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家庭的特点——如何构建幸福家庭[完整].doc
10页华东师范大学专升本毕业论文中文题目: 幸福家庭的特点——如何构建幸福家庭 外文题目: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ppy Families ——How to Construct Happy Families 姓 名: 刘瑾 学 号: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10秋专升本 郑丽 完成时间: 2012年4月 目 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幸福家庭的定义 2(一) 幸福家庭的概念 2(二) 幸福家庭的特点 3二、当今家庭生活现状 3(一) 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3(二) 家庭精神文化生活提高 3三、幸福家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一)家庭社会矛盾 3(二)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矛盾 4四、构建幸福家庭的对策 4(一) 大力发挥政府的社会公共环境建设职能 4(二) 注重家庭幸福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4(三) 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 51、 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 52、 处理好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 5(四)做到家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 6五、小结 7参考文献: 8致谢: 11幸福家庭的特点 ——如何构建幸福家庭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ppy Families——How to Construct Happy Families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幸福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维度,也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家庭与社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家庭幸福感日益下降本文总结概括了前人对幸福家庭的研究,并从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各自的职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入手,讨论并提出了幸福家庭构建的对策Abstract: The family is the cell of society, the harmoniousness and happiness of famil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harmoniousness. Alo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 in the modern society, more and more conflicts between family and society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 have appeared, and family happiness has been decreased day by day. The present paper summed up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happy families,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construct happy families from the separat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society, family and individual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ch other.关键词:家庭;幸福; 政府Key word:family; happiness; government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健康幸福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文明和谐。
家庭是人口发展最小的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单位,人口的出生、死亡、变化都在这个单位里实现古往今来的伦理学家们都把家庭幸福作为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它不仅是人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更是人类生活所不断追求的目的和理想故此,关于什么是家庭幸福?达到幸福家庭的途径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幸福家庭生活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004年12月8日,三亚举办了世界家庭峰会,会议通过了《三亚宣言》,再次强调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和最可延续的单位,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公正、团结与繁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家庭是个人成长获得支持的源泉,它对每个成员的幸福负有久远的责任,理应受到全面的保护与支持在当今社会中,关于家庭幸福这一社会课题,众多的社会专家学者也都提出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实践,分别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分析探讨了家庭幸福建设的战略对策和方法,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幸福家庭的定义(1) 幸福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指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之间的共同生活单位,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尽管千百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家庭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细胞的历史地位没有更改,家庭依然保留了对全部制度的最大影响力。
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基本的事实,社会进步、政府责任将为家庭幸福保驾护航虽然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但是在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关怀关爱下,处在不同状态中的现实家庭都可能感受到特别的“被关怀的幸福”换言之,“幸福”是感受也是创造,包括相互联系的两层含义:一方面固然是指我们熟知的家庭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健全和内部成员身心的健康和满足,另一方面则是指幸福家庭的构建离不了社会环境,政府发挥社会职能,主导创造出健康的社会环境,家庭才能获得稳定的幸福感这里,我们着重于第二层含义对家庭幸福发展的意义具体而言,家庭类别和问题多样,其幸福发展的路径也不同这就提醒我们,政府应该为幸福家庭的组建提供良好适宜的外部环境,努力让痛苦的家庭得到关怀,让困难的家庭得到扶助,让需要的家庭得到服务,让健康的家庭得到发展,让所有的家庭得到保障只有政府正常的发挥社会职能,真正意义上的对家庭负责,协调沟通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以及家庭内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家庭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可言这是本文所界定的幸福家庭的“幸福真谛”2) 幸福家庭的特点家庭是社会关系组合体的最小单位,家庭关系是否健康和谐直接决定着家庭这个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幸福程度。
幸福家庭”大致具备这样的元素特点:第一、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第二、家庭结构的功能健康;第三、家庭关系的和睦融洽;家庭关系包括了家庭内部的关系,如亲子关系、姻亲关系;外部关系包括了家庭与家庭、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四、家庭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第五、家庭成员社会职能健全等方面二、当今家庭生活现状(1) 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均GDP的增长和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证明了当今社会家庭的物质生活在发生着翻天地覆的变化表现在家庭汽车的增多、家用电器的多样化、生活环境的变化、饮食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等等方面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人均生活物质消费支出是2005年的三倍2) 家庭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和《二刻拍案惊奇》中提到的“饱暖思淫欲”,在满足最基本的生理物质需求之后,个体就会显露出精神层次的需求只有满足了个体的精神需求,家庭层面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家庭才能获得幸福我国党政方针和基本国策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要一手抓物质建设,一手抓精神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精神需求:高科技手段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大量文化艺术的视听享受、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带给人们身心的放松和升华、交通通讯的发达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等等,都大大的满足了家庭个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幸福家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在总结当今社会的发展给家庭带来的幸福生活之余,不得不说随之而来的家庭矛盾、不幸福家庭也越来越多具体表现如下:(一)家庭社会矛盾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我国部分家庭社会责任缺失以及社会关系的恶化家庭不是一个独立的团体存在于社会之后,家庭的幸福和睦往往受到外界很多因素的制约:家庭社会责任体现不够明确,缺乏应有的社会表现,在社会公共建设、社会公共治安、社会救助、对于弱势群体保护等诸方面参与程度较低,邻里关系存在矛盾,纠纷不断、关系冷淡等、亲戚朋友关系意识淡薄,感情孤立等不一而终致谢究其原因不外乎几个方面:经济纠纷、价值观不同、居住条件限制、物质层次差异、社会地位差异等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家庭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家庭内部的幸福氛围和幸福指数二)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矛盾本次毕业论文得以完成,主要得益于导师地悉心指导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再到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他都严格把关,循循善诱他这种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论文写作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你们的关心和帮助也曾是我前进的动力,万分感谢!家庭的幸福是由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和维护的,也是要共同分享的。
所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制约家庭幸福存在发展的必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降低,反而随之增加夫妻之间,感情破裂,离婚率逐渐提高;子女之间,可能会因为一点点的经济或者矛盾反目,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子女与父母之间,缺乏父母的呵护和关照;独居老人和空巢家庭的递增等等现象出现,并且呈逐步增长态势,成为制约家庭幸福建设的瓶颈四、构建幸福家庭的对策(1) 大力发挥政府的社会公共环境建设职能“民者,国之本也”、“民为水、国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2) 注重家庭幸福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在家庭幸福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作为“个体”的家庭幸福从属于社会整体幸福幸福家庭的构建离不了社会环境,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找到适合的位置,正常的发挥社会职能,家庭才可能有幸福可言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 只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幸福得到实现和不断增长, 个人家庭幸福才有可靠保障只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社会环境的和谐幸福,才能促进家庭幸福观念的确立,进而满足个人对于幸福感的要求和体现而个人幸福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实践,是在获得充分的个人价值体现后实现的。
只有个体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人幸福的获得,才能保障了以个体幸福感为基础的家庭幸福感的确立,进而体现出社会环境的幸福和谐个人幸福是相对于家庭幸福来说的,家庭幸福却是相对于社会环境的和谐来说的因而,个人与家庭、社会是互相联系和支撑的,个人幸福只有在与家庭、社会的和谐共进中才能得到,社会和谐、家庭幸福有利于个人幸福的实现3) 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心理学家认为,感情沟通能帮助在家庭成员之间产生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平息失意的沮丧以及避免大发雷霆所以在幸福的家庭中,要强调说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沟通,懂得对其他成员欣赏和赞扬,并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这些是建立幸福家庭的精神指导思想1、 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婚姻对一个家庭幸福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基于爱情的婚姻是幸福的,爱情是男女之间的具体关系范畴,主观情感与客观义务包含两个方面,是两性之间深爱彼此的情感和其自愿承担义务的有机统一可以说,男女双方对爱的权利行使,相应的产生了爱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