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李仁杰).docx
4页附件9 关于青少年体育健康浅析(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1502班 李仁杰)【摘要】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字】青少年 体质 健康 体育 素质教育体育作为一项全公民的社会运动,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广义上说,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情操的一种社会主义文化教育范畴受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又为社会而服务学校体育是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锻炼学生的最佳时间青少年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1)躯体健康;(2)心理健康(3)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 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一、 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的现状近年来,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形势严峻学习以及网络和占用了我们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如何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正处花季本应生龙活虎充满活力活蹦乱跳的青少年学生,在面对体育锻炼时却每每显得四体不勤、萎靡不振,相比于国外同龄的青少年远远落后,这样的尴尬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去年,陕西、湖北、广东等地的多所高校取消了体育课和运动会上的中长跑项目,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相关负责人对这一做法的解释是近年来学生体质下降,易导致运动时发生事故这样的说法虽有逃避责任之嫌,但也透露出些许无奈但是这样逃避的做法对于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终究是不可取的根据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按规定我国每5年开展一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整体下降的幅度相对于上一次国民体质监测时有所减缓,但仍在下降具体表现为: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率不断增加,增长率在10%左右;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且出现低龄化倾向;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和力量素质出现下降。
时隔近3年,据今年8月最新公布的“2013年20岁——69岁人群体育健身情况和体质状况抽测”结果显示,青少年群体的体质健康现状仍然不容乐观,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和比例依然不高不同年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比例随年龄增长仍呈现‘马鞍型’测的是20岁之后的人群,反映的却是青少年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认为尤其是对于我们刚刚步入大学的同学而言,脱离了高中繁重额学习压力,进入了大学我们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但是许多的同学对于多出来的课余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电脑和成了他们的主要方式缺乏体育锻炼,甚至不开设体育课使得他们的身体素质严重的下滑,并渐渐于国外同龄青少年拉开差距二、 青少年体质存在的问题(一)肥胖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达1 .2亿来自国外的研究也指出,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中国青少年患糖尿病的比例相当于美国同龄人的四倍另外,有14.9%的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表现出糖尿病前期症状,如血糖水平升高,并可能已经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造成长期损害这项研究还发现12.1%的中国青少年炎症发病率高,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无论城乡,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二)近视目前,中国近视率仅次于"近视大国日本",排名世界第二.据卫生部与教育部联合调查,我国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已从1998年的第4位上升至2000年的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小学生近视率达34.17%;中学生近视率为56.59%;而大学毕业时竟高达73.9%,因近视致盲人数已达30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近视人数不但高达4.5亿,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青少年近视情况尤为令人担忧:全国7岁~12岁的小学生、13岁~15岁的初中生、16岁~18岁的高中生及19岁~22岁的大学生,他们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我国青少年眼部屈光不正问题日益严峻,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三)营养不良我国自1985年到1995年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了10年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18岁青少年中,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从2.75%升至8.65%,女生从3.38%升至7.18%;与体质密切相关的肺功能、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水平下降营养不平衡是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除了身高、体重以外,膳食营养还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和免疫力。
而铁、碘、锌、维生素A等缺乏,导致孩子从幼小至学龄时期的智力发育及学习能力的不足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还表明,我国儿童蛋白质、钙、铁、锌及维生素 A等营养素的供给明显不足例如,维生素 A只达到供给标准的一半,而钙只达到40%缺铁性贫血普遍存在,维生素 A的亚临床缺乏在儿童中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营养专家指出,根据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儿童的总体生长发育要达到国际标准的水平,至少还需15到 20年时间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他们的营养不良问题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三、 增强青少年体质措施(一) 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地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地健康素质二) 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中小学要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学校更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具体要求并抓好落实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残疾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活动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老师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
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充分发挥其对群众性体育的示范带头作用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并保证必要的健康教育时间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体育场管,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加强对大型体育活动的管理,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四、 总结从政策制度、软硬件设施、兴趣培养、成绩考核等多方面促进青少年群体参与体育锻炼,才有可能使得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的局面得到有效改观。
让青少年真正喜欢体育,是切实提升青少年体质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