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开电大作业范文-种族 性别 身份.doc
5页摘要: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国家,种族经验成为了美国人生活的主题之一作为一个对政治敏感的作家艾丽斯·沃克从种族经验入手,对《梅丽迪安》中的黑白困惑和身份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跨种族关系的确立来建构黑人的种族身份这种对种族生存现状和问题的探讨,体现了沃克对黑人的人文关怀,为解决黑人当下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梅丽迪安》;种族观;黑人性;种族身份 艾丽斯·沃克的第二部小说《梅丽迪安》讲述了一个发生于美国南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描绘了主人公梅丽迪安,一个南方小镇的黑人妇女,结婚、生子、离婚、送儿等人生历程,并以梅丽迪安投身民权投票运动,号召非裔美国人参加民权投票选举为故事结局小说无论在形式、风格和人物塑造方面都不同于她的其他小说,它充分反映了沃克关于美国社会尤其是美国黑人社会的种族观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国家,种族经验成为了美国人生活的主题之一托尼·莫里森指出“种族(Race)已经成为了一个隐喻,一种比身体政治和生物种性更具危险性的指涉,是掩饰权力、事件、阶级和表现社会衰亡和经济分化的所指它不再只是划分阶级的科学而简单的方法,而成为了深深植根于人们头脑中的关于某人属于某个种群的意识形态。
正是基于这点,沃克对黑人所面临的种族困惑,妇女问题和身份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探讨如何通过跨种族关系的确立来建构黑人的种族身份 一、“黑人性”和“白人性”问题 “黑人性”(Blackness)和“白人性”(Whiteness)是由黑色(Black)和白色(White)两词演化而来的黑色”根据《韦泊斯特最新美语词典》被定义为:“邪恶的,正义的反义词;丑陋,美丽的反义词;黑人的,忧郁的,快乐的反义词;阴沉的,黑暗的,光明的反义词;道德败坏的,它包含有与纯洁、天真、高加索人种、肤色白皙、明亮无暇等白色定义相反的一系列含义任何具有消极意义的事物都与黑色相联系,而任何具有肯定意义的事物都与白色有关在蓄奴制时期,肤色较浅的黑人主要从事家庭劳动,如当厨师、仆人、管家等,而肤色较深的黑人主要从事重体力的田地劳动,如种植、收割、伐木等黑人性”和“白人性”具有相似的区别,但其内容有所不同正如罗斯·弗兰肯斯博格阐述的:“白人性”是指一种结构优势、种族特权,是人们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所采取的立场和角度,也可指一整套无标记或未命名的文化惯例相对的,“黑人性”由于其本身是由白人发明和定义的,主要是指黑人是谁,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和在此过程中的切身感受。
它并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人类劣根性在黑人他者身上的移植托尼·莫里森领导了一场针对英语语言的非种族化运动,她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黑人方言的他者化作用,黑人人物对白人人物的突出力量和黑人性和白人性所产生的工具效应沃克沿袭了这一理论,她颠覆了以往白人作家阐述种族差异的技巧和传统,力图从黑人特有的经验来重新定义黑人性和白人性 黑人之所以遭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就是因为人们用黑人性的概念来描述和定义他们,他们反过来又用这些概念来威吓和拒绝与他们拥有同样黝黑面孔的人们梅丽迪安被特里曼称为“非洲女人”而感到深受伤害,因为特里曼称呼她为“非洲女人”,实际上是指涉她是丑陋的,邪恶的和肮脏的梅丽迪安对自己被拒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是对他人认知的敏感和意识,是黑人性的表现她的多愁善感和悲伤情绪使她拒绝与黑人男性特里曼的交往,并决心打掉这个不负责任的男人的孩子作为民权运动的参与者,特里曼关于黑人性和白人性的观念总是处于摇摆不定当中一方面,由于深受西方教育的影响,他很自然地接受了西方美学对金发碧眼的白种人的推崇和对非裔美国人特征的否定;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接受白人将黑人男性定义为有“性和暴力倾向的”他首先抛弃梅丽迪安去追求白人妇女莱恩,在享受完莱恩的白人性之后,又遗弃莱恩重新回到梅丽迪安身边。
开始追逐梅丽迪安的黑人性特里曼的文化教育和革命口号与他对待黑、白妇女的不负责任之间的不一致性实际上宣告了他的白人至上和男权至上的价值观同时,他的不同选择也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息息相关六、七十年代当民权运动高涨的时候,他参加游行,被殴打,被逮捕,他积极呼吁改变黑人生存现状并愿为之付出生命民权运动带来了黑人和白人一定意义上的平等,他认为他与白人男性一样,拥有探索白人女性身体的平等的权利因为在此之前,白人女性的身体对黑人男性来说一直都是“神圣领地”,征服她们就意味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特里曼选择了白人妇女同居十年之后,当民权运动陷入低潮,他的信仰发生了转变,开始追逐黑人权力运动(Black Power Movement),崇拜身材臃肿,乳房丰满的黑人女性黑人性让他不可抗拒地敬佩起黑人女性,因为她们是“孕育新时代勇士的伟大的巨人”后殖民学家弗兰兹·法农从心理学的角度阐析了这一过程:“当黑人接触白人世界时,特定的感知过程就发生了当他的心理结构不够强时,他的自我就会崩溃,他行事起来就不再积极,目标也他者化了(即披上了白人意识的伪装),他者的身份同样给了他生存的价值 二、妇女问题 沃克对将黑人妇女看作“世上的驴子”的带有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做法深感不满。
她成为了众多遭受性迫害和母性传统桎梏的黑人女性的代言人她们包括怀孕的野孩子,被鼓励参与投票的乡下妇女,因杀死自己孩子而坐牢的13岁女孩等她对所谓的理想女性的神话和淑女风范进行了驳斥,萨克逊大学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是一所教授女孩们如何遵守正确的社会规范的大学,就象歌中唱到的:“我们谦逊纯洁如飘雪,我们审视衣着,言行,与社会规范一致这所大学的女生被像小孩子一样对待并被要求成为淑女,学校通过让她们学习如何烹制法国食品和制作英国茶等,培养她们的服从性和爱家换言之,为了不成为麻烦制造者和不稳定因素,黑人妇女被灌输了白人社会的所谓淑女风范和价值观,以使她们融入已有的社会结构玛丽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违反萨克逊大学规范的后果年轻女孩玛丽怀孕了,由于害怕寻求帮助她将事实掩盖起来当她最后独自在塔楼生下小孩后,她将婴儿肢解并试图在厕所冲走可是她被训导员抓到并被痛打父母觉得没脸见人把她关在了房间里,三个月后她上吊自杀了这个事例表明不受婚姻和母性责任约束的性是会受到包括死亡在内的严厉惩罚的玛丽莲·欧珊的死亡也向读者展示了施于女性的来自丈夫和社会的惩罚欧珊的丈夫亨利将妻子描绘成理想的女性:孝顺的女儿,乐于奉献的妻子和受人尊敬的母亲。
在她寻求婚外性自由之前,她要什么有什么她丈夫发现她偷情后,亲手掐死了她,打死了她的情人,并把他们一同扔进了盐湖当她在湖里浸泡了多年以后,据村民们反映,他“原谅”了她并将她拿出来展览沃克措辞严厉地批判了以木乃伊形式展览的所谓白人妇女的行为,指出无论肤色黑与白,遭受性别虐待的女性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不仅来自她周围的男性,还来自限制她们自由的整个社会 为了获得个人性的自由,女性必然要经历丧失财产和怀孕的困扰特瑞女士是一个老处女,她与房屋粉刷工产生了短暂的爱情,因为害怕怀孕会令她丧失农场和家族荣誉,即使已经超过了生育孩子的年龄,她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她的妹妹劝说她性不一定会导致怀孕和损失梅丽迪安也通过告知特瑞女士她未怀孕,不必因为害羞和担心失去继承权而失去性自由,打破了小说中黑人女性被剥夺性和财产的怪圈,重新建立起女性与自我和南方社会的关系与西方视域中黑人女性是性玩物的观点相反,特瑞的与众不同的性经历与菲则·梅的“泛灵论”思想有吻合之处伤痛的快乐”将小说中大部分妇女受性剥削的痛苦经历和命运与菲则·梅的受神启示的性的狂欢融合在一起小说将特瑞女士疼得在地上打滚的情景与被打的狗的表现相类比,表达了沃克的黑人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历史境遇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具有同等性的泛灵论观点。
菲则·梅是沃克认为唯一在性自由方面采取积极态势的人,她通过在神圣蛇形坟地与自然界的交流获得了性主体的快乐,这也是梅丽迪安在种族等级关系中无法逾越的,菲则·梅的平等,互不压迫的两性关系为其他黑人女性摆脱生活困境指明了方向 三、跨种族身份的建构 民权运动带来了黑人与白人的平等,使种族间诸如友谊、爱情和斗争等关系的产生成为可能对于种族间关系的探讨,沃克既超越了同耐代的托尼·莫里森,又超越了她的 第一部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她的 第一部小说主要探讨了白人至上论对黑人社会内部所造成的影响,而在她的第二部小说《梅丽迪安》中,虽然白人至上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在民权运动的背景下,黑人和白人不再以对立的力量出现沃克认为种族问题和妇女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种族关系的突破就在于确立新的跨种族身份,而跨种族身份的确立主要通过跨种族友谊和跨种族婚姻两种途径 1、跨种族友谊 人们普遍认为要避免种族间的客观化就要通过种族间的同情这种同情作用既发生在白人妇女和黑人妇女之间,又发生在印第安人和黑人男性之间这种关系的建立成为种族进步的一个缩影梅丽迪安和莱恩之间的友情亲似姐妹,一半是因为莱恩对所受压迫和不公的了解,另一半是因为她们对南方和南方黑人的共同热爱。
她们的 第一次见面是在佐治亚洲为选举游说时一开始,双方对彼此都充满好奇,因为梅丽迪安从未交过白人朋友,她所有的关于白人的知识都是从母亲和祖母那里听来的她母亲认为白人既懒惰又轻率,她对他们没有好印象但是莱恩与众不同,她冒者巨大危险参加了民权运动,但却遭受了家庭抛弃的结果因而梅丽迪安对莱恩的喜爱更多地缘于她的勇气莱思与特里曼约会不久,特里曼开始与梅丽迪安同居,但不久他又回到了莱恩身边梅丽迪安认为特里曼离开她是因为她的黑皮肤,但她很快发现他离开她并非肤色问题,而是因为她不是处女当特里曼询问梅丽迪安并得知她结过婚并有小孩时,他以他不是她的初恋为由,离开了她回到了莱恩身边而当梅丽迪安得知这些,尽管很伤心,她恢复了自信当特里曼婚姻破裂再次找到她时,她断然拒绝了他从一定意义上说,尽管莱恩夺走了特里曼,梅丽迪安并未迁怒于他相反,她认为特里曼爱上她让她更相信浅肤色比深肤色更受欢迎这种跨种族的同情更突出地体现在莱恩被强奸后当梅丽迪安看到莱恩成为了黑人男性错置的种族仇恨的牺牲品时,她安慰她,与她一同看电视,一同睡觉在这章的引言当中,沃克通过一个女人为了拯救另一个女人杀死了一条龙,最终也拯救了她自己的故事暗喻了梅丽迪安和莱恩关系的关键所在:双方彼此理解,相互帮助。
她们共同得出结论:由于性别因素是造成妇女苦难的主导因素,所以女性应该跳出家庭和女性角色的小圈,投入到更广阔的社会大家庭当中 黑人和印第安人相似的历史境遇使得双方的交往有了共同的基础尽管他们都被剥夺了财产和应有的权利,被排除在种族隔离的南方社会制度之外,神圣蛇形坟山还是将这种关系历史化了,它使梅丽迪安清楚地意识到她生活在历史关系而非自然关系当中,而且这种关系是有望改变的希尔先生非常关注印第安人的命运和他们创造的文化价值,他并不象希尔女士那样把种族隔离看作是上帝的意愿,他高度评价印第安人的生活,因为“它是受自己的意志支配的生活希尔先生耕种的土地曾经是印第安人的公墓,于是他决定把这六十亩的农场还给印第安人“长刀”先生,一位被描述成“流浪者,哀悼者”的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人,他说他在二战中杀了很多敌人,尤其是意大利人,那就是他流浪的原因,“他在找寻理由和答案,任何让他的历史观不至于崩溃的答案但“长刀”先生还是将土地归还了希尔先生,他因此对这位印第安朋友更加充满敬意非裔美国人和本土美国人历史命运的相似性把他们连在了一起,而且他们共同保存着非洲人和古老美洲人的传统理念:世界万物起于心沃克再一次表明同情可以使个人超越种族的界线,达到种族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2、跨种族婚姻 《巴尔的摩太阳报》认为《梅丽迪安》“是对于黑人和白人,男人与女人之间爱情与谅解的可能性的热情洋溢的肯定这种跨种族婚姻之所以备受关注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