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年1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0645416
  • 上传时间:2018-01-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7 年 1 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高三期末考试语试题2017 年 1 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 页满分 10 分,考试时间 1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一、 (1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泥淖(nà) 颤(hàn)栗 压轴戏(zhòu) 沐猴而冠(guàn)B .碾压 (niǎn ) 粘贴(nián) 捋虎须(luō ) 鲜为人知(xiǎn) .铁砧(zhēn) 偌大 (nuò) 发疟子(à) 瞠目结舌(hēnɡ)  D.提挈(qiè) 眼睑(iǎn) 扎小辫(zā ) 因噎(ē)废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惊蛰 脉搏 仪仗队 食不果腹 舐犊情深B .震撼 装祯 辩证法 融汇贯通 孺慕之情.融洽 烦躁 蹚浑水 死不瞑目 嘻笑怒骂D.凋蔽 歉收 无名火 矫生贯养 和蔼可亲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陶渊明这种真的隐逸人 自然、审视自然美独具匠心的崭新视角,把学的审美视野伸展到世俗作家无可企及的地方。

      ②人是一种化的存在,而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 成为一种化记忆③希腊神话有较为系统的神系,有专门的神话的书籍与故事留存;而中国古代神话则显得 ,只在部分史书与学作品中才见到神话的影子A.关照 积淀 凌乱 B 关照 积聚 零乱.观照 积淀 零乱 D.观照 积聚 凌乱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 3 月 l 曰开始施行的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叫停经营者以各种方式设置的霸王条款但目前不少商家对此置身事外,设最低消费等霸王条款的现象依然存在B .一个多月前还叫嚣在南海领土争议问题上不惜与中国动武;一个月后却率领近 300 人的政商代表团,浩浩荡荡到北京访问,临行前更公开承认,中国有 13 亿人,只有 900 万人的菲律宾是打不过中国的前倨后恭,莫此为甚,这就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D.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针对 21 个航班有悖职业道德行为“人为返航”事,某航空公司发言人表示,为了杜绝类似事再次发生,将坚定不移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飞行B 环保事之所以经常性的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消耗惊人,环保问题曰渐严重.自 4 月 l3 日“千古传奇张大千艺术作品展”于东省美术馆开幕以,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D 或许我们不是很富有,生活中也有过不去的坎,我个人以为不求把人生演绎到美的极致,但求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把一个“人”字写得端正一点,仅此而已二、阅读下面的字,完成 6~8 题 (9 分) 梅格与人格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昵?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而高雅脱俗,是人学士所追求的质索,所标榜的气度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 ”,而不在袁面之“香色”放翁《梅》诗也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 ”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

      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 ”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清恽寿平《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 ”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作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的象征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消息,不惜雪埋藏 ”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琢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 ,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宋杨无咎《柳梢青》云:“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 ”这就是梅花的陪村意象群:寒雪、淡月、清流、薄(疏) 雾、劲松、瘦竹其清一贯,其骨相通张道洽《梅花》诗云:“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 ”梅品之“雅淡”,梅格之“孤高”,惟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友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唐朱庆余《早梅》诗更是将雪、露、松、竹与梅并在一起写,让人们受到最清幽、最高雅的浑融境界的视觉冲击:“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 ”万物难陪,只有雪、露、松、竹,堪与“一处栽”也众多的意象,将梅花的形象衬托得愈发幽雅、高贵《孤本元明杂剧》中有《渔樵闲话》 ,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其实在中国化史上,正式出现“ 岁寒三友 ”,还是在南宋期间,如、陆游《小园竹问得梅一枝》云:“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 ”梅与竹,不仅为“ 友”,而且同属于“君”林景熙《五云梅舍记 》说:“累土为,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因为这三种植物,它们所象征的中国士人的那种精神的至高境界,是完全一致的节选自张福勋《梅花诗话》 ,有删改)6.下列对梅姿“疏影瘦身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梅的“疏影瘦身” ,显露出人的一种不屈精神,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B . “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 ’说明古梅的疏影瘦身,甚合高雅之士的身姿 .疏影横斜的枝条,历经沧桑的苍皮是士人不向恶势力妥协的人格力量的象征D 梅花具有“疏影瘦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它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

      7.关于“梅花与人格胶合 ”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梅花色淡气清,表现高雅脱俗,入学士追求高雅脱俗,二者气质风格相合B .梅花在诗词中出现,往往配合着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合.梅花冲寒而发,不畏恶劣环境,士入崇尚不畏强暴,不向恶势力屈服,二者人格相合D.梅花“淡雅” ,梅格“孤高”,竹子才是它的好朋友,这与人雅士的交友志趣相合8.根据原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观赏梅花不要着眼于梅的香色,只观赏梅花的峥嵘大节就够了因为梅花之神在“大节” ,而不在表面之 “香色”B .诗人在写梅花时,往往将雪、露、松、竹放在一起写,让人感受到最清幽高雅的视觉享受,让梅更加高贵、幽雅. 《孤本元明杂剧》中的《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也是为了衬托梅花,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D 最早在元朝就出现了“岁寒三友” 的说法,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三者之间的相同品节,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完全一致三、阅读下面的言,完成 9~12 题(12 分)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

      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曰:“今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 ”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事,光武初殊不意,未敢当之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 ”通曰: “已自有度矣 ”因复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时,天下略定,以病上书乞身。

      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汉,倾乱天下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 ”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通素有消疾①,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十八年卒,谥曰恭侯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 ,有删节)①消疾:消渴病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复备言其计 备:详细B .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期:期限.征通为卫尉 征:征召 D.重以宁平公主故 重:加上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私常怀之 ②句读之不知B . ①新室且亡 ②臣死且不避 .①通因具言谶事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D.①以时视事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通“特见亲重” 的一组是( ) ①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 ②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 ③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 ④以病上书乞身 ⑤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 ⑥其夏,引拜为大司空A.①②⑤ B.①④⑥ .②③⑥ D.③④⑤12.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通的父亲李守担任王莽的宗卿师,家境富裕,在乡里称霸一方,因此李通不满足于做个小吏,就辞官回家。

      B .下江和新市战事兴起,南阳动乱之际,李通和堂弟李轶一起商量着想和刘氏宗室中的刘伯升兄弟共议大事.李通奉命拿着符节从长安回到荆州镇守时,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刘伯姬做妻子,她就是宁平公主D.天下平定后,李通想辞官回家,侯霸等大臣认为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难关头的人,因此不同意他辞职第Ⅱ卷注意事项:第Ⅱ卷 共 114 分第 II 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将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规定位置四、 (24 分)13 把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 (2 分)(2)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4 分) (3)通素有消疾,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4分)1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齐安郡晚秋① 杜牧柳岸风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 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题)(6 分)(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