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下作业井控培训试题库.doc
26页1井下作业井控习题辽河油田井控培训中心作业井控教研室2011 年 4 月 20 日2井下作业井控习题第一部分 井控技术及相关标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个选项中,只有 1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字母填入规定的括号内)1.根据所采取控制方法的不同,把井控作业分为( D )A、一次井控、三次井控和五次井控 B、二次井控、三次井控和四次井控C、三次井控、四次井控和五次井控 D、一次井控、二次井控和三次井控2.一次井控就是采用适当的修井液( ),建立足够的( )去平衡( )的工艺( )本题正确的一组是( C ) A、密度 井底压力 流动压力 过程 B、粘度 液柱压力 地饱压力 技术C、密度 液柱压力 地层压力 技术 D、密度 静动切力 地层压力 过程3.常见的井侵有( D )A、油侵、水侵 B、气侵、盐水侵 C、钙侵、气侵、水泥侵 D、油侵、气侵、水侵4.井喷失控易引起( C )而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周围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 A、工作人员进入安全区或喷出地下水 B、设备疲劳、NO 燃烧或殃及农业灌溉C、失控着火、爆炸或喷出有毒气体 D、失控 NH3·H2O 着火或大修井况复杂5.井控意识淡薄是导致事故发生的( A )原因。
A、根本 B、间接 C、普遍/主观 D、客观/普遍6.思想麻痹、违章操作、侥幸心里、井控制度不落实等是造成井喷或井喷失控的( B )原因A、新区探井 B、主观 C、客观 D、不可预见7.压力的国际标准单位是帕斯卡,符号是( A )A、Pa B、kPa C、bbl D、Psi 8.压力的国际工程单位是巴,符号是( C )A、Pa B、bbl C、bar D、Psi 9.1 巴等于( D ) A、1Pa B、0.2MPa C、10Psi D、1kgf/cm 2 10.1 巴等于( B )A、7.3Psi B、14.5Psi C、2.1KPa D、6894.76Pa 11.1 磅力/英寸 2等于( C )A、6894.76kPa B、6.895x10 6Pa C、6894.76Pa D、6.895 x10 6KPa 12.二次井控的主要目的是( B ) 。
A、防止发生溢流 B、及时发现溢流并关井,重建井内的压力平衡C、预防井喷着火 D、井喷失控后的抢险,重新恢复井内压力平衡13.激动压力发生在井内( C )时,其结果是增大有效井底压力A、旋转作业 B、起管柱 C、下管柱 D、射孔作业14.压力系数是指某点压力与该点水柱静压力之比,无因次,其数值等于该点的( B ) A、地层压力 B、当量密度 C、压力梯度 D、井底压力 15.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界定为( B )井喷事故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16.静液柱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液柱密度和垂直高度,与液柱( B )无关 A、形状及修业液性能 B、横向尺寸及形状 C、横向尺寸及修井液类型 D、井液密度及水泥返高17.某井用密度为 1.05g/cm3的压井液压稳后起管柱,由于没有灌入同性能的压井液而导致井筒液面下降150m,则该井井筒静液柱压力减少了( D )3A、2.53MPa B、1.49MPa C、2.56MPa D、1.54MPa18.地层某一位置的当量流体密度是这一点以上各种压力之和折算成流体密度,简称( B )。
A、液体重度 B、当量密度 C、当量梯度 D、液体密度19.井底压力是指地面和井内各种压力作用在井底的( D )A、压力 B、压差 C、总压差 D、总压力 20.上提管柱时,由于修井液粘滞作用由此而减小的井底压力值,称为( D ) A、激动压力 B、波动压力 C、浮动压力 D、抽汲压力21.下管柱时,由于工具下行挤压该处修井液,使井底压力增加的值,称为( B ) A、波动压力 B、激动压力 C、井口回压 D、抽汲压力22.抽汲压力与激动压力,统称为( A ) A、波动压力 B、激动压力 C、流动压力 D、抽汲压力23.修井液适当选配盐类能满足大部分地层条件的井下作业需要,其密度范围为( B ) A、1.06~2.0 g/cm 3 B、1.06~2.3 g/cm 3 C、1.03~2.1 g/cm 3 D、1.05~2.2 g/cm 3 24.发现溢流迅速关井的优点之一,是保持井内有较多的修井液,减小关井和压井时( B )压力值。
A、套管 B、立管 C、Pp D、Pm25.压井过程中,应使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并保持( A )不变A、立压压力 B、套管压力 C、压井排量 D、流动阻力26.井深 2800m,修井液密度 1.24g/cm3,下管柱时存在一个 1.76MPa 的激动压力作用于井底,则井底压力当量是( A )A、1.30g/cm 3 B、1.24g/cm 3 C、1.18g/cm 3 D、0.064g/cm 327.地层压力是确定修井液( A )的依据A、密度 B、粘度 C、失水 D、切力28.节流循环时,井底压力=静液柱压力+( B ) A、激动压力+抽吸压力 B、环形空间压力损失+井口回压 C、压力损失-摩擦阻力 D、环形空间压力损失-井口回压29.某井地层压力为 35.69MPa,地层中部垂直深度 3060m,则该井地层压力当量密度是( C ) A、1.15g/cm 3 B、1.17g/cm 3 C、1.19g/cm 3 D、1.21g/cm 330.正常循环时,井底压力=( D ) 。
A、静液柱压力+激动压力 B、静液柱压力-抽吸压力 C、静液柱压力-井口回压 D、静液柱压力+压力损失31.起管柱时,井底压力=( C ) A、静液柱压力+激动压力 B、静液柱压力+立管压力C、静液柱压力 - 抽吸压力 D、静液柱压力 - 压力损失32.溢流关井时,井底压力=( B ) A、Pm+P 激 B、Pm+Pd C、Pb - Pp D、Pp – P 抽33.某井地层压力为 21.86MPa,该地层中部垂直深度为 2050m,则该地层压力梯度是( D )A、10.335kPa/m B、10.499kPa/m C、10.549kPa/m D、10.663kPa/m 34.某井地层压力为 31.96MPa,该地层中部垂直深度 3066m,则该井地层压力系数是( A )A、1.064 B、1.053 C、1.193 D、1.171 35.某井修井液 ρ=1.15g/cm 3,垂直井深 h=2.061km,溢流关井 Pd=1.96MPa,则该井地层压力是( C )。
A、22.18MPa B、20.53MPa C、21.19MPa D、19.93MPa36.产生抽汲压力的工况是( A )A、起管柱 B、下管柱 C、旋转作业 D、空井37.下管柱产生的激动压力能导致井底压力( B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为零38.在修井作业中,井底压力最小的工况是( C )4A、旋转作业 B、下管柱 C、起管柱 D、空井39.发生溢流后要求及时关井的目的是( D ) A、防止产生波动压力 B、防止产生水击 C、保持稳定的修井液 D、保持井内有尽可能多的液柱压力40.发生溢流后正确的做法是( A ) A、迅速关井 B、循环观察 C、及时请示 D、等待命令41.发生溢流硬关井时,容易产生( D )现象A、地漏 B、卡钻 C、憋泵 D、水击42.发生溢流采取软关井的优点是( C ) A、容易产生水击现象 B、关井时间比较长C、对井口冲击比较小 D、关井时间比较短43.发生溢流关井后,一般情况下,要等( C )才能读取稳定的立管压力值A、1~2min B、3~5min C、10~15min D、60~90min44.对于( A )溢流来说,更要强调及时发现溢流并迅速关井的重要性。
A、气体 B、液体 C、液气混合 D、油水45.修井液发生气侵后,其密度的变化规律是( B ) A、随井深自上而下逐渐降低 B、随井深自下而上逐渐降低C、全井不发生变化 D、全井无规律变化46.在开井状态下,气体膨胀上升接近至( C )才会使井底压力明显降低A、套管接箍 B、井的中部 C、井口 D、任何位置47.在关井状态下,气体在带压滑脱上升过程中可导致( C ) A、关井立压不变,关井套压不断上升 B、关井立压不断上升,关井套压不变C、关井立压、套压不断上升 D、关井立压、套压不断下降48.由于气侵导致的溢流,若不及时关井、仍循环观察,关井后的立管压力就有可能包含( C ) A、抽汲压力 B、激动压力 C、圈闭压力 D、波动压力49.按习惯压力梯度在 9.81~10.497kPa/m 为( D ) A、异常地层压力 B、低压层 C、高压层 D、正常地层压力50.井液性能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四侵” ,即( C ) A、无固相井液侵、水泥侵、泥浆侵、淡水侵 B、硫化氢侵、Fe 2+侵、含盐水钙侵、水泥侵 C、水侵、气侵、钙侵、盐水侵 D、甲烷或氮气侵、Fe 3+侵、Mg 2+侵、Ca 2+侵51.灌注法、循环法和挤注法压井,是常规作业时经常使用的压井方法,一般称为( D ) 。
A、二次井控的压力平衡 B、二次井控压井 C、溢流压井 D 、初建井的压力平衡52.由于井内管柱水眼堵塞造成湿提,即起管柱喷修井液,此时,灌浆量的计算公式为( B ) A、排替量+内容积-7.854×10 -7 B、排替量+内容积C、排替量+内容积+7.854×10 -7 D、7.854×10 -7×(D 2-d 2)53.热力开采井因注蒸气后闷井时间短,起管柱未灌修井液而发生井喷事故,则属于( D )原因A、客观 B、不可预见的 C、人为或客观 D、主观54.在排除溢流过程中造成的井喷失控,则属于( C )原因A、不可预见的 B、客观或人为因素 C、主观 D、客观55.排除溢流保持修井液罐液面不变的方法适于( B )的溢流A、油、气 B、油、水 C、气、水 D、油、气、水56.起管柱完毕,在等措施期间,应下入不少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