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汇编.docx
11页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一、立志篇 (一)事实论据: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二)道理论据: 1.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高尔基 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话百岁——石玉昆 二、拼搏篇 (一)事实论据: 1、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2、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二)道理论据: 1.什么是路?就是从设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2.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不平的.可是,无论如何,那是一条美好的道路.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罗曼·罗兰 三、勤奋篇 (一)事实论据: 1、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2、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3、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4、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二)道理论据: 1.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是不必担心不能成材的——华罗庚 2.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 3.奇迹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4.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范晔 四、毅力篇 (一)事实论据: 1、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2、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3、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4、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5、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二)道理论据: 1.遇事难易,而勇于敢为——欧阳修 2.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不屈服——居里夫人 五、逆境成才篇 (一)事实论据: 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与命运抗争的张海迪 2、司马迁写《史记》,公元前110年,汉朝的史官司马谈在临终时交代自己的儿子司马迁:做史官时,不要忘记自己所要写的史书司马迁哭着答应了父亲的请求这就是要写作《史记》可是,在他着手写《史记》不久,就被牵连进了李陵案件因为李陵与匈奴打仗,战败后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大为生气,司马迁为安慰汉武帝,就说李陵可能是假设降,汉武帝认为李是替李陵说情,就把他设进监狱,并施以严酷的刑罚——腐刑遭些打击,他曾萌发出自杀的念头,但他想到父亲的遗愿,他含垢忍辱,历经20年,终于完成了《史记》 (二)道理论据: 1. 逆境是检验强者和弱者的试金石,也是造就英雄豪杰的先决条件——箴言 2.逆境也有它的好处,就像丑陋而有毒的蟾蜍,它的头上却顶着一颗珍贵的宝石。
——沙士比亚 3.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六、成败篇 (一)事实论据: 1、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2、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二)道理论据: 1.畏立大志,攀高峰刘少奇 2.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遮掩错误就是躲避真理---周恩来 3.失败是成功之母 七、积累篇 (一)事实论据: 1、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2、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二)道理论据: 1.积薄而厚,聚少而为多——《战国策》 2.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燕尾服的艰苦工作,并长斯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黑格尔 3.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八、自信篇 (一)事实论据: 1、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有人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爱因斯坦对此不屑一顾:“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足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2、小泽征尔敢于说“不”: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有次赴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发现乐谱出现了错误但在场的音乐家、作曲家、评委都郑重申明没问题,说是他自己的错觉他考虑再三,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原来,这是评委故意设置的考题,他也因为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夺魁 3、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居里夫人坚信能提炼出镭;爱迪生发明电灯;中国历史上的有成就者,哪个不是在信心的支撑下获得成就的呢? (二)道理论据: 1. 爱因斯坦------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2.威尔逊-----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 能成功... 九:理想篇 (一)事实论据: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 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
有人回答说:“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道理论据: 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一个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3.一个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罗兰 十:友谊篇 (一)事实论据: 高山流水觅知音春秋时期,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弹奏描写高山的曲子,钟子期便赞美道:“弹得好啊,高耸巍峨的泰山当伯牙转而弹奏描写流水的曲子,钟子期又赞赏道:“弹得好啊,浩浩荡荡如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从此再不也弹琴了,认为世上再没有知音了 (二)道理论据: 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论语》 2.成功可以招引朋友,挫败可以考验朋友——贺拉斯 3.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培根 十一:孝敬父母篇 (一)事实论据: 1.孝道要看尽心。
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是个有孝心的人有一天他想到:已去世的父母,感慨地说:“我真伤心,因太贫困了父母在世时,没有好的东丁供养他们;父母去世时,丧礼办得也简单孔子劝解地说:“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你用大豆做食品,将白水当饮料,侍奉父母又亲,虽说是清苦些,但能尽量让他们高兴快乐,就算尽到你的孝道了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2.恩格斯的父亲去世时,留下一笔巨额遗产按照法律,长子恩格斯应该得到一笔遗产,但恩格斯的弟弟却蛮横地要恩格斯入弃继承权这时,恩格斯的母亲正患重病,为了不使母亲因兄弟间的财产纠纷加剧病情,他毅然放弃了继承权一年之后,母亲的身体逐渐康复,恩格斯才将真相告诉母亲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使我让您在晚年时因家庭纠纷而悲伤我还会有成百上千个企业,但我永远只有一个母亲 (二)道理论据: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肥哺之义——谚语 2.长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难报三春晖——楹联 3.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十二:爱国篇 (一)事实论据: 1. 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年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得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 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2.科学家归国40年代后期,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李四光等一大批科学家在国外都有良好的生活、科研环境,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他们放弃优越的条件,冲破重重阻挠,辗转返回百废待兴的祖国,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道理论据: 1. 忍看图事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秋瑾 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3.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十三、惜时篇 (一)事实论据: 巴尔扎克惜时如金巴尔扎克是位多产作家他的时间一一秒也空过的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一小时后叫醒我一个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发觉超过了一个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