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在县级单位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培训会上的讲话.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通***
  • 文档编号:613739119
  • 上传时间:2025-08-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6.3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县级单位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培训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县级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对下一步的结对共建工作,特别是如何有效融入XX区域社会治理集中整治这场硬仗,进行思想上的再统一、任务上的再明确、责任上的再压实开展县级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党组织结对共建,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将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不仅是党建任务,更是政治责任;不仅关乎基层组织的建设,更直接影响我县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特别是针对XX区域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省委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要求,我们必须以结对共建为有力抓手,以扎实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全力建设平安XX、便民XX、幸福XX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高度统一思想,深刻认识结对共建的战略意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站位高远、认识深刻,才能行动自觉、落实有力我们必须从三个维度深刻把握结得共建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第一,这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厚植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党的执政大厦,根基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我县正处在转型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特别是像XX区域这样,人口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社会结构复杂,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对我们的基层治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来自多个渠道的资料显示,XX区域常住与流动人口总数庞大,高峰期曾接近50万人,这使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和矛盾纠纷的集中地通过开展结对共建,推动县级单位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下沉,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为基层党组织赋能,帮助它们建强战斗堡垒,织密组织体系,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从而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第二,这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破解治理难题的现实需要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在体制创新面对XX区域存在的群租房乱象、治安消防隐患、公共服务短板等一系列治理顽疾,仅靠街道社区的单一力量,往往力不从心相关调研指出,XX区域的治理需要党建引领,需要破解人员密集、情况复杂、管控难度大的系统性问题。

      结对共建,本质上是一种治理模式的创新它打破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传统格局,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联动、共建共治”的新机制县级单位党组织带着任务、带着责任深入一线,与社区党组织共同研判问题、共同制定对策、共同组织行动,能够有效整合执法、管理、服务等各方力量,形成“攥指成拳”的强大合力这对于我们啃下XX区域社会治理这块“硬骨头”,探索超大体量社区的治理新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三,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生动实践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结对共建不能仅仅停留在组织层面,其最终成效要体现在为民服务上在一些基层调研中我们看到,通过党建结对共建,能够有效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实事县级单位的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沉到社区楼栋,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可以更真切地听到群众的呼声,更准确地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共同解决一个停车难问题、共同整治一条背街小巷、共同帮扶一户困难家庭,不仅能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能在这个过程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鱼水深情,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就在身边、干部就在眼前,从而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聚焦“五个问题”,系统谋划社会治理攻坚路径推动结对共建,特别是在XX区域这样的复杂环境中开展社会治理集中整治,必须要有系统思维和科学方法县委提出的“五个问题”方法论,即想清楚“为什么做、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是一个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完整工作闭环大家要深入领会,并将其贯穿于结对共建工作的全过程第一,深刻回答“为什么做”,就是要把握时代要求,回应群众期盼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是出于巩固执政基础、破解治理难题、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我们工作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原点每一名参与共建的党员干部都要扪心自问:我到社区去,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还是真正想为群众做点事?是为了“镀金”,还是为了“炼金”?思想的偏差,会导致行动的偏差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结对共建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投身到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中去第二,清晰界定“谁来做”,就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共建合力 责任不明确,工作就容易落空在结对共建中,责任主体是清晰的县级单位党组织是“帮”的主体,要发挥好牵头、带动和资源支持作用,不能当“甩手掌柜”,更不能只挂名、不出力。

      村(社区)党组织是“建”的主体,要履行好属地责任,主动对接、积极作为,发挥好熟悉情况、贴近群众的优势广大下沉党员干部是先锋队和突击队,要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当表率,在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冲锋在前为了确保责任落实,我们要建立“县委统筹、组织部门牵头、街道社区主抓、共建单位协同”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每项任务都有人管、每个问题都有人负责第三,准确把握“做什么”,就是要聚焦核心任务,精准靶向发力 结对共建不能“大水漫灌”,必须聚焦重点、靶向施策结合当前XX区域社会治理的紧迫任务,我认为至少要抓好“三大任务”:一是建强组织堡垒 共建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组织建设县级单位党组织要帮助社区党组织规范“三会一课”、优化组织设置、发展优秀党员,探索构建“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总支—楼栋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架构,真正把组织体系的“桩基”打牢、打实二是攻坚治理难题 这是当前最硬核的任务我们要紧盯XX区域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像群租房这样的顽瘴痼疾根据部署,集中整治行动以“亮剑治群租、雷霆扫乱象、织网管人口”为核心我们的共建单位要全力配合,深入开展“扫楼”行动,对常住户、群租房、网约房、住改商、经营主体等进行地毯式摸排,做到一户不漏、信息全采。

      以往的治理经验,如XX街道在整治群租房时采用的“五个一批”工作法,即沟通一批、集中约谈一批、入户动员一批、公职人员带头整改一批、联合执法整治一批,这些成功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扎实的基础工作,彻底摸清底数,为精准打击、分类施策、源头治理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服务民生改善 在攻坚治理的同时,要始终把服务群众放在心上要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及时梳理归纳群众反馈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由结对单位与社区共同研究,拿出精准有效的解决措施,办好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让群众在共建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第四,科学探索“怎么做”,就是要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共建质效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必须遵循“数据全、情况实、对策精”这三个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要追求“数据全” 大数据时代,没有数据支撑的治理是盲目的我们要求的“扫楼”,绝不是简单地敲敲门、填个表,而是要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采集鲜活、真实、全面的信息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便捷的信息采集小程序,建立动态更新的数据库,为XX区域的社会治理装上“智慧大脑”二要保证“情况实” 数据是基础,但数据背后的“人情事理”更为重要。

      下沉干部要多到群众家中坐一坐,多与街坊邻里聊一聊,把各种问题的表象和症结、群众的真实想法和诉求都弄清楚、搞透彻坚决反对“走过场”“一阵风”,坚决杜绝“报喜不报忧”“数据掺水分”三要力求“对策精” 在摸清底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根据不同楼栋、不同人群、不同问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要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既要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也要发挥居民公约、道德模范的教化作用,还要引导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来,凝聚起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第五,严格衡量“做得怎么样”,就是要建立评价体系,确保落地见效 干好干坏不一样,必须要有科学的评价标准我们要建立一套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一要看社会治理指标 比如,通过共建,XX区域的群租房整改率达到了多少?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了多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了多少?这些硬指标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硬尺子”历史数据显示,经过持续治理,一些重点区域的刑事发案率曾实现连续3年下降5%,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取得新突破二要看群众满意度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要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把评判权交给群众。

      近期数据显示,经过不懈努力,我县部分区域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已提升至98%以上,这是我们工作的巨大动力我们要让XX区域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也实现大幅跃升,让群众的笑脸成为结对共建最美的“成绩单”三要看长效机制建设 一时的整治成果容易反弹,建立长效机制才是根本要看结对共建是否帮助社区建立起了常态化的巡查机制、动态化的信息更新机制、多元化的矛盾调解机制,是否真正提升了社区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能力三、准确把握“四个关系”,推动结对共建走深走实结对共建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工作才能顺畅高效,达到预期目的这里,我重点强调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第一,要处理好“帮”与“学”的关系,实现互促共进 结对共建绝不是县级单位对基层的单向“恩赐”或“输血”帮”是责任,“学”是智慧县级单位党组织有政策理论、宏观视野、专业人才等优势,要毫无保留地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工作水平但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村(社区)干部长期扎根一线,他们处理复杂矛盾的实践经验、与群众打交道的土办法、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都是我们机关干部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

      我们下沉的同志,一定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在实践的大熔炉中淬炼党性、增长才干,实现能力和作风的双提升第二,要处理好“帮”与“扰”的关系,力戒官僚主义 我们是去帮忙的,不是去添乱的;是去解忧的,不是去增负的要深刻反思,我们的“帮”是不是基层真正需要的?会不会增加了基层的迎检负担、文会压力?会不会干扰了基层的正常工作秩序?在工作中,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多一些“服务意识”,少一些“官僚习气”;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想当然”要严格遵守基层的工作纪律,有事多商量、有难题共研究我们下沉干部要主动向居民群众讲清楚此次集中整治行动的目的和意义,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坚决杜绝“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的衙门作风,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第三,要处理好“帮”与“研”的关系,共解深层难题 “帮”不能停留在送钱送物、慰问探望的浅层次,必须向“研”的深度拓展许多基层难题,病根在深处,仅靠简单的“输血”无法根治这就要求我们的共建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着课题下去,与社区同志组成联合调研组,围绕群租房的形成原因、社区养老的服务模式、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度解剖麻雀式的研究。

      要把问题背后的经济账、社会账、心理账都算清楚,把利益链条、症结所在都分析透彻,共同研究出既治标又治本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为县委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为社区留下一个能长久运行的“制度药方”第四,要处理好“帮”与“效”的关系,务求真抓实干 一切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帮扶”,都是形式主义结对共建的成效,最终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印证,用群众的感受来衡量我们要建立起效果导向的工作机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