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收的公平原则.ppt
21页第三章:税收的公平原则第三章:税收的公平原则第一节:税收公平原则第一节:税收公平原则一、公平含义一、公平含义(一)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一)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二)起点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二)起点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二、公平标准二、公平标准(一)机会标准(一)机会标准(二)效用标准(二)效用标准(三)均等标准(三)均等标准第一节:税收公平原则第一节:税收公平原则三、税收公平原则三、税收公平原则(一)竞争原则(一)竞争原则(二)受益原则(二)受益原则 按纳税人从政府公共服务中享受的利益多少缴纳税按纳税人从政府公共服务中享受的利益多少缴纳税收图解:图解: 局限性局限性:(:(1)利益无从确定;()利益无从确定;(2)对不愿或无力)对不愿或无力支付税款者,无法排除其享受利益;(支付税款者,无法排除其享受利益;(3)无法应用)无法应用于为转移支付筹资的税收于为转移支付筹资的税收甲的需求曲线社会的需求曲线S(MC)1PP1P2P3乙的需求曲线税收的受益原则第一节:税收公平原则第一节:税收公平原则(三)能力原则(三)能力原则 按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缴纳税收,包括普遍征税和按按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缴纳税收,包括普遍征税和按能力负担两个方面。
能力负担两个方面 关于能力的测度有两种学说:关于能力的测度有两种学说:1、客观说、客观说l收入收入l支出支出l财富财富第一节:税收公平原则第一节:税收公平原则2、主观说:按纳税牺牲缴纳税收主观说:按纳税牺牲缴纳税收均等牺牲说均等牺牲说比例牺牲说比例牺牲说最小牺牲说最小牺牲说任意牺牲说任意牺牲说第二节:税收公平影响第二节:税收公平影响一、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税基(一)税基(二)税率(二)税率(三)征税方式(三)征税方式(四)负所得税(四)负所得税第二节:税收公平影响第二节:税收公平影响二、商品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二、商品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一般商品税(一)一般商品税 税率相同的一般商品税具有累退效应税率相同的一般商品税具有累退效应(二)选择性商品税(二)选择性商品税 选择非生活必需品,具有累进效应;选择生活必需选择非生活必需品,具有累进效应;选择生活必需品,具有强烈的累退效应;按差别比例税率征收的一品,具有强烈的累退效应;按差别比例税率征收的一般商品税的分配效应与选择性商品税雷同般商品税的分配效应与选择性商品税雷同第二节:税收公平影响第二节:税收公平影响三、社会保险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三、社会保险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对个人征收的社会保险税(一)对个人征收的社会保险税(二)对企业征收的社会保险税(二)对企业征收的社会保险税四、财产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四、财产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财产收益税(一)财产收益税(二)财产占有税(二)财产占有税(三)财产转移税(三)财产转移税第三节:税收公平选择第三节:税收公平选择一、累进所得税与公平分配一、累进所得税与公平分配二、选择性商品税与公平分配二、选择性商品税与公平分配三、社会保险税与公平分配三、社会保险税与公平分配四、财产税与公平分配四、财产税与公平分配累进所得税的分配效果 第一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二组第三组第三组第四组第四组数数量量百分百分比比数数量量百分百分比比数数量量百分百分比比数数量量百分百分比比人口人口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税前收入税前收入10101010202020203030303040404040税后收入税后收入9 912.8612.86161622.8622.8621213030242434.2934.29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后收入后收入21212121252525252727272727272727累进所得税的分配效果商品税的分配效果个人收入个人收入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必需品边际消费倾向必需品边际消费倾向90%90%70%70%50%50%30%30%10%10%必需品消费支出必需品消费支出9090160160210210240240250250税率税率20%20%20%20%20%20%20%20%20%20%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8183232424248485050税收税收/ /收入收入18%18%16%16%14%14%12%12%10%10%非必需品边际消费倾向非必需品边际消费倾向10%10%30%30%50%50%70%70%90%90%非必需品消费支出非必需品消费支出101040409090160160250250税率税率20%20%20%20%20%20%20%20%20%20%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 28 8181832325050税收税收/ /收入收入2%2%4%4%6%6%8%8%10%10%社会保险税的累退性与社会保障体系的累进性个人收入个人收入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工资收入工资收入9090160160210210240240250250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险税9 91616212124242525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险税/ /收入收入9%9%8%8%7%7%6%6%5%5%社会保险受益社会保险受益28.528.523.7523.75191914.214.29.59.5社会保险净受益社会保险净受益19.519.57.757.75-2-2-9.8-9.8-15.5-15.5社会保险净受益社会保险净受益/ /收入收入19.50%19.50%3.88%3.88% -0.67%-0.67% -2.45%-2.45% -3.10%-3.10%第四节:最优税收第四节:最优税收一、最优商品税一、最优商品税(一)商品税的效率分析(一)商品税的效率分析拉姆齐法则(拉姆齐法则(the Ramsey Rule):税率的变动应使):税率的变动应使商品在需求量上按相同的比例变动商品在需求量上按相同的比例变动——引申出反弹性引申出反弹性法则法则(二)商品税的公平分析(二)商品税的公平分析从公平目标出发,商品税应按弹性法则征收。
从公平目标出发,商品税应按弹性法则征收拉姆齐法则拉姆齐法则X XP PX Xa ab bc cf fe ed dX X0 0X X1 1X X2 2P P0 0P P0 0+T+TP P0 0+T+1+T+1△ △X X单位税额增加单位税额增加1元的边际超元的边际超额负担额负担=1/2△ △X.当单位税额微量增加时,边当单位税额微量增加时,边际税收收入约为际税收收入约为X1为使总超额负担最小,须使为使总超额负担最小,须使课于课于X或或Y的最后一货币单位的最后一货币单位的超额负担相等,由此可得的超额负担相等,由此可得到:到:△ △X/X1=△ △Y/Y1 或:或:txηx=tyηy 第四节:最优税收第四节:最优税收(三)最优商品税(三)最优商品税u效率与公平矛盾性在商品税制设计上的体现效率与公平矛盾性在商品税制设计上的体现u为了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做出选择,必须设定社会目为了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做出选择,必须设定社会目标,并建立与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商品税制度标,并建立与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商品税制度第四节:最优税收第四节:最优税收二、最优所得税二、最优所得税(一)社会福利函数(一)社会福利函数设社会由甲、乙两个人构成,设社会由甲、乙两个人构成, U甲甲、、U乙乙代表两人的效用,代表两人的效用,则社会福利函数为:则社会福利函数为:W=f(U甲甲,U乙乙)u功利主义:功利主义:W= U甲甲+U乙乙u罗尔斯主义罗尔斯主义——最大最小准则:最大最小准则:W=Min(U甲甲,U乙乙)u折中主义:折中主义:W= αU甲甲+β U乙乙(( α、、β 取决于取决于U甲甲、、 U乙乙))u平均主义:平均主义:W=f(U甲甲vs U乙乙)第四节:最优税收第四节:最优税收二、最优所得税二、最优所得税(二)所得税的公平分析(二)所得税的公平分析如果税收公平的目标是社会效用最大化,设如果税收公平的目标是社会效用最大化,设:(:(1))个人的效用函数相同,(个人的效用函数相同,(2)且仅与收入相关,边际)且仅与收入相关,边际效用递减,(效用递减,(3)社会总收入不变,则功利主义的税)社会总收入不变,则功利主义的税收公平意味着税收应使社会收入平均分配,税制应具收公平意味着税收应使社会收入平均分配,税制应具有累进性。
有累进性第四节:最优税收第四节:最优税收二、最优所得税二、最优所得税(三)所得税的效率分析(三)所得税的效率分析所得税的效率损失来自于个人对工作与闲暇的选择,所得税的效率损失来自于个人对工作与闲暇的选择,进而对纳税人的福利和社会总收入形成影响进而对纳税人的福利和社会总收入形成影响第四节:最优税收第四节:最优税收二、最优所得税二、最优所得税(四)最优所得税的观点(四)最优所得税的观点u线性所得税(平税线性所得税(平税 flat tax):):T=-a+tY,寻找,寻找a与与t的最佳组合(美国学者斯特恩的最佳组合(美国学者斯特恩1976年发现,给定年发现,给定T为为Y的的20%,最佳,最佳t为为19% u所得税率按反弹性法则设计所得税率按反弹性法则设计u给予不同收入者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权重,合理制给予不同收入者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权重,合理制订税率订税率u倒倒U形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