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游戏化区域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31069589
  • 上传时间:2021-12-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游戏化区域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余雅【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创设游戏化的区域活动十分重要这要求教师创设合理有效的区域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注重区域环境布置情境化、区域材料投放层次化、区域活动常规游戏化同时,教师要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重视观察指导与记录反馈关键词】幼儿;游戏化区域;材料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要求教师关注个别差异,让每位幼儿都能个性化发展教师在开展游戏化的区域活动中,应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和探索,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使幼儿在玩中探究,进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对区域活动环境的有效创设,空间的合理设置,区域活动材料的设计、投放与调整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一、创设合理有效区域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因此,教师组织、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创设游戏化的区域活动至关重要1.区域环境布置情境化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游戏化情境,为幼儿呈现区域内容,充分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欲望,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例如,开展生活区“捡蛋”游戏,笔者为幼儿提供了乒乓球、镊子、“母鸡”、杂草等材料,让幼儿用镊子夹纸条并用手到“鸡窝”里摸蛋。

      再如,清理草地的活动中,笔者为幼儿提供草皮若干片、“毛毛虫”等材料,让幼儿正确使用小镊子夹“毛毛虫”,训练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活动以游戏化的形式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了幼儿夹、摸等动作的发展2.区域材料投放层次化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自由选择和操作不同的游戏区域材料,同时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兴趣,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材料的新玩法,让游戏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娃娃家”中给“娃娃喂食”这一操作材料,教师为此材料设置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将娃娃的嘴巴做成不同形状和造型,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请幼儿给娃娃喂对应形状的食物;第二层次,增加食物的颜色,请娃娃根据形状和颜色喂食;第三层次,增加喂食的工具,有汤勺、镊子、筷子等,提高区域操作材料的层次性再如,生活区中的“打扮小动物”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海绵垫割成鱼、房子、孔雀、树等图案,并准备各种颜色形状的图片,使幼儿能够按切口大小将相应的图片插进去,发展幼儿手指小肌肉的协调灵活性3.区域活动常规游戏化教师在设定幼儿游戏化的区域常规时,通常自编一些儿歌和手指游戏等,如儿歌“两只小鸟”:“两只小鸟,坐在大树上,一只叫丁丁,一只叫东东,丁丁飞走了,东东飞走了,两只小鸟,飞呀飞走了。

      幼儿在游戏化的手指游戏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游戏规则4.区域活动内容选择游戏化教师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置富有情节、有角色的游戏,如生活馆、动画城等游戏,让幼儿在愉悦的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二、投放游戏化的区域材料,尊重和满足幼儿的自主选择需求1.结合主题活动,进行游戏化区域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在“好朋友”主题活动中,教师设置了娃娃家角色区“小阳台”,为幼儿提供自制洗衣机、衣架、衣服、袜子等材料,幼儿可以自己学习洗(晒)衣服、夹袜子、摆鞋子、浇花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在这里,教师将以往小班生活区需要幼儿练习的折叠、晾晒衣服、手帕等内容整合到角色游戏中在另一个区域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操作材料,如发夹、假发、数字、绑带衣物、纽扣衣物等物品,让幼儿在装扮娃娃的同时,锻炼了手部小肌肉群同时,教师又将主题活动“好朋友”中的“好朋友相框”这一活动融入这一游戏区,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尝试装扮好朋友相框在另一个区域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仿真餐具、水果,营造自然、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幼儿体验和享受“过家家”烧饭的乐趣幼儿的家庭生活经验在区域环境中得以拓展和整合,幼儿的探索欲望在自主而富有情趣的环境中得到激发。

      在主题活动“好朋友”中,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及时开设对应的生活区“好朋友点心屋”在这个生活区里,幼儿学习自己动手制作饼干、煎蛋、包饺子等,活动中幼儿团圆、压扁、捏等技能在愉快的劳动中得到发展同时,这些“食物”又可以被放到“娃娃家”以及“娃娃餐厅”里使用,让游戏与区域有效融合在一起2.投放不同种类、层次的游戏化区域材料例如,操作区的“给小鱼装鱼鳞”,让幼儿把一片一片“鱼鳞”用扣纽扣的方法装到小鱼身上,并让幼儿根据颜色、大小进行分类摆放,在增强游戏趣味性的同时,提高了区域材料的层次性送小果子回家”活动,让幼儿按一定要求对果子进行分类,然后用按摁扣儿的方法,把小果子送回到果树妈妈身上,让原本单一、枯燥的扣纽扣、按摁扣儿练习变成了一种情境化、有趣的游戏,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动手操作的欲望,从而使幼儿能在情境中自主练习扣纽扣、按摁扣儿的技能三、观察幼儿区域活动情况,重视指导与记录反馈(1)区域活动中的观察关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材料与幼儿的多方面观察,二是对幼儿区域常规的观察例如,教师在区域中观察幼儿拿托盘应从哪里拿来放回哪里去;对材料的观察体现在幼儿在材料操作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或材料是否过于简单。

      2)教师应利用游戏化标记符号(如小脚丫、手环等)隐性暗示替代口头操作,运用游戏化的语言启发引导幼儿,采用游戏者或同伴的身份参与游戏,给予幼儿适时的支持、鼓励和引导3)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游戏兴趣,观察指导幼儿,做适当调整、反馈,不断总结、记录个别幼儿的情况4)教师应通过照片、录像的形式记录幼儿的区域情况,注重对新的区域的观察指导,以达到生成新的区域的目的综上所述,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游戏化区域材料至关重要,幼儿只有在游戏化环境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才会形成自主学习的计划,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教师应合理布局班级的区域划分,充分拓展班级游戏空间,利用地面、墙面、桌面等空间,充分发挥环境布置、材料、设备等蕴含的教育因素,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趣味性、游戏化的区域材料,以幼儿发展为本,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游戏化区域活动应有的作用,使幼儿在活动中有效发展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重点观察指导与记录反馈,转变儿童观、课程观,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观,捕捉幼儿的学习生长点,生成新的课程教学,让更多的幼儿快乐學习、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 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化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7.[2] 刘芸.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技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10):48-49.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