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docx
3页2.1 空气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 教学目标•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理解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 掌握了解空气的方法和工具• 能够正确描述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教学准备• 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粉笔/白板笔• 实验器材:玻璃注射器、空瓶、蜡烛、酒精灯、试管、盛水器等• 实验材料:石膏、快速燃烧纸3. 教学步骤3.1 引入• 引导学生思考问:我们周围是什么存在的?空气是什么?• 师生互动讨论,了解学生对空气的概念和认识3.2 知识讲解1. 空气的组成• 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和氧气(约占21%)组成• 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氢气、氦气等其他气体• 空气中还有水蒸气、尘埃、微生物等微小颗粒物质2. 空气的性质• 空气是物质,具有质量、体积和惰性• 空气不能被压缩,但可以被吸附• 空气可以被分离和提纯3. 空气的重要性• 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供给呼吸所需氧气,排出代谢产物中的二氧化碳• 空气对环境的重要性:维持大气层的稳定,调节气温和气候3.3 实验演示与探究1. 深入了解空气• 使用玻璃注射器吸取一些空气,将其注入空瓶中• 将一根蜡烛点燃,放入空瓶中,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
• 结论:蜡烛熄灭后,空瓶内的空气被燃烧的火焰消耗掉了,表明空气中含有支持燃烧的氧气2. 空气中氧气的比例• 取一支试管,封闭一端,将其倒置于盛水器中•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试管内水位的变化• 结论:酒精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水进入试管内,水位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回应了酒精的燃烧3.4 拓展延伸• 师生互动讨论:除了实验中的方式,你还了解哪些方法和工具可以用于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4. 小结与作业布置•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以及了解空气的方法和工具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预习教材第2.1节的课文内容,完成课后习题5.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和实验探究的方式,增加了学生对空气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中氧气的存在,并且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有了初步了解在拓展延伸环节,增加了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小结和作业布置,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整节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