
2.3.12 安全环保科科长2.3.12.1 监督各部门消缺工作中工作票使用情况、安全措施 执行情况2.3.12.2 监督考核各部门文明检修情况2.3.12.3 根据设备事故、障碍、异常等现象,负责组织分析、 研究并制定反事故措施,保证安全生产2.3.12.4 负责因设备缺陷蔓延扩大而造成后果的认定和考 核2.3.12.5 深入现场发现设备不安全因素,随时督促有关部门 及时消除2.4 企业管理科2.4.1 保证及时对电厂消缺急需备品材料采购、外委加工及 外委检修2.4.2 备品、材料等到货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验收2.4.3 将经过批准的月度缺陷考核报表纳入厂月度经济责任 制考核2.5 生产副厂长、总工2.5.1 指挥、协调各部门消缺工作2.5.2 批准重大缺陷处理的技术方案2.5.3 组织设备重大缺陷治理和重大课题攻关3 管理内容与方法3.1 设备缺陷分类3.1.1 根据设备缺陷对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影响文明生产 环境的程度及消除缺陷所需时间的长短,将设备缺陷划分为 三类: 一类缺陷:严重影响人身安全的缺陷;严重影响设备安全的 缺陷;造成环保设施超标排放且带有监控系统的缺陷; 导致或可导致主机或主要辅机强迫停运、破坏备用的缺陷; 导致或可导致主机或主要辅机设备损坏或降低出力的缺陷。
二类缺陷:严重影响经济性的缺陷;造成环保设施超标排放 的缺陷;主机或主要辅机运行参数异常的缺陷;导致或可导 致一般辅机损坏或异常运行的缺陷;一般表计、保护、自动 功能漂移或不全三类缺陷:系统或设备异常或部件不全但不影响安全和出力 的缺陷;一般渗漏点3.1.2 缺陷的分类由值长或值长安排专业主值进行认定,由 生技科专工最终确认3.2 设备缺陷管理的原则3.2.1 当设备存有缺陷时,不论是否影响到安全经济运行, 均应及时消除对于不能及时消除且威胁安全生产和设备完 整的重大缺陷,生产技术科或部门应制定监护措施,做好事 故予想以防止缺陷的蔓延扩大3.2.2 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缺陷,现场运行人员应按事故 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3.2.3 处理缺陷时,必须严格遵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 现场规程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3.2.4 调度设备消缺时按《调度规程》办理手续3.2.5 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对设备的巡视检查要定期按路线 进行,发现缺陷及时汇报、联系处理、记录,做到各负其责3.2.6 为保证做到及时发现缺陷和消除缺陷,检修班组、部 门领导、生产技术科应有专人负责兼管设备缺陷的日常管理 工作,做好设备缺陷的分级管理工作。
3.3 设备消缺程序3.3.1 缺陷的发现、登记和通知3.3.1.1 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查找3.3.1.2 运行人员发现的缺陷及时汇报专业主值(或班长), 检修人员发现缺陷及时汇报值长或专业主值,重大缺陷必须 向值长汇报3.3.1.3 主值或副值班员如实地将缺陷详实规范的记入所属 专业的设备缺陷通知单3.3.1.4 值长(或值长安排专业主值、运行专工)对缺陷认 定、分类3.3.1.5 主值班员通知检修班组消缺(一二类缺陷白天通知 到班长、专工或专业主任,夜间通知到车间值班领导,车间 领导由值长通知,三类缺陷通知到专业主管或组长),发出 设备缺陷通知单;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