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专题:行政法之基础理论篇.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602846729
  • 上传时间:2025-05-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10K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行政法,之,基础理论篇,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一、行政,行政是指管理、执行和,实施私行政,行政,国家行政,公行政,社会,公共行政,形式意义的行政和实质意义的行政,行政,概念的积极说和消极,说,行政,的,特征:,目的,公益性,主体法定,性,活动的法定性和裁量,性,表现方式多样性,行政权,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特定的社会组织进行行政,活动,包括管理公共事务和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权力特征:,直接性(,VS,立法权)和主动性(,VS,司法权),公益性,扩张性,优,益性,二、行政法,性质: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权利的法律部门概念:有关行政权的组织和活动的国内法律规范的总称特征:,公益优先性,主体优越性,程序性规范和实体性规范的一体性,没有统一的法典,三、行政法的渊源,所谓渊源,就是法律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国,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四、行政法律关系,所谓法律关系,强调的是所有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特征:,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中必有一方为行政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性和具体权利义务配置的不平衡性;,行政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的对应性和不对等性;,行政法律关权力和权利处分的有限性。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的产生,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不是法律规范明确规定的,而是学者、法官等理论和实务人员总结出来的特征:,特殊性;,普遍性;,规范性;,适用性二、行政法治原则,(一)含义,与“依法行政”同义,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必须依据法律运作二)职权法定原则,1,、,一切行政职权皆来源于法律的授予;,2,、行政活动必须依据法定职权进行,越权无效;,3,、法定的行政职权必须得到积极、充分地行使三)法律优位原则,1,、此处的“法律”是指狭义的法律,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此处的行政是指所有的行政活动,包括具体的执行活动和制定规范的活动,即行政立法、行政规定和具体行政行为都在法律之下;,3,、任何行政活动都不得违反法律缺点:在法律缺位时无法实现行政发的控权目标四)法律保留原则,1,、产生,为,克服法律优位原则的缺点而,产生,可以称为法律优位原则的加强版2,、含义,一定范围内的行政活动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根据,在这个范围内,只有立法机关才能制定法律规范,行政机关不行3,、范围,侵害保留说;全面保留说;重要事项保留说(当前通说)4,、分类,相对,保留和绝对,保留(西方称为国会保留),相对,保留,者,立法机关可授权行政机关就相关事项立法。

      绝对保留者,立法机关不能授权行政机关就相关事项立法,只能自己立法法律,保留在,中国:,立法法,第,8,、,9,条重点在于有关犯罪与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以及司法制度这四项属于绝对保留五)正当法律程序原则,1,、行政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均应公开进一步的内容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听取意见,包括听取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3,、说明理由;,4,、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包括回避、职能分离等三、行政法治原则和行政裁量,(一)行政裁量,1,、概念,2,、分类,要件裁量和效果裁量(行为裁量),请注意经常体现要件裁量和效果裁量的词汇二)行政裁量的运作规则,1,、符合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2,、符合合理行政的基本要求(如平等、比例)请结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分析下述行政法律规范,行政处罚法,第条:“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许可法,第条:“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行政许可法,第条:“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行政许可法,第条:“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二,),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三)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四)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五)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请分析下述法条中的行政法现象,行政许可法,第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行政处罚法,第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第三章行政主体,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一、概念及特征,1,、概念,行政主体是依法享有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国家对外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义务,并独立承担行政责任、担当争讼当事人,(,包括行政复议当事人、行政诉讼当事人、赔偿义务机关,),的组织2,、特征,(1),享有行政权,(2),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3),独立对外承担法律责任,(4),组织,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区别,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主体的范围小于行政法主体的范围,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行政主体的范围大于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的范围;行政机关的总体范围超越了行政主体的范畴,行政主体与行政公务人员,后者不能独立承担法律上的后果,行政主体的种类,国务院及各部委,中央行政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在我国,国务院掌理全国行政事务,所以它实际上是权力最大的行政主体根据,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6,条的规定,国务院行政机构根据职能分为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和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等,其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故又叫国务院的职能部门根据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国务院除办公厅外设,28,个部、委、行、署各部、委的性质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执行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直属机构是指国务院设立的主办各项专门业务的行政管理部门,它主管国务院的某项专门事项,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因其级别低于国务院各部委,又直属于国务院领导,故称国务院直属机构地方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到乡镇为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到县为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其他行政主体,其他社会组织,(,一,),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企业这类组织有的原为企业,后得到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而成为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的经济实体。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在现金管理方面享有行政主体的资格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事业单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1,月,1,日起实施,),第,8,条第,1,款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这就赋予了高校学位授予权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是指社会成员本着自愿原则,依团体章程而依法组成的集合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残疾人基金会、红十字会、法学会、佛教协会等社会团体有时也受到来自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进行行政活动行政机构,1,、专门性机构如专利局设立的专利复审委员会等2,、内部机构如航政机关等3,、派出机构如公安派出所等行政职权,行政职权的优益性就是国家为保证行政职权的有效行使,赋予行政主体及其他工作人员某些职务上或物质上的优惠条件其中,职务上的优惠条件属行政优先权;物质上的优惠条件属行政受益权一,),行政优先权,行政优先权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依法享有的职务上的种种优惠条件简单说,行政优先权就是因职权而产生的一种“特权”。

      它是一种权利,但又不是一般公民和组织可能享有的权利行政优先权是一种特别的权利,它必须有法律根据并且在法定情形发生时方能拥有根据我国现行立法,行政优先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获得社会帮助权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职责、行使行政职权时,尤其是在紧急公务的情况下,所享有的获得其他组织或个人协助的权利就是获得社会帮助权2,、先行处置权行政主体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排除危险或者制止危害,可以不受行政程序的约束行使职权3,、职权行为受有效推定权为保障行政生活的安定性和公务的延续性,一般国家都承认行政职权行为具有公定力,即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只要未经有权机关撤销即被推定有效二,),行政受益权,行政受益权是指行政主体为行使行政职权而享有的由国家提供物质保障的优惠条件通常,各类行政主体都由国家提供行政经费,并通过拨款方式配备办公住房、设备和工具行政受益权是行政主体进行职权行为时必要的物质保障行政职责,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活动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1,、依法履行职务2,、遵守权限规定3,、符合法定职权目的和动机4,、遵守法定程序行政委托,行政委托是行政主体出于管理上的需要,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受委托方,),以其,(,委托人,),名义代行行政职权,该行为效果仍属于委托人的活动。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常能见到关于行政委托的具体规定行政委托与民法中的代理制度有许多类似之处,其具体特点是:,1,、委托方是法定行政主体2,、受委托方因行政委托的发生而拥有了作出被委托事项的行政职权,但它不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该权力3,、行政委托以受委托方接受委托为前提法定受委托组织或个人必须接受委托4,、受委托方行使委托行政职权后的法律效果归属委托方行政委托与行政授权的不同,1,、行为名义和效果归属不同2,、取得权力的方式不同前者是行政机关实施,后者是法律规定的行政诉讼中的地位不同在行政授权关系中,被授权组织是行政诉讼的被告;而在行政委托关系中,由于被委托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因而它不能成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条件和程序的不同实施行政授权的条件和程序与实施行政委托的条件和程序是不同的根据两者的特征,法律对行政授权条件和程序的设定严于对行政委托条件和程序的设定区 别,行政授权,行政委托,行为名义,被授权方,委托方,效果归属,被授权方,委托方,承受对象,组织,组织、个人,创设结果,新行政主体,新行为主体,诉讼地位,被授权方,委托方,条件程序,相对严格,相对宽松,行政公务人员,一、公务员,(一)概念,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