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世纪以来国外罗斯的研究进展.docx
8页半个世纪以来国外罗斯的研究进展本文导读:这是一篇关于半个世纪以来国外罗斯的研究进展的文章,本文从身份问题、与文学传统的关系、幽默和讽刺的艺术、创作和叙事手法等四个方面入手,历史地评述半个世纪以来的国外罗斯研究,试图勾勒罗斯评论的全貌,并展望国内外罗斯研究的新趋势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国外研究; 综述; Abstract: Philip Roth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terary circle.His fiction have many different subjects and take various writing forms.Roth s canonical status in the US owes to not only his endless efforts in writing and his exquisite skills, but also the continuous interests, criticism and affirmation of the critics.During the past five decades,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researches from the aspects of form and contents of Roth s works.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sorts out chronologically the Roth studies in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dentity, influence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art of humor and satire and narrative techniques.The current Roth studies abroad cover a wide range of fields, and have gone far beyond researches on a single work or subject, presenting interdisciplinary and diversified research trends. Keyword: Philip Roth; Roth studies abroad; literature review; 当代着名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Philp Milton Roth,19332018)着作等身,在英语文坛的地位不容小觑。
他与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贝娄(Saul Bellow)并称为美国犹太文坛的"三剑客";,他又与品钦(Thomas Pynchon)、德里罗(DonDe Lillo)、麦卡锡(Cormac McCarthy)一起被评论家布鲁姆(Harold Bloom)并列为当代美国最伟大的作家2005年,罗斯的作品全集被收入"美国文库";,使他成为与纳撒尼尔-霍桑、马克-吐温等文学大家比肩的美国经典作家迄今为止,罗斯已出版了三十一部着作,其中包括二十九部小说和两部评论谈话集作品分别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1960年、1995年)、"美国图书评论奖";(1987年、1992年)、"国际笔会/福克纳奖";(1993年、2001年、2007年)和"普利策奖";(1997年)等重要文学大奖2011年"国际人文布克奖";评委会将奖项颁给了罗斯,理由是"他的想象不仅重新塑造了我们关于犹太身份的观念,而且它还让小说重新获得活力,这不仅说的是美国小说,而是包括所有小说";【1】 罗斯自发表第一部作品至今,已从一个初出茅庐的犹太作家蜕变成一个严肃的经典美国作家在这个经典化的过程中,罗斯研究者功不可没。
国外研究罗斯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从麦克丹尼尔(John N. McDaniel)1974年出版第一部评论集至今,共有超过40本评论专着,约20部评论集合期刊专题研究问世,百余篇硕士、博士论文(其中博士论文16篇)涉及到罗斯的作品,期刊文章更是不计其数阐释视角既涉及小说中的犹太身份、创作主题等内容,也关注作者传统和后现代混杂的创作风格和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本文从身份问题、与文学传统的关系、幽默和讽刺的艺术、创作和叙事手法等四个方面入手,历史地评述半个世纪以来的国外罗斯研究,试图勾勒罗斯评论的全貌,并展望国内外罗斯研究的新趋势 一、身份问题 身份是罗斯研究的一个重点,因为作者对身份问题的关注贯穿了他写作生涯的始终罗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身份问题也历经从犹太身份到美国身份直至关注个人身份的转变,这种转变也反映在不同时期的罗斯评论中 早期的罗斯评论主要集中在对他犹太身份再现和态度的讨论中虽然罗斯本人对于"犹太美国作家";的称谓不以为然,但是作为犹太裔的作家,他始终没有办法摆脱自己犹太的身份除了少数作品之外,罗斯的小说大多以犹太人为主人公,反映犹太人的生活境遇,因此犹太身份和犹太性始终是研究罗斯小说绕不开的话题,评论家们也常将罗斯的小说放在犹太传统这个宏观语境里讨论。
犹太性成为罗斯创作中一个无所不在的主题,它是"问题、负担、力量的源泉,通常也是嘲讽之源这种嘲讽来自试图对犹太性的否认、承认、甚至选择";【2】3库珀(Allan Cooper)的《菲利普-罗斯和犹太人》(Philip Roth and the Jews)重点从家庭背景、社会、历史等方面分析了罗斯独特犹太观的成因开普兰(Brett Kaplan)在《犹太焦虑和菲利普-罗斯小说》(Jewish Anxiety and the Novels of Philip Roth)中指出,罗斯的主要小说展示了他笔下的美国犹太人担心成为牺牲者和施害者的双重犹太焦虑和恐惧【3】她把罗斯小说放在犹太历史背景下来阐释,说明美国犹太人的所处困境一方面,因为纳粹大屠杀的缘故一直有一种因为反犹主义再次沦为受害者的恐惧;另一方面,巴以冲突又使犹太人具有成为施暴者和种族主义者倾向 二战后,纳粹大屠杀渐渐与犹太身份联系起来,甚至成为犹太身份最重要的标识之一虽然罗斯写作中有关大屠杀的直接呈现并不多,但是他作品仍与大屠杀密切相关,因此其中有关大屠杀的书写仍然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在《思考菲利普-罗斯》( Philip Roth Considered)一书中,米洛维兹(Steven Milowitz)极力说明大屠杀对于罗斯写作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大屠杀是一个"萦绕心头的核心问题";【4】ix米洛维兹的"集中营的世界";(the concentrationary universe)不仅指纳粹的监禁和屠杀,更是这个史无前例的罪恶带来的社会变化,如人们的悲观绝望和信仰的缺失【4】2一些评论家指出罗斯和其他一些作家在呈现大屠杀这个事实碰到困难的时候,选择一种非直接的呈现方式,以此来"对缺失的他者承担责任";【5】 在罗斯创作的中期,建构美国身份的"美国梦";是学者们在讨论他"美国三部曲";时会被提及的话题之一布罗内尔(David Brauner)认为"美国三部曲";中的田园叙事和反田园叙事不仅仅是小说的模式,而且是"两个不可调和的世界观";【6】149田园对罗斯来说是个"非历史的、乌托邦式的梦想世界,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在反田园的世界里,个人臣服于历史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他与自然、他人、自我产生冲突在布罗内尔看来,这两者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将"美国三部曲";中的几位主人公撕裂他还认识到小说中"美国自我塑造的个人与成功同化进入美国社会的移民梦";与"美国社会流动的局限性和超越社会环境的不可能性";【6】151之间的悖论 21世纪以来,罗斯对自我的关注开始变得愈发显着,他试图超越其种族和国家身份,探索生老病死等与个体身份联系紧密的问题。
肖斯塔克(Debra Shostak)看到的是罗斯不同文本间的对话揭示出来的多重自我和"身份的伦理、认识论和主体的维度";【7】4肖斯塔克认为,罗斯后期小说采用的是对话的形式,"这些作品作为反文本以互相启发的方式进行对话,按照态度、信仰、个性、文类或语气等对立或移置的再现构想,从一种再现自我的方式迂回到另一种方式【7】3";无独有偶,亚伦(Victoria Aarons)也看到了罗斯小说里人物的分裂自我,以及这些处在焦虑状态人物"建构的反生活和反自我"; 二、幽默和讽刺的艺术 幽默、讽刺的艺术是犹太文学的一大主题,也是罗斯研究者的主要关注点之一罗斯在接受欧茨采访时说道:"十足的游戏性和极度的严肃性是我最亲密的朋友";98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花了诸多笔墨来探讨罗斯小说的喜剧、幽默、讽刺等游戏性,也有一些学者讨论罗斯喜剧背后严肃的道德思考品斯克(Sanford Pinsker)早在1975年的评论专着里,就已注意到"罗斯小说中刻薄嘲讽的公共维度和自我贬抑的私人维度之间的交融";在琼斯(Judith Paterson Jones)和南斯(Guinevera A. Nance)合着的《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一书中,他们注意到罗斯的讽刺揭示出"美国社会的反常";129。
艾泽(ShirleyAzen)将希腊文学和犹太文学运用的幽默元素进行比较斯特莱普(KatharineStreip)则试图建立普鲁斯特、里斯和罗斯作品里愤懑和幽默之间的联系当罗斯的幽默变得愈发超现实和困扰的时候,它超越日常生活而直指现代灵魂的隐秘和黑暗处 萨福尔(Elaine B Safer)的《讥讽时代》(Mocking the Age)聚焦罗斯的后期小说(从《鬼作家》到《反美阴谋》),追溯罗斯喜剧风格的来源她将罗斯放在犹太幽默传统和19世纪犹太喜剧的大背景下,与其他的滑稽作家比较,并将滑稽小说与后现代元小说、自传体小说等小说文类进行区分萨福尔注意到《美国牧歌》之后小说喜剧的基调变得灰暗,并且逐渐被荒诞和悲剧色彩所替代在萨福尔看来,罗斯的喜剧是与后现代对语言和身份的质疑这个大语境密切相关的但是萨福尔有"唯喜剧论";的倾向,犹太身份在罗斯后期的作品里被淡化,事实上罗斯最后一部小说《罪有应得》里读者几乎看不到这种幽默的元素,在文本分析上有削足适履之嫌 赛格尔(Ben Siegel)和哈里欧(Jay L Halio)主编的评论集《游戏和严肃:喜剧作家罗斯》(Playful and Serious: Philip Roth as a Comic Writer)就涵盖从罗斯早期直至2008出版的《愤怒》的主要作品,时间跨度较大,同时也涉及了幽默的许多形式。
他们看到了罗斯喜剧形态多年来的变化,他早期作品的《波特诺伊的抱怨》显示出愤怒而滑稽的喜剧风格,中期小说《人性的污点》具有更加深刻的喜剧元素,而后期的小说则融悲剧和戏剧为一体哈里欧更将罗斯的许多小说冠以"极度(严肃)的滑稽剧";罗斯作品喜剧和悲剧的交织,加上自我贬抑的模式正是犹太幽默的核心斯盖克纳(Peter Scheckner)甚至将《萨巴斯剧院》里的萨巴斯(Mickey Sabbath)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小丑式人物福斯塔夫(Falstaff)相提并论 三、创作和叙事手法 关于文学中真实与虚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界限的论述由来已久,评论家对于罗斯小说中"写作和非被书写世界的关系";这一话题的探讨也从未停止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中,罗斯的创作手法多变,且他一直在有意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