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28页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21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滂沱(pāng) 颀长(qí) 长歌当哭( dāng) 旋涡 兵荒马乱B.藤 蔓(wàn) 喧阗(tián) 喊喊喳喳(zhā) 托庇 茫无际崖C.蝙蝠(piān) 攒射(cuān) 殒身不恤(yǔn) 嬉 闹 扭怩不安D. 撇开(piē) 熨帖(yù) 解往南京(jiè) 安详 颠扑不破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三更半夜的,有什么大事 难道他——娜拉,不管他说什么你也不去,找理由来②这种以“饲养”小姑娘来 的制度,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③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宣夜说”的重要性就 了该学说只是一种初级的宇宙理论④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 的,甚至是 的 A. 推脱 盈利 自惭形秽 微不足道 无关紧要B.推托 营利 相形见绌 无关紧要 微不足道C.推托 盈利 自惭形秽 无关紧要 微不足道D. 推脱 营利 相形见绌 微不足道 无关紧要3.下列有关各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为了抵御外敌,蜜蜂舍身刺敌;蜂后对于其能育的女儿们存有本能的仇视;姬蜂在毛虫体内求食;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例子:都不足为奇。
②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千米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③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作“带工”的老板④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A.第①句话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事例使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从而增强了说服力文 中冒号的作用是总结上文并引出结论B. 第②句中的双破折号用来标示注释内容,即对“这个长度单位”进行注释;括号也有注释作 用,但标示的不是正文,朗读时可不念C. 第③句中“奇妙”一词为反语,辛辣地讽刺了包身工制度的不公平,与鲁迅称执政府屠杀 请愿学生的行为是“伟绩”异曲同工D.第④句用呼告与反复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对大堰河的敬爱、怀念,使大堰河的形象 成为广大劳动妇女的化身,深化主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3分)A.莫令事不举(举行) 不矜名节(夸耀)未尝不临文嗟悼(悲伤)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繁殖)B.复驾言兮焉求(说话)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激荡)所以游目骋怀(开畅、舒展) 庶刘侥幸(希望)C.二三其德(品德) 已为墙,凡再变矣(已经)逆以煎我怀(预料、想到将来) 勿动勿虑,去不复顾(拜访)D.听臣微志(听闻)好自相扶将(互相)其制稍异于前(形制、规制)审容膝之易安(审视)5.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相同解释的一项是(3分)A.空中而多窍 余扃牖而居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夫孰异道而相安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及其所之既倦儿之成,则可待乎 徐徐更谓之C.而木之性日以离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但以刘日薄西山 木欣欣以向荣D.秋以为期 余既为此志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既自以心为形役6.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长余佩之陆离 ②当其欣于所遇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⑤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⑥引以为流觞曲水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⑧死生亦大矣 ⑨此世所以不传也⑩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 A.①⑤ /② /③⑩/④⑦/⑥/⑧⑨ B.①⑤/② /③⑩ /④⑥⑦/⑧⑨ C.①⑤ /②/③⑩/④⑥⑦/⑧⑨ D.①⑤/②/③⑩ /④⑦/⑥/⑧⑨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古诗中鸥鸟通常是象征隐逸淡泊、自由超脱的意象,如黄庭坚《登快阁》“此心吾与白鸥盟”,杜甫 《客至》中“但见群鸥日日来”。
B. 古代臣属向帝王进言、奏事的公文有章、表、奏、议、疏等疏”多用于陈请谢贺,动之以情; “表”多用于陈述政见,晓之以理C.黄昏和人定属十二时辰,黄昏即戌时,人定即亥时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月上柳梢头,人 约黄昏后”都与这两个时辰有关D.《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即国风,包括十五国风,为各地的民歌,是《诗经》最有艺术成就的部分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小题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 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 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 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 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 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 命力。
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 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 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 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 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华民族始终以“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 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 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 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 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 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 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文旅开发需要深挖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深厚的时代精神和价值,才能汇聚人气、深入人心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它承载着特定时代的记忆与智慧中国作协副主 席阿来表示,文化传承与保护需要“大文化观”的指引,脱离了对那个时代精神的体察,保护就体现不出更大的价值,文旅开发就可能碎片化文旅开发必须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文化生态和脉络有全面认知和深度把握,才能了解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变迁与精神传承深挖这些文化遗产背后的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时光之门,让游客能够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感受先辈们的智慧与力量。
就拿端午节来说,从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到驱邪祈福的民俗传统,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家国情怀的坚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赛龙舟体现的是团结协作、奋勇争先;包粽子蕴含着对传统的传承和对家人的关爱这些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是端午文化遗产的灵魂所在,也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深挖文化遗产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加强对文化遗产解读、 提炼、推广,构建起完整的文化阐释体系还要将文化遗产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有机 结合起来,打造具有系统性、体验感的旅游产品,形成独具一格、不可复制的地方特色同时, 要学会追踪和掌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趋势,善于运用国际化的叙述语言,将中国的审美 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认识比如一些神话类文化遗产借鉴《哪吒》表达人类共同的 主题,反映的思想也汲取了海外文化成果,使中外观众都易产生情感共鸣还可以利用现代科 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表达,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 出新的活力唯有把握历史脉搏,才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旅产业 蓬勃发展的当下,让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既是现实需求,也是责任使命邓也《文旅开发需深挖文化遗产时代价值》,有删改)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源远流长,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B. 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是由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决定的C.文化传承与保护如果能体察文化遗产的时代精神,就可以避免文旅开发的碎片化D. 如果不能把握历史脉搏,就无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9.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王蒙:“越是自觉自信,就越能胸有成竹、珍惜自身,同时越能改革开放、兼收并蓄B. 管同:“昔者,圣王之世,服饰有定制,而作奇技淫巧者有诛C.余秋雨:“中国文化是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D.曲道奎:“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10.根据材料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6个字4分)某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小齐同学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 的讲话》之后,写下了这样的学习心得:中华文化的 ① 如大地承载万物,中华文化的和 平性如 ② 在文明 ③ 未消散的今天,这种“以和化异,因容致和”的古老智慧,显得 尤为重要,恰是构建人类新文明范式的珍贵遗产如《礼记》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 并行而 ④ ”,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色,超越对抗,始终指向一个多元共生、和平共荣的世界 图景。
11.泉城某高中与国内外研学团,拟在李清照纪念堂举办文化共建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提 出建议,设计活动,完成下面表格6分)合理化建议 具体活动(举例)加强对李清照文化遗产的提炼、推广 用展板宣传李清照抢救《金石录》,体现其家国情怀① ②③ ④⑤ ⑥(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文本 一:史更新“通墙”①穿梭 滹沱河②迎敌怒吼刘流史更新现在怎么样了呢 他自从打败了猪头小队长,又摆脱了追来的敌人之后,就觉得自 己暴露得十分明显,敌人绝不会对他放松,他就不停地串“通墙”①,想找个严密地方藏起来,藏 到天黑就可以摸出去可长时间听不见敌人有什么动静,他心里想:这是怎么一回事 敌人走了吗 绝不能够 啊!他们准是闹不清情况,也许他们认为这个镇子里还有其他的八路军哩!真是这样的话,他 们一定还要调兵来好,来吧,他们来的越多越热闹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中还能这样想,史更新确实是条汉子不过自己疲劳得真够呛,饿得也不行了,得想法向老乡讨要点儿吃的喝的他发现一个小 院,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