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备考2025湖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x

62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586947311
  • 上传时间:2024-09-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0.60KB
  • / 6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备考2025湖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阅读下面的《兰亭集序》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文言文教学应该打破先“言”后“文”模式B.文言文教学不宜采用讲授法,应“以读代讲”C.文言文教学不宜“解经”,逐句翻译D.文言文教学教师应注重借助文言词句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并感悟鉴赏【答案】 D2、在学习完契诃夫的《变色龙》后,学生对这种短小精悍但却哲理丰富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趁机为学生补充了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其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代表性中短篇小说有《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B.契诃夫的代表性中短篇小说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凡卡》C.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著名短篇小说有《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D.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等【答案】 C3、语文教学课堂有了多媒体的辅助会增加课容量,提升教学效率下列多媒体使用不恰当的是( )A.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可以用课件的形式出示重点字词的词义、用法及特殊句式,使知识点被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大屏幕上,以便学生抓住重点B.教学《雷雨》,可以通过链接一些经典剧目的影视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从人物的语言、语气、神情、肖像等来理解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爱憎等情感的体验C.教学《我有一个梦想》,可以适当地给学生链接一些名家名讲,比如《百家讲坛》D.教学《琵琶行》,可以通过下载一些名家朗诵,使学生能充分地通过形象的语言进入诗歌的意境;还可以通过寻找一些比较匹配的音乐,供学生配乐朗诵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答案】 C4、教师在教授《记念刘和珍君》时,向学生推荐其他写人记事散文,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

      A.《藤野先生》B.《祝福》C.《沉沦》D.《包身工》【答案】 A5、阅读《伤仲永》课堂结束语,回答问题A.教学的结束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结束.拓展式课堂结束语,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拉到课外.教会了学生举一反三B.拓展式结束语,由课文学习到类文的对比.增加了课堂的蕴味C.教师从内容到结构,从语言到人物进行对比结课.异中求同,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D.教学是基础,拓展是延伸,拓展式教学深化了教学的内容,弥补了课文教学内容狭隘的缺陷【答案】 C6、教学《安塞腰鼓》时,教师上课前先播放了一段腰鼓舞蹈,在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时,自然地导入新课对该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A.多媒体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B.多媒体的使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给学生提供教学信息C.多媒体会占据课堂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D.多媒体可以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有所弥补,激发学生兴趣【答案】 C7、阅读某写作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发挥学生的独特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B.认真思考辨析作文立意,学会在作文中使用正反事例C.传统意义上的作文立意,并不完全都属于正确的立意D.将严谨思维运用于写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创新立意【答案】 D8、教师讲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列举蕴含哲理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答案】 D9、通过《再塑生命》,学生认识了海伦·凯勒,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表现女性人格魅力的文学作品,下列推荐不合适的是(  )A.托尔斯泰一《安娜·卡列尼娜》B.川端康成一《伊豆的舞女》C.夏洛蒂·勃朗特一《简·爱》D.海伦·凯勒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答案】 B10、教学《赤壁赋》后,教师提出中国古代诗文有“穷而后工”的说法,并让学生讨论这种现象,从古代文学家中找出更多相类似的例子对这一做法,分析准确的是( )A.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B.意在让学生理解“创作”与“生活”的关系C.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写作素材D.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答案】 B1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写作”教学提出具体教学建议,教师学习这一教学建议并采取以下教学行为,其中教学行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按要求加工并整理成册,运用PPT进行展示B.教师要求学生在一节课上完成800字的作文,课外练笔至少1万字C.教师灵活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D.教师要求学生模仿文言文进行写作,掌握文言文的写作特点【答案】 A12、(2018年真题)医师治疗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时,常投紫雪散。

      此因该成药除清热开窍外,又能(  )A.平肝安神B.止痉安神C.潜阳安神D.通络安神E.养心安神【答案】 B13、阅读某写作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发挥学生的独特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B.认真思考辨析作文立意,学会在作文中使用正反事例C.传统意义上的作文立意,并不完全都属于正确的立意D.将严谨思维运用于写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创新立意【答案】 D14、阅读《雨巷》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诗歌教学应在情境渲染下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感情B.情境教学法是诗歌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法C.诗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D.语文课是开放的同一内容可从多角度解读【答案】 C15、古代诗词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含有惜别类意象的诗词下列不正确的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B.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D.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答案】 D16、某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谈及朱自清的散文有“抒情型”与“叙事型”的区分。

      下列不属于其“抒情型”散文的是( )A.《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绿》C.《背影》D.《歌声》【答案】 C17、以下教师对选修课程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作为选择性课程,选修课的设计就应从个别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设计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B.学生的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学习自我规划C.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D.学校开设选修课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条件【答案】 A18、讲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学过的关于描写秋天的诗歌,下列不能表现秋悲凉清冷的特点的一项是( )A.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B.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C.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D.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答案】 C19、教师在讲解普希金时,提到他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并给学生举例说明了“多余人”的特点下列举例不恰当的是( )A.《谁之罪》别尔托夫B.《当代英雄》毕巧林C.《罗亭》罗亭D.《钦差大臣》赫列斯达可夫【答案】 D20、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中,在“表达与交流”专题中,设置了四个栏目,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对该专题的实施建议分析不恰当的是(  )A.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练习议论文的写作B.教师可根据学情、在一个学期内统筹安排这四个栏目的教学C.教师不需要按照这四个栏目的顺序进行教学,可根据教师、学生情况相机安排D.对于每个栏目后面的练习题、教师应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练习【答案】 C21、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照要求答题A.课后练习的设计有它的必要性和目的性,随意改变不利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连贯性B.学生在这些讨论中,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这篇课文所蕴含的生活哲理C.教师的练习比教材中的更有深度和思辨性D.讨论问题让课堂更富有生命力【答案】 A22、某教师教学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时,布置预习作业:鉴赏并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诗,总结辛弃疾诗歌的语言风格和创作特点该作业体现出的教学理念不包括(  )A.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C.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D.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答案】 D23、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A.语言知识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B.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整理”比“积累”重要C.“有效整理”有利于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D.“有效积累”的是模糊的、个别的、散漫的知识【答案】 C24、教学《空城计》,教师推荐另外几篇节选自四大名著的文章,建议学生比较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推荐的是( )A.《草船借箭》B.《智取生辰纲》C.《香菱学诗》D.《范进中举》【答案】 D25、阅读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时的教学结束语,回答问题A.在他人的故事中,反省自己;在感慨唏嘘中,汲取正能量,以此来砥砺学行B.达成“在品文中,感受一代大师梁启超的风采,学习其爱国热情及做任何事都充满激情、积极投入的精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C.总结文本写作特点,重申文章思想内容,增加知识储备D.补充拓展梁任公语言特点,人物背景及人生态度,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答案】 A26、教师为巩固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完成《春》这一课文的教学后,为学生举出以下例子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还没端起酒杯,便已经醉了”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属于扩大夸张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感叹国事之艰难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