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常态化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实践.docx
7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常态化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实践 王建新【摘要】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出了较为务实的创新对策,在教学中实践“把时政新闻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结合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进行教学”,并将其作为常态化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以逐步养成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课 教学策略 构建与实践G633.2 A 1992-7711(2017)12-015-020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便是指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及其实践和认识的系列活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品格、与能力素养,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等如何培养学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呢?我的做法是依靠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政治知识的主阵地,亦是学生养成思想政治学科能力、思维方法的主平台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己任,改变对过去那种重视知识灌输轻视能力培养、重结果轻过程的应试教育思维,立足以培养学生应有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探索实践“把时政新闻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结合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进行教学”,并将其作为常态化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以逐步养成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一、把时政新闻融入课堂,培养学生身在课堂胸怀世界的全球视野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与乐趣政治教师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有些政治老师只是课本知识的灌输者,追求将知识点讲得准确清楚、将知识线索理得顺畅完整,将重点难点分析的深入透彻而对于现实世界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很少有老师引进课堂或者结合教学内容引进课堂,课堂内的知识就像从冷库中拿出来的冻猪肉,缺乏新鲜感,你说学生会对这样的课有兴趣吗?我的做法是, 坚持每节政治课前五分钟左右播放新闻视频并让学生简单评析,做到时政新闻融入课堂常态化在每节课上课前,我都要为这五分钟时间精选当天或前两天国内外的重大新闻,或结合教学内容,或重大新闻报道一般我都会选择下载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的新闻视频,一方面新闻视频时间短,大多一到两分钟新闻播完一般我都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对新闻进行分析点评,以加深对新闻事件的深入理解比如,2017年6月2日《朝闻天下》有两则很有意思的新闻一则是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另一则是中国外交部强调中方将认真履行《巴黎协定》恰好我刚刚上完《政治生活》,上课时我就给学生播放了这两则新闻视频简单介绍完什么是《巴黎协定》后,我问:“看完这两则新闻,大家有什么感触?”学生:特朗普完全是一副无赖的样子,我行我素,说翻脸就翻脸,说退出就退出,不讲信用。
学生哄堂大笑)老师:能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描述一下学生:这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师:很好,很专业还有一则新闻呢,哪位说一下?学生:和美国一对比,中国在世人面前表现出完美的谦谦君子的形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部强调中方将认真履行《巴黎协定》体现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老师:回答very perfect(非常完美)学生笑)那中美两国对待《巴黎协定》的态度,你认可那个国家?学生(异口同声):中国!这不同于说教和灌输,就是一种自觉的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学生在观评新闻事件过程中自发的形成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我认为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知识的容器,我们教师所做一切就是让他们的思维进行碰撞,从而产生智慧的火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采取一定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养成表达的习惯,并创造机会给他们展现自我的空间,用欣赏的目光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当众展示在这样新闻观评的教学过程中,一是养成了分析思考新闻事件的思维习惯,培养了表达能力;二是促使学生关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关注国家大事的好习惯;三是培养学生身在课堂胸怀世界的全球视野。
这三点概括起来就是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真正具有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很多人听公开课发现自主探究已经是公开课必杀技,但是很多课堂自主探究活动的设置是“伪探究”,自主探究问题设置低幼化,或者答案一目了然所以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自主探究,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他调动的却是少数同学的能动性,而使绝大多数同学没有真正参与进来或者没有真正思考,学生就谈不上通过教学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政治课教学中,我比较重视课堂真正的自主探究,做到课堂自主探究常态化课堂自主探究形式主要是在每个班都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一般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小组中人人要参与,事事要参与,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据课本中探究活动的安排,力争每节课都至少有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机会探究问题根据课本内容,尽量设置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情境最重要的是课堂互动知识点来源于课本而不能拘泥于课本,最好紧贴现实,并且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可以自主生成而非预设例如,我在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课第一节第一框《企业及其作用》,关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教学当中,我播放了王老吉的视频广告引入了MBA案例《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的几个问题: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广告该如何定位?怎样让北方消费者接受王老吉?假如你是王老吉的总经理,该如何解决这三个现实难题?endprint因为任务明确且富有挑战性,5分钟的小组讨论进行得非常热烈,同学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跃跃欲试。
他们的答案非常脑洞大开,出人意料也许不那么全面深刻,答案本身也不是学生能够完全理解的,但学生对于这个探究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全情投入其中,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而不是仅仅知道课本三个枯燥的观点,但同学们对企业经营的成功的因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样的开放式的探究课堂,教师设问得当,指向性强,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实现思维探究与实践探究并重,提高了学生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三、结合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教学,培养中华民族需要的人才政治课要使学生学有所获,能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为了使引入的教学素材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广泛选材,网络、报纸、杂志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存档一般来说这些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生活、本市报纸等学生熟悉的材料中选择学生常有“怎么我没有想到?”“原来个中竟有如此奥妙!”的感慨例如,我在《上政治生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时,首先播放了新闻《西班牙民众罢工抗议政府财政紧缩政策》《法国铁路工人持续罢工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后,就问同学们:“法国、西班牙似乎比我们中国民主,想罢工就罢工,我们中国公民没有罢工权利,你希望中国有这种西方式的民主吗?我们中国百姓如果也因对政府的某项政策不理解导致不满,采用罢工方式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我们公民应怎样表达自己的诉求?”学生: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罢工游行等会影响我的生活。
我们中国人多,如果周六放假,街上到处是罢工游行的人,交通堵塞,我就只能走回去家了,我家在洪梅镇,回到家我要走到天黑啊!(学生笑)老师:这个同学说道了我国的国情,人口众多我们公民应怎样合理合法表达自己的诉求?我们来看看《政治生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种教学导入属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同于老师的反复说教,而是采取恰当的方式讲好中國故事,在强烈对比的新闻中让学生感悟到中国的美好一面,使学生和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政治课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指导性,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并培养了良好兴趣下的自主学习精神,在传授只是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总之,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课本知识灌输那样可以立竿见影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从教学内容上要上选取了对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有益的各种知识素材,在教学策略上要遵从新课标理念,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情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就一定能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9-34.[2]罗华莲.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7).[3]张志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12).endprint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