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城市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域差异分析.pdf

52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6454887
  • 上传时间:2018-06-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72.11K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文以我国城市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域差异为主题,从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城市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城市养老保险负担这三个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我国城市基本养老保险状况的区域差异,认为我国各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情况差异具体体现在区域之间的基本养老保险筹资﹑管理﹑计发模式不统一,区域居民之间的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差距较大,区域之间的政府﹑企业﹑个人的养老保险负担水平不同这些差异不仅加大了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时的内耗,使劳动者跨区域变换工作时,其社会统筹账户受到损失,也使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企业﹑个人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很大程度地损害市场经济的竞争效率,影响了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进而影响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本文基于以上的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认为制度设计之初的失误、区域经济差距明显和地方利己主义行为是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改革和完善我国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督促政府履行职责,消除地方利己主义行为 目 录 一﹑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历程.......................................................1 (一)养老保险的概念............................................................................................. 1 (二)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 1 (三)我国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1 二﹑我国城市基本养老保险状况的区域差异...................................................................1 (一)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区域差异............................................................. 1 (二)城市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的区域差异............................................................. 1 (三)城市基本养老保险负担的区域差异............................................................. 1 三﹑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区域差距的主要影响...................................................................1 (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 (二)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 1 (三)对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影响............................................................................. 1 四、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区域差距形成的主要根源...........................................................1 (一)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1 (二)城市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域基础环境不同..................................................... 1 (三)地方利己主义行为的影响............................................................................. 1 五﹑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区域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1 (一)改革和完善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 (三)督促政府履行职责,消除地方利己主义行为............................................. 1 六﹑结 论.........................................................................................................................1 摘要.........................................................................................................................................1 ABSTRACT............................................................................................................................1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1一﹑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历程一﹑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一)养老保险的概念(一)养老保险的概念 对于养老保险,我国学术界有各种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几种: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一定年龄,即依法评定丧失劳动能力,解除劳动义务,由社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1; “公民年老,失去了工作能力,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有权享受国家给予的一定数量的收入补偿和物质帮助”2; “它是指在政府立法确定的范围内,对达到法定年龄的社会劳动者,当其按照规定正式退出劳动领域后,由国家或用人单位为其提供社会保险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3; “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法强制实施、专门面向劳动者并通过向企业、个人征收养老保险费形成养老基金,用以解决劳动者退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4; “养老保险制度是指由政府立法确定的社会劳动者在老年失去劳动能力或退出劳动岗位时享有退休养老的权利,并依靠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养老保险基金,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5以上是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于养老保险提出的定义。

      从不同的概念表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养老保险的基本内涵,即都是通过法律的强制规定,通过向企业和个人征收养老保险金的形式来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以后的基本生活水平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第三部分则是社会上的商业保险,第四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原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仅为城镇职工,自由职业者、城镇个体工商户参则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国家并没有作出强制性的要求,而广大农民以及城市非从业者居民并未背纳入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之内随着当前进一步完善我国1 刘传济、孙光德: 《社会保险与职工福利》 ,38 页,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 2 侯文若: 《社会保障理论与》 ,82 页,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3 刘雄: 《社会保险通论》 ,89 页,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4 郑功成: 《论中国特殊的社会保障道路》 ,180 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5费梅苹: 《社会保险概论》 ,66 页,2008. 一﹑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2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我国养老保险的保障范围,广大农民也已经逐步被纳入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来。

      本文以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二)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 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国家政治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两大理论学派的视角并不相同,前者侧重于公平,而后者侧重于效率在这两种主要学派的影响下,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都十分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结合,既要让大多数人老有所养,同时又要兼顾社会的发展,不能使社会负担过重,破坏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1.国家政治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国家政治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国家政治学理论,又称国家干预主义,该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社会主义思潮广泛传播的情况下产生的,该理论已经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缺失,并且认为政府在财富再分配方面应该改发挥重要,政府应该通过行政和财政手段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弥补这个缺陷 (1)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国家干预”理论 德国新历史学派形成于 19 世纪末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当时德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该学派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下,缓和社会矛盾该学派认为,社会的劳资纠纷并不是由于经济利益上的不平等而产生的,其产生的原因是心理上的不平等感,因此,要解决社会矛盾,就要对工人进行思想教育。

      其次,国家应该担负起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职责,通过国家立法,实行包括社会保险、孤寡救济、劳资合作以及工厂监督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措施, 自上而下地实行经济和社会改革,1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该学派的影响下,德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伤残和老年保险法》 ,同时还陆续推出了《疾病保险法》 、 《工业伤害保险法》 、 《孤儿寡妇保险法》等社会保1徐丙奎: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社会保障制度, 2007. 04. 17 一﹑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3险法典,极大地缓和了社会矛盾 (2)福利国家理论 福利国家理论认为,如果政府的某些措施或立法会使一些人得益而使一些人受损,如果得利总额超过损失总额,那么政府使用适当政策向得利人征收特定税收用来补偿受害者,这样对任何人都没有不利而对一些人有利,因而增加了社会福利1福利国家理论注重社会公平,曾经是欧洲很多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但是福利国家理论片面强调社会公平,忽略了对效率的要求,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这些弊端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石油危机时期集中的爆发了出来人们开始对当时实行的福利制度进行反思,各国掀起了福利制度改革的热潮。

      (3)民主社会主义福利理论 民主社会主义十分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他们认为社会应该是平等的,他们关心收入的均等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主张对弱势群体无偿的源源不断的援助,并且不考虑其阶级、种族、性别、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别民主社会主义受到了北欧一些国家的追捧,以瑞典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以民主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标准很高的社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