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米芾与书画的故事:人癫狂字更狂.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阳****
  • 文档编号:243752554
  • 上传时间:2022-0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米芾与书画的故事:人癫狂,字更狂 北宋年间,有一位个性怪异、喜着奇装、嗜洁成癖的书法大家 米芾(音同 福 ),他与同一时代的苏轼、黄庭坚、蔡京合称 宋四家 ,并以癫狂的个性名震一时,人称 米颠 900多年过去了,这位书法大家依然 癫狂 :他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屡破天价,多少人求而不得祖上是开国元勋米芾世居太原,后迁襄阳,最后定居镇江他生于北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本名黻(音同 福 ),41岁时,他自称是楚国芈(音同 米 )氏后人, 芾 与 黻 读音相同,形又似 芈 ,故改名为 芾 米芾出身官僚家庭,五世祖米信,是北宋初年的开国元勋,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员,自父亲米佐,开始读书学儒母亲阎氏,曾是英宗皇后高氏的乳娘米芾出生时,当时还是太子的英宗,送来了一支2尺多高的玉珊瑚作为贺礼米芾6岁熟读诗百首, 7岁学书,10岁写碑18岁时,高后之子继位为神宗,念及阎氏旧情, 恩荫 米芾为秘书省校字郎,负责文书校对,订正讹误尽管有母亲的这层关系,神宗也很欣赏他的书画才能,米芾还是没能飞黄腾达他辗转于广东、广西、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历官18任,其中礼部员外郎算是履历中的最高官职,后人因此称他为 米南宫 ( 南宫 是礼部的代称)。

      说起当官,米芾还真不在行史书上说他 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 ,绝不是夸大其词他游戏官场,屡屡被人打小报告,仕途不顺,可以想见米芾曾写信给宰相蔡京,诉说自己转宦南北、流落江湖之苦有一次,走水路到河南,全家老小十余口人辛辛苦苦挤在一只小船上为了说明船的大小,他就在信纸上画了一只蔡京边读边笑,而当时弹劾米芾的奏章正是说他行为疯癫米芾的癫狂,在皇帝面前也不加掩饰有一次,徽宗藏在帘后观看米芾写字,只见他反系袍袖,跳来跳去,落笔如云,龙蛇飞动,察觉到皇帝在帘子后面,丝毫不觉拘束和难为情,反而大声打招呼对于自己的癫名,米芾却不服气有一次,苏轼在扬州召集宾客会饮,在座的都是名士,米芾也在场酒喝到一半,米芾突然站起来,对苏轼说道: 世人都说我癫 狂,你觉得呢? 苏轼笑着回答说: 吾从众! 还是古人说得好: 唯不自谓痴乃真痴今则痴人比比是矣,饰痴态以售其奸,借痴名以宽其谤 不承认自己痴狂的人,才是真痴狂洁癖和奇装米芾的怪癖,宋人笔记有很多记载,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他的洁癖,一是好着唐装米芾有很重的洁癖他身边常常放着一盆水,时时洗手洗脸,洗完也不用手巾擦拭,只是甩手晾干,生怕手巾弄脏自己平时,也不与别人共用 器服 。

      有一次, 他的朝靴被别人碰过,心里面总觉得不舒服,就一洗再洗,弄得破损无法再穿据说他为女儿挑选夫婿,也是因为其姓名 干净 女婿姓段,名拂,字去尘他说: 既拂矣,又去尘,真是我的女婿呀 由于好洁,米芾甚至不惜丢弃自己的心爱之物有一次,他得了一方好砚,认为是 天地秘藏 ,邀好友周仁熟共赏周仁熟对这块砚石赞赏不已,说: 如此神品,不知磨墨效果如何? 米芾就命人取水水还没取来,周仁熟一时心急,用唾沫磨起墨来米芾勃然变色,说: 砚石脏了,不能再用了,你拿走吧! 后来, 周仁熟几次三番想送回砚石,米芾都拒绝了米芾甚至因为洁癖而丢过官他曾负责太庙的祭祀礼乐,这是宗法社会中最为盛大隆重的仪式祭祀服装上,绣有火焰等纹样据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火德星君临凡,这祭服上的火焰纹样,便是赵宋王权的象征米芾清洗祭服,用力过猛,竟然把衣服上装饰的火焰洗掉了亏得徽宗素知米芾性情,没有大加责罚,只将他罢官了事米芾的奇装异服,当时也曾遭人议论他喜欢唐代服饰,帽子、袍子仿效唐人,走到哪里都引来人群围观时间久了,汴京(今开封)城里的男女老少,即便不认识他,也能从着装上知道他就是米芾有一次,他出门赴宴,戴了一顶高檐帽,结果帽子太高,无论如何,也不能戴着帽子坐进轿子里去。

      米芾又不肯让随从代劳,深怕他们弄脏了自己的帽子左思右 想,最后让随从拆了轿子的顶盖,这才安安稳稳地坐进轿子里一路上为人所惊笑,后来遇到老友晁以道,晁以道见状,也忍俊不禁,说道: 米芾,你简直就像是 坐在槛车里示众的囚犯啊! 奇石与奇砚米芾生活中,有两大爱好 一是石,二是砚他在镇江的宅子中,有一块奇石,上面共有81穴,秀润异常当初用了100多个人,才将这块石头运至家中,题名为 洞天一品石 他曾在江苏涟水做官,涟水靠近安徽灵璧,其地盛产一种敲击起来有金属声的石头,人称 磬石 米芾收集了很多这样的石头,在自己的书房中流连把玩,终日闭门不出,将公务通通抛到了脑后著名的 米芾拜石 故事,今天已经成了艺坛上人所熟知的风流佳话米芾在安徽无为做官时,见官署中有块石头生得十分奇特,便命人取出官袍,手执朝笏对着奇石行跪拜礼,口里还叫它 石丈 言官们听到这事后进行评议,一时在朝廷中传为笑谈对于拜石一事,米芾自己倒是很得意,他曾自作《拜石图》,以为纪念后世也喜欢用这个题材来作画,很多著名画家都作有《米颠拜石图》米芾酷爱奇砚,连皇帝的砚台都垂涎有一次,徽宗召米芾写字,用的是御案上的端砚写完后,米芾捧着端砚跪下,对皇帝说: 这方砚石,臣下已经用过了,恐怕不好再供御前听用了 皇帝哈哈大笑,就把端砚赐给了他。

      米芾高兴不已,抱着砚石退出,衣服上沾满了墨汁也不在乎砚为 文房四宝 之一,是文人、书画家的必备之物米芾对砚石素有研究,曾著有《砚史》一卷,对各种古砚的品相、各地砚石的特点等都有精辟的见解米芾自己也收藏过很多珍贵的砚石,他对这些砚石的爱护,简直可以称得上是 爱之如命 他留下过一封书信,收信人是谁,现在已经不知道了似乎是对方向他索要一方砚石,他拒绝得很坚决信中写道: 拿走心,就变成了失心人砚石,就是我的心是谁教唆你来向我讨要这方砚石?我一定会深究这件事不过,我手中有一幅徐熙(五代南唐著名画家)的《梨花图》,权当是砚石送给你吧,算是保全我们之间的交情如果一定要拿走我的心,我只好像项羽那样自刎在乌江之中了 为书画费尽心机当然,作为一名书画家,米芾平生最爱还是书画他的书斋名为 宝晋斋 ,因为里面多是晋人手迹他的儿子米友仁曾记载说: 父亲所藏的晋唐真迹,天天都摆在书案上,手不释笔,临摹学习到了夜晚,就收在箱子里,放在枕边,才能入眠 米芾出门时,往往还要带上书画他到江南做官,在官船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大书 米家书画船 等字黄庭坚为此作诗赠之: 沧江尽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 米芾自己也写道: 满船书画与明月,十日随花窈窕中。

      米芾对自己所藏书画,爱护备至他制定的规则是:灯下不能看书画,喝酒也不能看对朋友借观,他也立了一个 阅书之法 :准备好两张干净桌案,铺好纸张,然后米芾净手,从盒中取出字帖,展开给客人观看客人端坐案头,不能触碰字帖客人说 打开 ,米芾就打开;客人说 卷轴 ,米芾就卷轴为了得到这些书画,米芾不但钱财散尽,而且费尽心机,有时甚至不惜强取、骗夺,乃至有 米老狡狯 之说唐代著名书法家沈传师有一幅《道林诗》,字体像手掌那么大,藏在湘江边上的道林寺中米芾在长沙做官时,曾向寺僧借出来观赏,越看越喜欢,到了晚上,竟带着沈传师的手迹飞奔而去僧人不得已,讼之于官,最后是官府派人才追讨回来还有一次,米芾和蔡京的长子蔡攸在船上游玩蔡攸拿出王羲之的《王略帖》,米芾惊叹不已他想拿自己别的藏品与蔡攸交换,蔡攸面露难色米芾说: 如果不答应,我就去投河! 说完就大呼小叫,一手扒船舷,做出摇摇欲坠的架势蔡攸不得已,只好把帖子拱手送出这幅《王略帖》是米芾心爱的 神物 ,他曾经说: 我看过的书法很多,此帖算是天下第一帖 米芾临摹古帖逼真,往往瞒过众人眼目,被人当成真迹珍重收藏他曾临摹过王献之字帖一卷,辗转落入沈括之手有一次朋友聚会,各出书画,相互观摩。

      看到沈括手中的王献之帖,米芾惊讶地说: 这是我写的呀 沈括还不信,勃然大怒说: 我已经收藏很久了,怎么会是你写的呢! 据说由于擅作赝本,米芾骗取了别人的很多古书画也由于擅作赝本,米芾向人借阅古帖,曾碰过一鼻子灰越州某僧人,藏有一幅珍贵墨迹,米芾曾写信要求借观不得,后来又托同僚带去自己的官告(类似 委任状 ),想以此抵押向僧人借看,还是遭到拒绝他好作赝本一事,甚至被朋友们拿来戏谑有一次,米芾拜访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说: 今天我专门为你煮了河豚肉 河豚有毒,米芾听了,停下筷子不吃朋友这才笑着说: 放心吃吧,这不是河豚,是赝本而已 董其昌眼中的 第一 除了各种趣闻、传奇,米芾最让世人惊异的是他的书法,其成就又以行书为最大徽宗曾向他问询当时的书法四大家,米芾自己说: 蔡京不得笔(指其创作没有艺术性),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臣刷字 这个 刷 字,生动描绘了米芾的书法特征:体势骏迈,沉着痛快黄庭坚则评价米芾的书法 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 500年后,明代收藏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 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苏轼之上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 米芾的书法中,许多字的起笔呈现散开的锋毫,一些竖笔、撇笔因运行急速而留出飞白。

      整幅作品气势豪迈,跌宕的笔画间蕴含着巨大的张力米芾长子米友仁,继承家学,世称 小米 父子两人在中国画史上,也有一份独特地位他们创造了 米氏技法 ,主要在于水墨的积、染、破、分与浓、淡、干、湿的运用上著名的 米氏云山 、 云山墨戏 ,其特点用后人的话来说,就是 善画无根树,能描朦胧云 ,云雾缭绕、山林隐映,取意不取形米芾晚年学禅据说他临终前一个月,写信与亲朋好友告别,还造了一副楠木棺材,在棺材里面吃饭、办公临终前7天,开始吃素,更衣沐浴,焚香静坐到了辞世那天,遍请郡中同僚,当众念道: 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人欲识去来,去来事如许天下老和尚,错入轮回路 合掌而逝第 10 页 共 10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