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
82页1单元教案寓言,用 故 事 来 比 喻 意 蕴 味 深 长 的 道 理 , 给 人 以 启 示 本单元共有童话四篇——第 1 课 《稻草人》 作者: 第 3 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作者: 第 4 课 《刺猬汉斯》 作者: 第 5 课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作者: 寓言两篇(文言文)第 2 课《自相矛盾》 选自 作者 , 《画蛇添足》选自 1、稻草人教学时间:两课时固定项目:课前 5 分钟演讲每次上课前,轮流由一位同学发表演讲,演讲内容自定,可以朗读一篇美文,可以为大家讲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要求讲述要清晰,态度自然大方,使用普通话时限为 5 分钟,请大家提前一天做好充分准备当演讲同学结束演讲后,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评论,说一说自己的见解。
展标导读:1、认识“怠、穗”等 5 个生字;会写“懒、橘”等 11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2、指导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重点:读懂课文,重点朗读描写稻草人感情变化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1、理解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能做出自己的评价2、续写故事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交流讨论,重点指导学习过程——自主探究一、审题见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二、文学知识叶 圣 陶 , 1894 年 生 , 江 苏 苏 州 人 原 名 叶 绍 钧 , 字 圣 陶 作 家 、 教 育 家 、 编 辑 家 创 作 了 我 国 第 一部 童 话 集 《 稻 草 人 》 ( 1923 年 ) 和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上 第 一 部 长 篇 小 说 《 倪 焕 之 》 ( 1929 年 ) 其 他 作 品还 有 : 短 篇 小 说 集 《 隔 膜 》 ( 1922 年 ) 、 《 火 灾 》 ( 1923 年 ) 、 《 线 下 》 ( 1925 年 ) 、 《 城 中 》 ( 1926 年 ) 、《 未 厌 集 》 ( 1928 年 ) 等 三、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在每一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将课后生字在文中做出标记,组词,并读一读2指名读3、看拼音,写词语,为拼音加上声调Ji fu lan dai dao sui bai hou gan bie cuo sheng geng zhong ( ) ( ) ( ) ( ) ( ) ( ) ( )Ju zi he se huo shi wan jiu chen dian dian( ) ( ) ( ) ( ) ( )4、多音字组词俩 ( ) 落 ( ) 模( ) ( ) ( ) ( ) ( ) 四、再次浏览全文,简要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合作探究1、请 9 位同学开火车方式感情朗读全文,你愿意读哪一段。
2、快速浏览第 1——3 自然段,稻草人和老太太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此时,稻草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4、快速浏览第 4——8 自然段,说一说此时发生了什么事?稻草人的感情随之发生了什么变化?画出描写稻草人感情变化的句子1)先自己想一想,画一画2)小组交流3)代表汇报达标训练1、全班齐读第 9 自然段,体会稻草人痛心、无奈的心情2、看到这样的结局,你的心情如何,你想对稻草人说些什么呢?3、你喜欢稻草人吗?说说你的理由4、学完本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35、拓展练习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2、 《寓言两则》展标导读: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3、帮助学生学会“矛、弗、卮、遂”4 个会认字和“矛、盾、弗、祠、遂”5 个会写字●导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难点是初次接触文言文,要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字典理解文中一些字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课时安排:2 课时自主探究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一、情景导入1、你学过哪些古代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读生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①为下列字注音:矛( ) 弗( ) 遂( )盾( ) 祠( ) ②我要把易错字再写写③我能为每个生字口头组词三、再读课文(1)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中的字义2)我的疑问:(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用“ ”线标出)4合作探究1、对学: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并纠正发音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2、组学:把自己理解了的在小组中讲一讲,不懂的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3、群学:①小组内交流故事大意,再派代表全班交流展示②讨论:交流展示有质疑的地方 达标训练1、看拼音,写词语zì xiāng máo dùn tiān suí rén yuàn fú néng cí táng(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矛( ) 弗( ) 祠 ( )予( ) 佛( ) 词 ( ) 3、多音字组词。
Shě ( ) shǔ( )舍 数Shè ( ) shù( )第二课时[展标导读]1、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2、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积累寓言成语[自主探究]一、学习《自相矛盾》①有韵味地朗读古文②楚人是如何夸耀自己的矛和盾?③那个楚国人听了别人问他的话,为什么“弗能应也”?④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自相矛盾”的情况吗?⑤背诵课文二、学习《画蛇添足》1、分小组分段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朗读最流利、通顺,有感情5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3、“一人蛇先成”,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4、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5、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合作探究1、组学:选一个寓言故事小组内进行表演2、群学:班级内表演[拓展提升]1、补充成语:画蛇添足, 2、我还知道很多寓言故事的成语: 达标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誉之曰 誉: 曰: ②物莫能陷也 莫: 陷: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子: 之: ④其人弗能应也 弗 : 应:⑤乃左手持卮 乃: 卮: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固: 安: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译文: 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译文: 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译文: ④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 ⑤蛇固无足,安能为之足? 译文⑥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译文3、说说这两则寓言的意思 (或谈谈你对寓言的理解 )4、这两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卖火柴的小女孩》6展标导读:1.会写 6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3、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过程与方法:借助语言文字,倡导个性化的朗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 学习重、难点: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自主探究一、我会读蜷着 火焰 捏着 橱窗 哆哆嗦嗦闪烁 灵魂 哧 暖烘烘 火柴梗暖和(huo hè hé) 挣(zhēng zhèng) 扎 薄(bó báo bò)纱 香喷喷( pēn pèn) 卷(ju ǎn juàn)发 长(ch áng zhǎng)头发 二、我会填。
一( )火柴 一( )马车 一( )香味 一( )灯一( )蜡烛 一( )火光 一( )星星 一( )墙三、词语搭桥明亮的 台布雪白的 火光奇异的 火焰暖烘烘的 眼睛亮晶晶的 蜡烛四、我知道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 ( )作家 ( )写的,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的故事2.在课文中小女孩( )次擦燃火柴,她分别看到了 五、我质疑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合作探究一、同学们,你们觉得幸福是什么?二、你以前读过这个故事吗?在哪里读的,能给大家简单讲讲这个故事吗?三、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文,初步品味一下这个故事的语言美1、读完以后,谁能再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呢?2、这个故事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四、再次浏览全文,为自然段落标上序号,你最喜欢哪个段落呢,读给大家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