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大纲解析(2).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5536350
  • 上传时间:2017-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10.6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育明教育天津分校 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1育明教育天津分校 2015年天津各高校考研必备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大纲解析(2)第一编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教育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指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换言之,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例如,作为教育活动对象的人的个性素质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认识的、品德的、审美的素质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是教育活动的普遍依据又如,在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的教育都有所不同,但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受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的文化生活所制约,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教育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以便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结构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事实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L ,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L 和方法上的依据。

      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不只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系统,它同时也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活动系统人们在建构和参与教育活动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和对人生意义与社会理想的选择与追求作为出发点,形成教育价值观念,引领和规范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因此,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又是一门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应然状态的学科如果说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还存在分歧,那么,对教育价值指向的设定则更多地表现出见仁见智、各说各理的现象诸多教育学流派的林立,首先不是由于对教育规律认识的分歧,而是由于所持方法论立场和教育价值观念的不同所致人们常说,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这是办教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我们要把教育办好,就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如果只凭主观意志、盲目蛮干,不但不能迅速地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反而会给人民教育事业带来危害我国的教育实践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我们的教育事业就顺利地得到发展,教育工作就取得成效;什么时候违背了教育规律,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受到挫折,教育事业就遭受损失但按教育规律办事并不是说办教育的实践方略只有一个,人们只能机械照办。

      规律的唯一性并不意味着实践的唯一性,而是展示实践的可能阑限在这一闭限内人们在教育实践上可以能动地作出极其多样的选择,这一闭限也是人们进行教育价值选择的可能空间,人们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作出价值选择,在实然的基础上追求应然在这一意义上,人们对教育价值取向的追求与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并非水火不相容恰恰相反,规律展示可能,价值则引领方向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往往在于讨论教育活动系统的多种可能与价值选择、实然与应然、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一18一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育明教育天津分校 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2动地创造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分别从可能和应然的维度规范着教育实践活动,但不仅教育规律给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展示了巨大的可能阂限,而且教育价值观念也给人的教育实践开拓了广阔的活动舞台教育者有自己的经历、经验、人生体验、教育风格,受教育者也是社会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有他们的现实基础和主观意愿、当下心态,而且他们的成长还要经过他们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努力这样,教育活动就可能是而且也应该是充满灵性、情感、自由创造的活动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是一种艺术综上所述,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有多种选择,可以分别是教育规律或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艺术,也可以兼及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及其统一。

      既然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的学科,所以,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也能教书和做好教育工作的想法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工作质量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科学,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了解它的历史,研究它的遗产,对于学习教育学,丰富与发展教育科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如《 论语》一书,就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公元前427一前347)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政治学著作《 理想国》 一书中。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 学记》 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M.F.QuintilianuS,35一96 )写的《 论演说家的培养》 一书,还早三百来年《 学记》 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文虽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名篇,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育著作,像韩愈的((9币说》 、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 、颜元的《 存学篇》 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有精辟的论述但是,在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或在欧洲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所有的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主要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产阶级为了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在一19一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育明教育天津分校 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3教育上提出了他们的主张,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

      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 A. Comeniu、,1592一1670)写了《 大教学论》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1762年,法闰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J 一J. Rousseau,1712一1778)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 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以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为“模特儿”,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可以说,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人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1776一1787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I.Kant,1724一1804)曾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后来,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一1841)接替了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教席,并于1806年出版了《 普通教育学》 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曾一度风行世界,对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经验学科逐渐兴起这些学科对教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中吸取有关的研究成果,而且逐渐利用社会学所常用的实证方法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不再仅仅是根据一定的理想和规范去考察教育,而是从教育事实出发,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因而,对于社会和教育的认识也就有所不同。

      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学,教育科学迅速地发展起来现将其中最著名和影响较大的几本教育著作介绍于下1 861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H. Spencer,1820一1903)的《 教育论》出版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他把人类生活分为: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目的在于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次则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价值次第下降由此,他强调生理学、卫生学、数学、机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实用学科的重要,反对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育斯宾塞重视实科教育的思想,反映了19 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一20一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是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E. Meumann,1862一1915)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往往与实际相抵触,为了防止仅仅根据理论和偶然经验下结论,必须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另一名德国教育家拉伊(w.A.Lay,1862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育明教育天津分校 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4一1926)1908年出版的《 实验教育学》 ,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既是新教育学和科学的教育学,也是完整的教育学和一般的教育学;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际指导,目的是造就完整的生物一社会(biocommunity)中完整的个性;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活动和表现,一切教育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吸收要让位于活动、表现、建构和创造实验教育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无疑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进步但是,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实验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它就走上了教育学研究中“唯科学主义”的迷途拍世纪末2( )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J.Dewey,1859一1952)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

      杜威认为,人的经验的获得遵循相互作用原则和连续性原则他从他的经验论原则出发,进一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