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以华侨大学报为例.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9062041
  • 上传时间:2022-03-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5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以华侨大学报为例                    张罗应新闻是时代跳动的脉搏,是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忠实记载同一新闻事实,不同的新闻工作者会挖掘出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表现视角来报道这就涉及到一个相同的问题:新闻的角度问题新闻角度不同,挖掘的深浅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就不同,新闻的价值也不同而新闻价值是新闻的着眼点,是一篇报道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力求从最佳角度表现新闻主题笔者认为,新闻角度包括四个方面:新闻主题的选择,即立意角度;选用适当的新闻素材,即选材角度:运用适当的写作技巧,即表现角度:参考读者对新闻报道的看法,即受众角度其中,前三个角度谈的是新闻主体,即新闻传播者角度的问题:而后一个角度则是新闻客体,即读者的问题高校校报在高等学校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尽力挖掘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对新闻角度加以适当选择和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出高校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为此,高校校报报道选择报道角度时,也可从立意角度、选材角度、表现角度、受众角度四个方面加以考量首先,新闻主题的选择要把握新闻价值,并最大限度地体现事件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是新闻立意必须把握的一个方面在这方面,可从三点来把握:1、选择和党的教育方针相符合,和学校中心工作相符合,同时关系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的立意角度高校校报是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媒体和喉舌之一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立意角度的选择,既是业务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因此,高校校报在报道新闻时应紧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要紧扣学校当前的中心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新闻对全校师生的指导性、教育性和引导性等功能比如从前几年的“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以及近期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既是国家的重大事件,也是华侨大学某个阶段的中心工作为此,尽管华侨大学报作为面向海内外发行的侨报,不能太过于政治性,但我们还是有选择性地报道了其中的重要环节和工作2、立意角度要新鲜由于受周期的限制,高校校报在时效性上不能和日报相比,所以更应该在挖掘新闻价值的新鲜上下功夫,以此弥补时效的不足但高校校园并不可能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发生,更多为周期性的日常活动,校报要做的就是从一些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件中挖掘出新鲜的主题例如每年三月都是学雷锋月,一般此类报道往往把着眼点放在学雷锋事件本身,这样写出来的消息立意就显得平淡没有新意。

      华侨大学报曾刊发《华大青年志愿者3月9日统一行动》一文,报道学校信息学院、校医院、艺术系、法律系等青年志愿者利用专业特长到校内外为师生、为社会民众义务服务,侧重于将雷锋精神体现在用知识回报社会上,这样的立意选择显然比一般学雷锋做好事的报道要新鲜典型得多3、选择重大特殊的立意角度高等学校每年秋季都会迎接一批新生,这也是高校校报每年新闻报道的重点如何从常规工作中抓出特殊性,这对高校校报特为重要2001年9月,华侨大学录取了一名12岁的少年大学生刘晨曦,这在教育界乃至于全国都是轰动的一件事情记者沙京就抓住少年刘晨曦入学华大这一主题,对刘晨曦作了专访,刊发了《华大和我想象的差不多》的文章,为读者详细介绍了天才的“诞生”,以及他的学习和生活这篇文章由于其在立意上遵循了重大性和特殊性的要求,获得了成功,受到全校师生的普遍赞誉其次,素材角度的选择要为表现新闻主题和新闻价值服务在确定新闻报道的立意角度后,我们所要考虑的就是对新闻素材进行选择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选材角度笔者以为,在这方面应注意两点:其一是所用素材要与主题相适合对于事先收集到的大量素材,我们不能事无巨细地挤进篇幅有限的新闻报道中实际上,罗列与反映主题、表现新闻价值毫无作用的素材,不但不能达到报道新闻事件的目的,反而会削弱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

      因此,素材的选择要以主题为中心,为表现新闻主题和新闻价值服务例如华侨大学报曾刊发《国庆长假:我们这么过》一文,当时确定的主题是反映学生国庆期间丰富多彩的生活,并立即安排学生进行了大量而充分的采访和资料收集经过整理,所采访来的资料基本构成了假期生活的三个支干,即学习一族、实践一族、旅游一族,然后作者再从这三个支干延伸到不同的院系不同年级的学生,从而使素材有效地为主题服务,也体现出新闻的价值所在其二就是在选择新闻素材时要注意尽量选择“有特点、新鲜生动”的素材,即我们常提到的“典型素材”只有选择那些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特点)、最新颖的素材,才能更深刻地表现新闻主题、体现新闻价值例如笔者撰写的通讯《爱国侨领许东亮的华大[来自wWW]情怀》一文, 就围绕廖承志校长把华侨大学托付给许东亮先生这一“托孤之谜”,选择许东亮近半个世纪对华侨大学的关心、支持、帮助的具体事例,生动阐述了先生的华大情怀这之中,有些素材就是很典型、新颖的,如不顾夫人每周要做透析,自己经济并不宽裕,坚持捐资修缮华大旧图书馆,并且坚决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去世前交待家人把自己死后的金银钱全部捐给华侨大学等等而该文也被评为第十三届福建对外好新闻三等奖。

      第三、要选择鲜活的新闻表现角度新闻表现角度即新闻写作技巧方式的选择,是新闻写作中的重要环节好的新闻报道主题和典型的素材,只有通过好的写作技巧表达出来,才能产生好的报道效果;没有鲜活的语言、合理的结构、新颖的构思的新闻,只能让受众感到乏味例如笔者关于台湾“9.11”地震在华侨大学学子中的反应的报道《祈平安盼团圆学子欢度中秋》,用散文似的语言写地震后华园学子祈求平安共度中秋的情景,一股温馨的感觉弥漫其间,让读者为之动容,该文也荣获1999年福建省高校校报好新闻消息一等奖另外,选择新闻的表现角度,可以在新闻的体裁上不拘一格,如消息、通讯、评论等,我们可以根据新闻事件本身的特点寻找一种最能体现新闻主题和价值的体裁和表现技巧这又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新闻主题,可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来使新闻事件产生新意例如毕业典礼是高校每年的常规工作,也是高校校报必须报道的重要事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赋予新闻新的活力例如《华侨大学报》对1999年毕业典礼的报道,侧重于从华文学院有了本科毕业生引入报道主题,而对2002年毕业生典礼的报道,则是从学校有了博士毕业生,校长向首位博士生颁授博士学位证书引入报道主题二是同一种体裁,也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如消息的写作,导语的不同表现角度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应用引语、联想、以旧带新、因果显示等方式来写导语,从而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新闻。

      最后,受众的角度贯穿整个新闻报道角度选择的始终高校校报的读者主要以在校师生、校友还有部分学生家长等为主,我们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一定要从他们的视角去诠释新闻:在立意的选择上,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在素材的选择上,考虑受众的需求点:在表现方式上,站在受众的立场上以受众的口吻来报道新闻因此,新闻的接受角度——受众角度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新闻角度选择中的例如奖学金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也是学生受众所关心的主题华侨大学报曾刊发的消息《今秋开学又有喜讯十个奖教奖学基金正式启动》一文,记者就从受众的求知心理出发,围绕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如为什么要设立这些基金,这十个奖学奖教基金是什么,获得该基金的条件是什么等方面对素材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收集,最后把消息传达给读者又如评论《理性真诚地面对生活》一文,评的是学校里一学生因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说他会比别人更残忍作者放眼社会,说明了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他劝该生要理性的对待不公平的待遇,维护社会的文明虽然不是按照受众的口吻来叙述,但用好似知心朋友的口气,少了说教多了沟通,说理更加能被人所接受该文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论二等奖总之,高校新闻报道角度选择的四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为体现[来自wwW.lw5u.coM]新闻价值服务。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在四个环节中,新闻立意角度的选择是首要的,它对素材角度、表现角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素材角度、表现角度又集中地围绕主题,即立意角度服务;受众角度这一环节则始终紧密地贯穿于前三个环节之中作者张罗应: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报编辑部)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