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易错知识清单.pdf

36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098108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70M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易错知识清单笔记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易错知识清单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结论1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vt.22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A x 为恒量,且或xm-xn=(m-n)a T2.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 1:X2:%3:%=1 :3:5:(2 -1)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it t2:.3:f“=l:(V 2-1):(A/3-V 2)::(6-.二、本部分内容主要有以下易错问题1.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与瞬时速度的联系和区别,加速度和速度的概念等理解不深刻;对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常混淆不清;在位移、速度、加速度这些矢量的运算过程中正、负号的使用出现混乱.2.涉及运动学公式的五个物理量Cv0,v,a,t,x只要知道其中三个物理量,就能求出来另外两个,不少同学对此不理解,常常出现错误.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为矢量式.一般以叫的方向为正方向,把公式中的矢量运算转换成代数运算,不少同学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造成错解.4.应用结论不注意其适用条件造成错解.5.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分不清是属于“先减速,终停止”还 是“先减速,终返回”.6.在分析图像问题时,不注意数与形的结合,不注意与实际运动情境相结合,盲目套公式造成错解.7.对于追及相遇问题,不注意审题,弄不清位移关系及临界条件造成错解.笔记二相互作用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常考的知识1.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理解,对公式F =的意义和应用.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3.共点力平衡的分析方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整体法、隔离法等.4 .平衡的推论:如果三个力使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必能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三角形;(2)如果三个力使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如果物体受多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何一个力必与其他力的合力等大反向;(4)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均为零;(5)三力汇交原理: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力的作用而平衡,那么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在同一平面内,交于一点.二、本部分常见的易错点1 .对弹力方向的判断模糊不清.2 .不能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认为静止的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3 .滑动摩擦力公式与=品应用错误.4 .不能正确理解合力的概念.5.缺乏正确的多角度的思维,对物体受力分析时,不少同学仅以某一角度去分析,缺乏整体全面的思维,造成错判.笔记三牛顿运动定律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研究的是运动和力的关系,主要涉及牛顿运动的三个定律.经常考查的知识、方法及题型1.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瞬时性含义的理解.3.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知道物体的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如果再知道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应用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一一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以及运动的轨迹.(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推断或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的力.3 .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解决牵连体问题.4.传送带问题和“板块模型”的处理方法.二、本部分常见问题或错误1 .不能准确地把握运动和力的关系.2.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时,常用错正、负号,其本质原因就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没能正确掌握,误以为物体受到什么方向的合外力,物体就向那个方向运动.3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理解不清.4 .不能灵活运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解决牵连体问题.5 .对传送带问题和“块板模型”不会分析或不会处理.6 .不理解超重、失重的实质.笔记四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常考并且容易出现错误的概念、规律及二级结论1 .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用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化曲为直”2 .平抛运动的规律:以物体的出发点为原点,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有:(1)平抛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S可推得S=;标 二 齐,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由t a n a十 券 决 定,(3 )平抛物体经时间/时的瞬时速度匕可推得匕=Jv;+(g/)2 ,(4)速度匕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由t a n =望决定.%3 .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向心力的来源及作用可以归纳如下:(1)向心力可能是物体受到的某一个力,也可能是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合力,也可能是某一个力的分力.(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一定是向心力,指向圆心,只改变速度的方向.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如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充当向心力,改变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分力,则会改变速度大小.4 .在重力场中沿竖直轨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最易脱离圆轨道.对于沿轨道内侧和以细绳相连而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轨道压力或细绳张力恰为零一一即只有重力充当向心力时的速度,为完成圆周运2 _动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其大小满足方程:/叫=加,所以端对于沿轨道外侧或以硬杆支持的物体,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可以为零.因竖直面上物体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的圆周运动,在中学阶段只讨论物体在圆周上特殊点一一最“高”点 或 最“低”点的运动情况.5.对于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运动类问题要抓住两条思路:思 路(1)利用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mS o(g o 表不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思路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此得到一个基本方程:G替ma式中的a 表示向心加速度,而向心加速度又有a =a=co2r,也事、r Ta =g 这样的几种表达形式,要根据具体问题,把这几种表达式代入方程,讨论相关问题.二、本部分常见的易错点1 .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理解不透合运动和分运动关系理不清.2 .对抛体运动处理方法不能灵活运用.3 .对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受力情况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特别是物体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静摩擦力参与提供向心力的情况.4.对向心力来源分析不充分,错判临界条件5 .对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的规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内容不能综合地灵活应用,如对于被绳(或杆、轨道)束缚的物体在竖直面的圆周运动问题,由于涉及到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表现出解答问题时顾此失彼.6.搞不清研究对象,混淆描述天体运动的物理量等笔记五功和能易错知识清单、本部分常考且易错的概念、规律和二级结论1.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关于功,我们不仅要从定义式W =E s c o s 6 来理解和计算,还应理解它的物理含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的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2.功率的定义式: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f 内的平均功率.t3 .功率的导出式:P=Fvcos0,其中夕是力与速度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1)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E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 取瞬时值,对应的P 为尸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2)当v 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E必须为恒力,对应的尸为尸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4 .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生=3匕,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与物体在该时刻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之积.5 .机车的启动问题:当机车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时,有两种不同的加速过程,但分析时采用的基本公式都是。

      人和尸-7=根a.不论恒定功率的加速还是恒定牵引力的加速,机车v达到最大值时,均满足“=:.但要注意恒定牵引力加速时,当匀加速运动结束时其最大速度为匕“=条 与=%F f6 .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合外力所做的功可理解为合力对物体做的功,可先将物体的外力合成,求 出 合 外 力/后,再用公式唯产电/c o s进行计算,也可理解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即%=叱+%+.(代数和).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八/的参考系是地面.7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几种表达式及守恒条件的理解(1)几种表达式:物体或系统初态总机械能为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E2,此时应选定零势能面.系统减少的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此时,不必规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因为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没有关系.系统内只有A、B两物体时,则A减少的机械能等于3增加的机械能.(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只有重力和弹力作用,没有其他力作用.有重力、弹力以外的力作用,但这些力不做功.有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做功,但这些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二、本部分易错问题1.对功的概念理解出现错误,混 淆“相对位移”与“绝对位移”,在计算功的问题中,一看到要计算功,就只想到皿=馍5夕,而不能将思路打开,从皿=上等多条思路进行考虑;不会求解变力做功问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特点搞不清.2 .对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把握不准.3 .机车启动问题思维混乱,匀加速启动时,弄不清匀加速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和最终的最大速度之间的关系.4 .不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导致乱套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5.功能关系理解模糊.6 .不能熟练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7 .过程分析不透,把握不准过程转换瞬间的能量变化.笔记六静电场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常用的结论和方法1.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判断角度判断方法依 据 电场 线 方向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沿场强方向电势降低最快依 据 电场 力 做功根 据 组,将3、的正负号代入,由 的 正 负 判q断 夕 A、%的高低依 据 场源 电 荷的正负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正电荷周围电势为正值,负电荷周围电势为负值;靠近正电荷处电势高,靠近负电荷处电势低依 据 电势能 的大小正电荷在电势较高处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较低处电势能大 KBG)F3 K H T 32.电场力做功的计算方法(1)定义法:W =Fs=Eqd(适用于匀强电场,“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2)电势差法:=UABq(与路径无关,普遍适用).(3)电势能变化法:WA B=-AEP=EPA-EPB(普遍适用).(4)动能定理法:W 电 场 力+W 其 他 力=A E (动能定理方程).注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曲线运动时,粒子的速度方向一定沿轨迹的切线方向,粒子的合力方向一定指向轨迹的凹侧;如果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 0。

      则电场力做正功;夹角大于9 0则做负功.3.功能关系的分析与应用方法(1)若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2)若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3)除重力之外,其他各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4)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注意:分析电场力做功情况时,要注意利用电场线和等势面的有关特点;另外在应用公式WA LUAM计算时,一般都要带正、负号计算.4.掌握平行板电容器两类问题的分析思路(1)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当极板距离d,正对面积S变化时,有0 c变0 c%/0 c4,石=4=2=土丝0 cj_.在电荷量保4 7 1 kd d C 2 s g s d Cd 8 s s s持不变的情况下,电场强度与板间的距离无关.(2)电容器始终和电源相连,则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极板距离 d,正对面积 S 变化时,有 e S e S 八UsS&S U 1C=-o c ,Q-Cu=-o c ,E=一o c -.4 7 1 kd d 4 7 1 kd d d d当极板距离减小时,C增大,增加,E增大.当极板的正对面积减小时,C减小,。

      减小,E不变.注意:在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变化时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点:(1)确定不变量;(2)恰当选择公式.5.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容器中运动问题的求解方法(1)通过电容器的变化分析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