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刘珣引论名词解释.doc
5页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Al资料一、 名词解释1、 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姆或周围其他人那里A然获得的语言2、 第二语言:指在笫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在应用语言学领域風,通常把笫一语言之外的语 言统称为第二语言3、 付语: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H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4、 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并希望掌握的语言它涵盖性很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 母语、外语、木族语、外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4的语言, 都可以成为bl的语5、木族语:木民族的语言与“母语”相通6、 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除了天然物质以外,人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财富”部 分,即与“物质文化”相对的“精神文化”,包括经济、政治、、哲学、教育、科学、历史、地理、文 学、艺术、语言、世界观等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7、 对外汉语教竹的UI标:对外汉语教竹的学科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竹原理、教竹过程和 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徳智体美伞面发展的教育F1的其核心内容 是对外汉语教学n标是:培养!li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方!8、 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桁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 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律的掌握,典型的例子是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
9、 W得:指从周W环境中通过&然学A)获得某种能力W得是无意识的,无需专门的老师,专门的教 学典型的例子是儿童AI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10、 迁移:旧惯忽对学新AI惯产生干扰学>』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会对他们学其他语言产生 影响这种影响就叫迁移正迁移,指有利于语言学的迁移,当第一语言的某些语言点跟第二语言 相同时就可能出现负迁夥,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 形式11、 干扰: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干袞用m吾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12、 中介语:中介语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R的语系统,介乎于第一语言和F1的语之间的 语言系统产生的原因毡括语言迁移、n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和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和交际策略等13、 怙感过滤:也称为屏蔽效应假说输入的语言信息有吋没有被吸收,即使S容易的,已经理解Y 的输入也不总是被吸收人类头脑这种语言现象的堵塞现象,是由于情感对输入的信息起了过滤的作 用,称为“情感过滤”造成过滤的是一些心理因素,如学:M的动力、对所学语言的态度、自信心、是 否紧张焦虑,是否处于防卫状态,怕出丑等。
这是对第二语言学AI具有深远意义的假说14、 语言学能:有的学生W他科学得很好,但是学外语却十分吃力,这说明第二语言得需要一些 特殊的素质,这种学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的素质叫做第二语言学AI的能力倾14,也称语言学能15、 化石化:语言学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偎化”的现象,特别表现在语音方面16、 i+1原则: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兑拉中用“i+1”来表示i表示学习者门前 的语言水平,也就是自然顺序上所处的某一阶段i+1则是下一阶段应达到的水平,输入的语言应控 制在i+1程度上,让学习者跳一步能够得着如保姆或妈妈对孩子的讲话二、 简答与论述:1、简单概括一下语言学的发展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语言学一个til:纪多的发展中,出现了四人主要思潮,代表了语言学发展的网个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主义语言学这些语言学派的理论,特別是K语言观一直影响 着笫二语言教学,而最直接受到其影响的则是各种笫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形成或演变A、 在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把语言当做知识来研究、比较、强调语言间的共M点,这就影响到最古 老的教学法——以语法知识为纲、以勾付语的翻译对比为某本手段的语法翻译法。
B、 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把语言看做是一种工具和手段,通过刺激一反应来获得,强调各种语言之 问的差别,着重研究和描写不同的语言系统及K结构形式这就影响到注意口语并以川型结构操练和 模仿为特色的听说法、视听法C、 转换生成语法吋期,把语言看做是人的一种能力依靠这种能力,人们能掌握复杂的、受规则支 配的语言生成体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人们能找我复杂的、受规则支配的语言生成体系,创造性的 运用语言这一观点成为重视发挥学AI奍的智力,强调认知语法规则的认知法的理论基础D、 功能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这一理论影响了以培养 语言交际为UI标的交际法2、请举例说明汉语作为笫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 语法:语法手段以语序和虚词为主,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讪、短语、句子的结构原则基 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对应关系复杂现代汉语单双音节对于结构有明妞的影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形式结构简明不需对词的变化形式做过多记忆汉语重“意”而不重“形”,川法规则丼不十分严格词类和川法成分并不一一对应杏很多特殊的 结构类型,特殊川型,与其他语言相区别2) 语音:音乐性强,节奏明亮,声音悦耳,抑扬顿挫,韵律和谐。
没有复辅音,音节界限清晰,与 印欧语相比,音节结构十分简单;元音占优势;有声调,声调能够区别意义音节数量少,且声韵调之间对应比较规律,音节结构简单,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语素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是多数国家阐学生的学难点,送气与不送气的辅音区别3) 讪汇:汉语历史悠久,创造新词的方法灵活多样,词汇丰富,使汉语成为W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汉语词汇意义精确细腻,形象具体,可以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熟语丰富, 言简意赅,有鲜明的民族韵味 音节少,便于圮忆;词汇结构以词根复合法为主,词义与语素义有关.词汇丰富,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浏,还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笫二语言学习的难点),大量 的固定叫字成语,古语词4) 汉字:汉字是学AI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汉字是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相比,汉字是形、音、义 相结合的文字在学过程中,除了记忆音义结合以外,还要掌握汉字的部件构造难认、难记、难 写3、跨文化交际的特点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阆的焦总行为这种交际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其特点有:A、文化的差异与交流障碍两种文化的丼同之处有利于对双方语言的理解,不M之处则 可能由于差异的存在而造成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偏误,并形成障碍。
B、交际原则与价值观念人们 在会话交际中需要遵守一定的焦急原则,但由于文化的差界,导致对这些原则理解不hdC、付语文 化的思维定势和对昇文化的成见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D、交际过程中的ffl互接近和求M趋向交际 双方为了使信息传递顺利进行并实现焦急n的,在焦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向E、 交际的结果:文化之间会产生相互的影响,A身会发生改变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昇文化4、文化适应四个阶段(1) 观光期(蜜月期,2〜3个月):一切感到新奇,心情兴奋穿中国服裝,用筷子吃中国菜2) 挫折期(4〜5个月)新鲜感过去,开始觉得处处不适应语言上有隔阂,生活上不习惯,功课压 力大,产生深度的焦虑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思乡,浑身不适,甚至生病;喜欢结交本族朋友, 发牢骚,大谈“外国人”的短处3)调整期(4〜5个月):开始调整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寻找适应 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方法第三阶段是第二语言学AI的最好吋期,对第二文化的了解也在逐歩 加深,不再像挫折阶段那样反感4)适成阶段:对生活环境逐渐AJ惯,对第二文化也在逐少适成,能接受或者理智地对待第二文化 在学AI上进步很快,主要精力用在充实实力上,不受环境干扰。
5、请举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 言文化因素(1) 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川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 维方式汉语结构最人的特点是重意合不重形合这可能与人擅于概括、综合,从整体上把握事 物血疏于对局部的客观分析和逻辑推理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关汉语的义化特点:A、构词灵活,词缀少,主要采用fel根复合法能产性高B、词类的功能灵活, 有大量的兼类现象C、语序是重耍的语法手段D、常由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部分,先 原因后结果、由已知信息到米知信息2) 语义文化:首先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杏的事物和概念,别的语言中没杏相对应的词例如:梅雨、 贫农、叫合院M次,杏对应词,但词的内涵有别如的龙为吉祥物,W在两方则力恶魔的象征叔叔”与“uncle”的对应词义范阑不同3) 语用文化: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4俗文化所决定 A、称呼亲属称谓:张伯们、李人爷、解放军叔叔官职的称呼被认为是最最礼貌也是被称呼者感受最好最好的:王右军、杜工部 B、问候和道別问候:中国人喜欢根据当时对方的其体情况,提!II一些明知故问或无疑而问的问题 道別:除了 “再见”以外,还喜欢说一些关心的话语,例如“慢走”。
C、道谢和道歉人相对西方人来说,道谢和道歉都用得比较少比如妻子给丈夫倒茶,丈夫一•般不会说谢谢, 以免W.得斗:疏D、敬语与谦辞贵姓、贵国请教、光临敝人、拙荆、寒舍&我介绍时一般不愿炫耀&己的业绩,共至故意压低&己以示谦虚和有修养谦虚在文化中 是言谈得体的表现6、中介语假说的内界和意义内界:中介语假说是以普遍与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AI得理论为基础,它不但把第二语言的获得看作 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步完善的述续的过程,而且看作是学A)者不断通过假设一验证主动发现规律、调 整修订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且逐渐创建F1的语系统的过程意义:中介语理论有利T*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笫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笫二语言 的习得过程及笫一语言的影响对中介语的研究可以看做是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笫二语言习得理论研 究的突破门另一方面,由干中介语假说提出的吋间还不长,很多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很多观点也未 得到验证比如对中介语的起点是学Al奍的第一语言的说法,就有不同的看法7、输入假说的内界 和意义内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中提出了一•系列假说,1985年的《输入假说:理 论与启示》总称为输入理论。
被认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论述S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但同时也 引起很多的争议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惫义••克拉中认为笫二语言的习得需耍可理解的输入加上低屏蔽效应、低焦虑环境促进了笫二语言 教学研究的发展8、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意义:对比分析有一套严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使人们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和研究、 对语言特征的了解更为深入,从而丰富了普通语言学、具体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理论对比分析应用于 语言教学,通过H的语与学者第一语言的对比,从两种语言的差异中发现了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 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发现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揭示了教 学的重点,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便T更有效地制订教学大纲、设计课程、编选教材和改进课堂教学 与测试局限:笫一,对比分析的主要观点是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不同之处则产生负迁移;两种 语言的差异越人,干扰越人,学AI的网难就越人实际上丼非如此,两种语言差别人,M然掌握起来 要慢一些,但干扰反而小,掌握的准确度要人。
第二,对比分析只研究第一语言(母语)对H的语学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