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黑龙江鹤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pdf
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2023 年年黑龙江黑龙江鹤岗鹤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120120 分钟分钟2.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 120120 分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1 15 5 题,共题,共 2424 分)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在广袤农村田间地头,在重大工程施工现场,在高新企业生产一线,在科研院所实验室里,广大劳动者大力宏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日夜奋战其中有众多年轻的身影,他们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时间摩砺本领,把大有可为的事业变成大有作为的成就,谱写出一曲曲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 分)无私奉献,日夜奋战2)给加点字注音2 分)广袤_浇灌_(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 分)_改为_改为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利哈乔夫论教养)B.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像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契诃夫变色龙)C.那一刻四周杳无音信,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杨利伟太空一日游)D.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对于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约有 71%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过度美化之嫌B.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C.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D.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4.古诗文默写10 分)(1)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的句子是:_,_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写远大的政治抱负而被后人传颂的句子是:_,_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亮总是寄托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情思,请写出古诗中含有“月”的连续两句:_,_5.走近名著4 分)(1)下列名著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2 分)A.西游记吴承恩B.儒林外史吴敬梓C.水浒传罗贯中D.朝花夕拾鲁迅(2)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以第一人称口吻创作的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简爱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 分)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 6 69 9 题,共题,共 1010 分)分)XX 中学九年一班将举行主题为“我爱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材料:2023 年 4 月 23 日,第二十八个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谆谆教导、殷切嘱托,极大激发了全党全国全社会读书学习的热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全民阅读工作深入推进,书香社会建设进展明显,读书学习蔚然成风6.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主要内容2 分)7.请给此次读书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 分)8.请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主题设计三种活动形式。
3 分)示例:举行“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经验交流会活动一:_活动二:_活动三:_9.为了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九年一班定于 6 月 29 日上午 8 点 30 分在班级举行“诵读经典经验交流会”作为班长去邀请李校长参加活动,你怎么说?(3 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 10102525 题,共题,共 3636 分)分)(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 1013 题共 10 分)【古诗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尾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 分)【古文阅读】【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薪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注】囷(q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斫:砍伐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 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尝采药至衡山12.翻译下列句子4 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深山有人迹,异之13.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两文作者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愿望?(2 分)(二)阅读揭秘膨化食品“不健康”的真相一文,回答第 1417 题共 8 分)揭秘膨化食品“不健康”的真相膨化食品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在美国流行,并迅速风靡欧洲各国,后传至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口感酥脆,咀嚼起来“咔哧”作响,味道或香甜、或咸香、或香辣,令众多消费者追捧的爆米花、薯片、果蔬片等膨化食品,是以谷类、薯类、豆类、果蔬类或者坚果籽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国外又称其为挤压食品、喷爆、轻便食品等其实,膨化工艺是为粗粮提供的一种很好的物理加工方式,不仅能改变原粮的外形,又能提高原粮的口感,让人们在食用时,不会像食用原粮那样难以下咽而且经膨化工艺制成的食品具有不易回生、营养成分损失少、易被消化吸收等优点可是在崇尚健康饮食的今天,花样百出的膨化食品虽然可口,但一直被贴着“不健康零食”标签,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膨化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中,能量与四大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是强制要求标出的项目,几乎全部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都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会导致血栓、引发冠心病、肥胖、影响记忆力的不健康脂肪,是人体健康的无形杀手。
其次,膨化食品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以鲜虾条的蛋白质为例,吃 30克虾条会摄入 2.1 克蛋白质,占人体全天所需蛋白质总量的 4鲜虾条和芝士味玉米片的营养成分含量是以“份”来标示的(一份大小可根据食品的特点或推荐量规定),按照鲜虾条净含量 80 克、芝士味玉米片净含量140 克,我们可以计算出吃一袋膨化食品所获取的营养素占人体全天所需营养的百分比由膨化食品营养参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吃下一袋鲜虾条或一袋芝士味玉米片,人体所摄入的能量(进入人体转化为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盐的主要元素)接近甚至超过一顿正餐为了保证口味香浓,膨化食品中必须添加大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油和盐,再加上原料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也就导致了膨化食品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另外,从配料表中我们得知,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中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单硬脂酸甘油酯如果被长期食用,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曾经有些含铝元素的膨化剂也是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原因,儿童摄入过多铝元素会导致神经系统被侵害,进而影响智力发育现在,含铝元素的膨松剂已经被禁用,但膨化食品中依然被检测出含有微量铝元素,其可能的来源包括储存原料的容器、加工设备的输送管道、包装袋等。
但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膨化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如果能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就是安全的最后,如果过量食用膨化食品,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饮食因此,我们要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做到良好的膳食搭配,坚持每日饮食均衡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选自知识就是力量)14.文章的开头段有什么作用?(2 分)15.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16.第段中的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17.小明同学特别喜欢吃膨化食品,为了他的健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劝说他2 分)(三)阅读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一文,回答第 1821 题共 9 分)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尚书大禹谟中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当今时代,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不仅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让孩子在其中涵养“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道德品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方面,家庭教育是重要一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不仅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让孩子在其中涵养“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道德品质,去除铺张浪费的不良之风,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深植于心的文明素养。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金子般闪光将勤俭节约融入家风,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代代传承家庭在粮食、衣物、住房、交通等方面的消费观,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不从儿时抓起、不从小处着眼、任由铺张浪费成为孩子根深蒂固的习惯,就有可能积重难返因此,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培育节约的生活习惯,是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每一位家长都应谨记:勤俭节约是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品格很多人儿时都背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多人幼时都被父母提醒“碗里饭菜要吃干净”延续至今,从落实“光盘行动”到拒绝过度包装,再到节水、节电、节气,改变出行方式,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言传身教,就能把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风上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道德文明素养也在不断提升,“舌尖上的浪费”更是要不得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希望每个人都能树立节俭意识,培养节约习惯,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19.第段画线句属于哪种论据?有什么作用?(2 分)20.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1.作为当代中学生,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何把“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