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doc
5页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摘耍教学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科研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两者正如 高校发展的两翼,只有并驾齐驱才能越飞越高然而,现在许多高校 出现了 “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笔者从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角 度进行了一些思考关键词教学科研协调《高等教育法》规定,现代大学有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和社会 服务但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大众化、大学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教 学与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甚至 相冲突的情况高校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教学视为其最基本、最重耍 的职能,是学生学习的园地,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地方作 为学校来讲,顺利和圆满地完成教授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其根本目 的然而,随着各高校功能的扩展,科研在院校组织中占据了首耍地 位,高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义与价值日渐突出,而作为教学者的角 色却不断地被边缘化一、教学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高等学校首先是一个培养人的机构或场所,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 才,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耍环节因此,教学 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主体性工作《高等教育法》第三 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 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可见, 高等学校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应围绕 这个中心,而不是偏离这个中心一)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高校教学过程是高等教育系统最基本的活动过程,是培养专门人 才的基本途径高校虽然倡导科学研究,但它与专门的研究院所不同, 它以肩负的教育教学职能为显著特征而区别于科研院所高校的第一 要务是育人,教育教学是高校的本质特征高校的科学研究,最重要 的是表征了高校对真理的不懈的探求精神,这也是高校精神的重要内 涵之一因此,高校的科学研究,其根本上是以教育教学对创造型人 才培养的影响为最高境界高校是以创造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组织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活动, 重点培养的是人才的创造能力和组织引领能力大学生不仅要懂得自 己如何开展工作,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且还要善 于有效地组织引领他人开展工作高校人才培养的这种高质量、高端 性,决定了高校教育教学必须是由高水平、高素质、创造型教授引领、 带动的高级教育教学活动二) 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的基本工作是教学工作,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 使命。
李岚清同志曾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 望在教师”,赋予教师以更大的责任和希望教师工作关系着教育的 成败,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正如一位从教50年的大学教师所说的“在大学教育中,教师 的作用重要,教师的影响深远,教师的责任重大,教书育人、为人师 表应是每位教师的座右铭”高校要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 育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将教师的一切工作都纳入教书 育人活动之中二、科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活 动科研是大学教师深化认识、不断探索和发现真理的学习过程因 此,科研不应当是大学教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T作,而是教师结 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真理,进行知识创新、理论创新、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的科学研究和学习活动大学教师所从事的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可能与所讲授的专 业教育教学的某一课程相距甚远但是大学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探索 和创新精神,却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影响到他的学生 学牛:从具有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身上,获取的将不仅仅是知识, 而且还一定包含有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
一位能够把专业理论知 识讲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易于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的教师,这对 学生来讲无异于讲演艺术大师而能够以科学研究的成果打动学生的 教师,那么他将…定是能够唤起学牛:探索精神和创新欲望的领航人 然而,这正是大学科学研究不同于专门研究机构的本质功能所在也 就是说,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意义、功能,不仅仅是促进科学技术的 进步,而垂要的是影响大学的人才的培养,为科学技术的再创新和可 持续发展,提供核心科技人才竞争力资源三、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很多学校來讲,为了在科研项目申报和技术攻关上能有显著 的成效,教师都分为了两类,一类是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型教师, 另外一类是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学型教师这种看似非常合理可行 的人员合理配备的分配却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割 裂首先,很多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很少甚至基本上不参与学生课 堂教学,在科学研究中很多新的科研成果很难在短吋间内直接和学乞 见面,学生也很难有机会参与和了解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其次,教 学型教师的教学丁作任务非常的繁重,势必造成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 和精力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那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很多更新较快的 知识可能在学生未毕业之前就已经过时甚至淘汰了,这很容易造成学 生知识的陈旧,在工作中很难短吋间适应工作要求。
笔者认为教学与 科研不应该是矛盾和冲突的而应该是相互促进,以教学为基础,以 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一) 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在相关的理论课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体会,特别 是介绍研究者具体的一些理论成果和学术观点,可缩短教师、教材与 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维、 培养学生科研分析能力与创新精神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理论教学,不 仅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而且通过与学生交流,形成新的灵 感和论点,促进科研纵向发展,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 形成新的科研选题科研与教学相互推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 教学乂推动科研,教学科研相长,共同发展二) 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结合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是 学牛通过实际操作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 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学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学术地 位和所能开展的实验课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的水平高低也离不开实 验的具体验证让学生采用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实验形式,能 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的积极性,并具有敏锐的科学预见性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乂可提高学生对科研全过 程的理解和掌握,改变以往实验只走简单操作过程的验证性实验形式, 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一定 的科研思维能力。
三)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现代社会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变传统的“知识型”为“智能 型”、“综合型”和“复合型” O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一 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大学 教育必须扩大视野,立足科技前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合到大学教 学体系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体会和成果,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 课题研究通过指导他们参与科研设计、文献检索和论文书写等,可 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感性认识,打消他们的畏难心理;带领大学生 科研兴趣小组,进行一些比较系统的专题研究,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 的研究难题,还可培养学纶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当代大 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把教学 与科研联系起来的枢纽因此,教师必须从事科学研究,站在科学前 沿,加强自己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 合格的高质量人才参考文献[1] 李萍,贾天军,郑文芝•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管 理参考.[2] 谭海玲•论高校教学与科研•实践与探索.[3] 张汝根•教学型高校科研促教学的管理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 究,2010(3).[4] 韩明•高校本科教学与科研冲突的制度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