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超声诊断学——肝胆胰脾.ppt

170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77314261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54MB
  • / 1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超 声 诊 断 学 肝脏1肝脏超声解剖和正常声像图表现2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3弥漫性肝病 一、肝脏超声解剖和正常声像图表现1、肝脏超声解剖 : Couinaud(库)分段 2、肝内管道系统肝静脉、门静脉、肝动脉、胆道系统 肝脏的分叶与分段分叶:4 (5)叶8段左叶: 左内叶 左外叶 (尾状叶Ⅰ、方叶Ⅳ)、 (上段Ⅱ 、下段Ⅲ)右叶: 右前叶 右后叶 (上段Ⅷ 、下段Ⅴ)、 (上段Ⅶ 、下段Ⅵ) 肝脏声像图分叶分段的标志肝静脉 中肝静脉分左右:左右叶分界 右肝静脉分前后:右前叶、右后叶分界 左肝静脉分左内外、左外上下段 肝脏声像图分叶分段的标志门静脉门静脉右前叶:右前叶中央门静脉右后叶:右后叶中央门静脉左支横段:方叶与尾状叶分界门静脉矢状部:左内叶与左外叶门静脉段内支:行走于叶中央 Glisson系统在肝门部位置关系:肝内管道系统 3、肝脏超声基本切面①腹主动脉矢状切面(经左肝切面)②右肋缘下斜切(经第一肝门)③右肋缘下斜切(经第二肝门)④右肋间斜切(肝—肾切面)⑤经胰腺水平部近肾门部横断面 腹主动脉矢状切面(经左肝切面)在腹正中线或正中旁在腹正中线或正中旁1cm处矢状切面处矢状切面 右肋缘下斜切(经第一肝门)横行走向的粗大门脉及其分支横行走向的粗大门脉及其分支 肝左、肝中、肝右静脉呈放射状排列向下腔肝左、肝中、肝右静脉呈放射状排列向下腔静脉集中汇流。

      静脉集中汇流右肋缘下斜切(经第二肝门) 右肋间斜切(肝—肾切面) 肝肾隐窝的观察肝肾隐窝的观察 经胰腺水平部近肾门部横断面 胰腺、腹部大血管胰腺、腹部大血管(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静脉)(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静脉) 腹主动脉矢状纵切面左半肝厚度不超过6cm长度不超过9cm右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切面 肝右叶最大斜径不超过12~14cm正常肝脏声像图表现 二、局灶性肝病1.原发性肝癌2.转移性肝肿瘤3.肝血管瘤4.肝囊肿5.肝脓肿 1、原发性肝癌好发年龄:30~50岁男女比例: 2.6:1实验室检查:AFP升高病理分型: 弥漫型、块状型、结节型组织学分类: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 声像图表现:Ø直接征象:①包膜:多数有完整或不完整包膜②内部回声:不均匀强回声多见(60%),低回声13%,混合型10%血供丰富③周围暗环:多数具周围窄暗环,血管绕行说④后方回声:无明显衰减或增强⑤侧后声影:纤维包膜所致原发性肝癌 间接征象:①癌栓形成: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肝管②淋巴结转移:腹腔、腹膜后③卫星灶:原发性肝癌 CDFI:内部及周边血流丰富Doppler:可以探及动脉血流频谱,Vmax高,RI高。

      CUS(HCC)动脉期整体增强,门脉期等或低增强,延迟期低增强胆管细胞肝癌动脉期周边增强,门脉及延迟期低或无增强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胆管细胞癌•特征:•境界不清晰•肿块较小时即有远端的胆管扩张•肝门部淋巴结转移较多见•不伴有肝硬化、门脉癌栓等•CDFI:肿块内部血供少•EUS:动脉期周边增强或三期无增强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1、早期动脉相 2、动脉相 3、门静脉相 4、延迟相 超声造影时相•肝动脉:10-20后开始,持续10-15秒•门脉相:30秒-2分钟•延迟相:2分钟-6分钟 2、转移性肝肿瘤1)全身各组织器官恶性肿瘤均可转移至肝脏2)实验室检查: 除生殖腺恶性肿瘤转移外,AFP阴性3)转移途径: 门脉系统(胃肠道肿瘤)、体循环、淋巴系统、直接侵入 声像图表现:Ø一般表现: 内部回声以低回声为主; 多:肝内多发性结节; 边:肝包膜下多见; 散:左右叶同时见多个结节ØCEUS: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发现常规超声和增强CT不能发现的病灶Ø动脉期周边增强(少血供型)或整体增强(多血供型),门脉及延迟期低或无增强转移性肝肿瘤 原发灶不同,声像图各异:牛眼征(声晕):多见于乳腺、胃肠道肿瘤转移 血管绕行说、水肿说、包膜说结肠癌:多钙化胰腺癌:极低回声肺腺癌、卵巢癌:囊性变多见黑色素瘤:低回声中点状强回声转移性肝肿瘤 转移性肝肿瘤 转移性肝肿瘤超声常规:箭头示原发灶超声造影:大箭示另一病灶,小箭示卫星灶。

      3、肝血管瘤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样血管瘤声像图表现:Ø边界:清楚、强回声、裂隙征Ø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Ø可压缩性:边缘部的肿块Ø内部回声: 各种回声类型均可见,高回声多见 声像图表现:ØCDFI:多数血管瘤内部无血流信号,17%结节内可见点状、短线状、树枝状血流,呈低阻;周边可见血管穿通征Ø绒线球征:类似于现在的肝癌造影球ØCEUS: 缓慢性进行性向心性完全性填充,消退较晚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 4、肝囊肿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声像图表现:Ø形态:圆形、椭圆形,多房性囊肿可为不 规则形Ø包膜:薄而完整,壁厚<1mmØ内部回声:无回声暗区,透声好Ø后方回声增强,侧壁回声失落 肝囊肿 5、肝脓肿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盗汗,钝性右上腹痛,呼吸加重分阿米巴性脓肿和细菌性脓肿两类白细胞升高明显 声像图表现:Ø早期肝脓肿:炎性期肝内低回声病灶,类似肿瘤Ø脓肿形成后:脓肿形成期1. 囊壁:内壁厚不平整、外壁不规则2. 内部回声:囊性、内部可见细小的点状回声, 偶见团块状或气体强回声3. 后方回声:略增强。

      Ø脓肿治疗后:恢复期 实性团块,内部结构接近正常肝脏肝脓肿 •CDFI: 血供丰富•CUS:动脉期及门脉期周边呈高增强,内部可见分隔高增强,延迟期呈低增强液化脓肿内部无增强区 肝脓肿 肝脓肿 肝脓肿 三:弥漫性肝病1.脂肪肝2.肝硬化(门脉高压)3.淤血肝4.布加综合症 1、脂肪肝弥漫性脂肪肝声像图表现:Ø肝脏体积增大、边缘角圆顿Ø前方回声增强:“明亮肝”Ø后方回声衰减肝内透声性差,似有“薄雾”肝后界显示不清Ø肝内血管显示减少,纹理不清Ø腹部皮下脂肪增厚可辅助诊断 弥漫性脂肪肝 弥漫性脂肪肝 非均匀性脂肪肝声像图表现:Ø局灶性相对高回声,形态不规则有时高回声占据肝脏一段或者一叶Ø右前叶、左内叶、胆囊旁最多见局灶脂肪浸润不均非均匀性脂肪肝 非均匀性脂肪肝 非均匀性脂肪肝 2、肝硬化(门脉高压)Ø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三步曲临床上多出现肝功能减退、低蛋白血症,出现门脉高压时可伴脾大、腹水、腹壁静脉曲张等 声像图表现:Ø肝脏体积缩小、表面不平Ø肝脏外形失常,左叶增大、右叶比例失调Ø内部回声弥漫性增粗、增强Ø可伴有肝硬化结节或肝癌结节Ø肝内血管(门静脉)迂曲、僵直、变细Ø门静脉内可伴有栓子。

      Ø伴有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增宽主干内径>13mm, PSV<20cm/s,侧支循环(胃左静脉曲张、脐静脉)开放,脾静脉> 9mmØ可伴有腹水、胆囊壁水肿Ø脾肿大肝硬化 肝硬化 肝硬化肝硬化伴腹水 肝硬化 肝硬化肝硬化伴腹水、胆囊壁水肿 3、淤血肝Ø心力衰竭所致肝静脉系统淤血、增粗、肝脏增大Ø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心功能状态相关 声像图表现:Ø肝脏增大、变厚,边缘钝圆Ø肝实质回声均匀,纹理清楚Ø三支肝静脉扩张,直径达0.8~2.0cm在第二肝门呈花瓣样进入下腔静脉Ø下腔静脉明显增宽,内径达2.5~4.4cm淤血肝 淤血肝 4、布加综合症 (Budd—Chiari syndrome)Ø肝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引起下腔静脉高压和门静脉高压的综合症状Ø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胸腹壁静脉曲张、下肢浮肿 声像图表现:Ø肝脏体积增大,尾状叶明显Ø肝静脉迂曲扩张,三支肝静脉之间出现交通支,或者,肝静脉异常入口进入下腔静脉血流速减慢,偶可见双向频谱曲线Ø下腔静脉、肝静脉的一支或多支内见异常膜样高回声,或呈节段性管腔狭窄Ø门脉高压表现布加综合症 布加综合症 胆 系1胆道超声解剖和正常声像图表现2胆囊疾病3胆管疾病 一、胆系超声解剖和正常声像图表现1、胆囊超声解剖Ø长径<9cm,前后径<3cm,壁厚2~3mm。

      Ø胆囊底、体和颈三部分Ø哈氏囊(Hartman) 2、胆管超声解剖•在肝门处分肝内胆管、肝外胆管Ø胆总管:长4~8cm,内径2~8mm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十二指肠壁内段 正常胆道声像图表现肝外胆管横切声像图(“米老鼠”征) 二、胆囊疾病1.胆囊炎2.胆囊结石3.胆囊癌4.胆囊良性腺瘤5.胆囊增生性疾病 1、胆囊炎声像图表现急 性:①体积增大②囊壁增厚呈低回声③囊壁不光滑④囊内细小回声,有时伴结石慢 性:①体积缩小②囊壁增厚呈强回声③囊壁不光滑④常伴结石 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炎 2、胆囊结石 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约20%~40%为静止性胆囊结石,终身无症状 部分病人疼痛+发烧+黄疸,即夏科(Charcot)三联征 ①典型胆囊结石声像图表现a)强回声:形态可以固定或不固定b)声影:强回声后方有声影,极小结石例外c)移动:可以移动,但是空间局限时例外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典型胆囊结石 ②胆囊结石充满型声像图表现a)胆囊结石呈弧形光带b)后方声影及后壁不清c)胆囊腔变小甚至闭合,即WES征ØW—wall ØE—echo ØS—shadow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充满型 ③胆囊泥沙样结石声像图表现a)胆囊后壁沉积强回声光带。

      b)沉积层较薄时仅表现为胆囊后壁粗糙、回声增强c)改变体位,强回声光带移动可辅助诊断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胆囊泥沙样结石 胆囊结石胆囊泥沙样结石 胆囊结石胆囊泥沙样结石 ④胆囊颈部结石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3、胆囊癌Ø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胆囊体部和底部,腺癌为主Ø临床症状:腹痛并放射至肩背部,肿瘤侵犯、阻塞胆囊颈或胆囊管后,可产生类似结石梗阻和急性胆囊炎的表现 声像图表现Ø小结节型:突入囊腔的乳头状等回声,基底部宽,不光滑Ø蕈伞型:基底部宽,边缘不整齐的团块Ø厚壁型:局部或弥漫性囊壁增厚,不光滑Ø混合型:=蕈伞型+厚壁型Ø实块型:胆囊腔被肿块充填,内部为低回声或不均匀的混合回声胆囊癌 胆囊癌 胆囊癌的其它声像图特点Ø与肝脏界限不清Ø常合并结石Ø局部可有淋巴结肿大ØCDFI在胆囊内部及边缘部可探及血流信号胆囊癌 胆囊癌胆囊占位,与肝脏组织分界欠清 胆囊癌 4、胆囊良性腺瘤 胆囊良性肿瘤肿瘤体积小肌腺瘤最为常见,多见于胆囊底部,突出于粘膜层下;若为乳头状瘤有恶变倾向,视为癌前病变;纤维瘤体小但质地坚实,早期可阻塞胆管发生黄疸 声像图表现Ø好发于颈部和底部。

      Ø高回声或中等回声结节Ø基底部宽,突向腔内,呈乳头状或圆形Ø大于1cm结节,高度警惕恶性Ø与胆囊结石鉴别:无声影、不移动 胆囊良性腺瘤 胆囊良性腺瘤 5、胆囊增生性疾病⑴胆囊胆固醇沉着症⑵胆囊腺肌增生症 ⑴胆囊胆固醇沉着症Ø胆固醇代谢紊乱,胆汁中胆固醇沉积于胆囊粘膜固有层的巨噬细胞内分两类:Ø弥漫型Ø局限型(胆固醇性息肉) 声像图表现:Ø高回声结节Ø基底较窄,或有长短不一的蒂,突向腔内,呈乳头状或桑葚状Ø可合并胆囊结石Ø蒂部较细时,可从囊壁脱落并且从胆囊排出,应术前复查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⑵胆囊腺肌增生症Ø胆囊壁非炎性、非肿瘤性的良性胆囊壁增厚性病变ØJustras分型: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局限型多见,常位于胆囊底部,呈肿块样增厚 声像图表现:Ø胆囊壁弥漫性、节段性和局限性增厚Ø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圆形液性囊腔Ø可合并胆囊壁结晶强回声斑伴彗星尾征)Ø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亢进胆囊腺肌增生症 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体部壁间结节 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壁增厚、壁内点状强回声 胆囊腺肌增生症①局 限 型 ②弥 漫 型 ③节 段 型 三、胆管疾病1.胆管结石2.肝外胆管癌3.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4.胆道蛔虫病5.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1、胆管结石⑴肝外胆管结石⑵肝内胆管结石 ⑴肝外胆管结石声像图表现:直接征象:1.胆总管扩张。

      2.扩张的胆总管内见强回声,单发或多发3.后方可伴声影 间接征象:1.肝内胆管可扩张(>3mm)2.胆囊肿大3.胰管扩张 结石与管壁间有狭窄的胆汁透声区包绕海岛”征胆总管结石 声像图表现直接征象:1.肝内胆管内见强回声团,单发或多发2.强回声团后方可伴声影 3.结石强回声团沿肝内胆管走向分布间接征象:1.肝内胆管可以扩张(平行管征)2.合并感染时肝脏肿大、边缘变钝、肝内脓肿形成⑵肝内胆管结石 2、肝外胆管癌Ø发生在肝门部左右肝管汇合处至胆总管下端,80%为腺癌Ø扩散方式主要为沿胆管壁上下浸润淋巴转移以肝门淋巴结多见高位胆管癌易侵犯门静脉,可形成癌栓,导致肝内转移 声像图表现直接征象:Ø乳头型:胆管扩张、管腔内高回声团块、无声影、不随体 位改变Ø团块型:胆管扩张、圆形或分叶状高回声肿块堵塞胆管、 与管壁无明显分界Ø截断型或狭窄型:扩张的胆管远端突然被截断或呈锥形狭 窄,周围可见致密高回声点间接征象:Ø病灶以上胆系扩张Ø肝脏弥漫性肿大Ø肝门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有转移灶肝外胆管癌 肝外胆管癌 肝外胆管癌 3、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 分为六型:Ⅰ胆总管囊肿(最多见)Ⅱ肝胆管憩室Ⅲ胆总管末端囊肿Ⅳa肝内及肝外胆管多发性囊肿Ⅳb肝外胆管多发性囊肿Ⅴ肝内胆管单发或多发性囊肿 (Caroli病:肝内胆管多发性囊肿) 声像图表现1.肝内、外胆管的某一部位出现局限性扩大的无回声区。

      2.圆形、梭形;单发、多发3.可合并胆管结石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 4、、胆道蛔虫病Ø肠蛔虫病的并发症,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Ø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可合并胆道感染、胰腺炎、肝脓肿等 声像图表现Ø肝外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胆总管明显扩张Ø扩张胆管内可见双线状长条形平行高回声带Ø偶可见虫体蠕动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 5、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①胆总管扩张,胆囊肿大: 胆囊管以下胆总管梗阻②胆总管扩张,肿囊不肿大:胆囊管以下胆总管梗阻③胆总管不扩张,胆囊肿大:病变部位在胆囊颈部④胆总管不扩张,胆囊不肿大:肝总管以上病变 胰腺1胰腺超声解剖和正常声像图表现2胰腺炎3胰腺囊肿性病变4胰腺肿瘤 一、胰腺超声解剖和正常声像图表现1、胰腺超声解剖Ø胰腺位于腹膜后Ø分头、颈、体、尾四部Ø形态可分三型: 蝌蚪形 哑铃形 腊肠形 2、正常声像图表现Ø脾静脉为标志Ø回声强于肝脏实质回声,弱于肾窦回声 3、胰腺的测量①.胰头的测量:切面测量法:根据胰腺的走形划切线,并在胰头测量处做垂直线进行测量 传统测量法:下腔静脉前方测量胰头 ②.②.②.②.胰体、胰尾的测值:胰体、胰尾的测值:胰体、胰尾的测值:胰体、胰尾的测值:分别位于腹主动脉的前方、腹主动脉(脊柱)的分别位于腹主动脉的前方、腹主动脉(脊柱)的分别位于腹主动脉的前方、腹主动脉(脊柱)的分别位于腹主动脉的前方、腹主动脉(脊柱)的左缘进行测量。

      左缘进行测量左缘进行测量左缘进行测量③.③.③.③.胰腺测量正常值(厚度):胰腺测量正常值(厚度):胰腺测量正常值(厚度):胰腺测量正常值(厚度):目前多认为:胰头应小于目前多认为:胰头应小于目前多认为:胰头应小于目前多认为:胰头应小于2.5cm2.5cm2.5cm2.5cm、胰体、胰尾应、胰体、胰尾应、胰体、胰尾应、胰体、胰尾应小于小于小于小于2.2.2.2.0 0 0 0cmcmcmcm根据胰腺不同的形态可有差异:根据胰腺不同的形态可有差异:根据胰腺不同的形态可有差异:根据胰腺不同的形态可有差异:蝌蚪形胰头最大值可为蝌蚪形胰头最大值可为蝌蚪形胰头最大值可为蝌蚪形胰头最大值可为3.53.53.53.5cmcmcmcm,哑铃形、腊肠形,哑铃形、腊肠形,哑铃形、腊肠形,哑铃形、腊肠形胰尾部测值偏大,常可达上限胰尾部测值偏大,常可达上限胰尾部测值偏大,常可达上限胰尾部测值偏大,常可达上限2 2 2 2cmcmcmcm主胰管内径主胰管内径主胰管内径主胰管内径>2mm>2mm>2mm>2mm,考虑胰管扩张考虑胰管扩张考虑胰管扩张考虑胰管扩张 二、胰腺炎1.急性胰腺炎2.慢性胰腺炎3.胰石症 1、急性胰腺炎分两型:①急性水肿型胰腺炎②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声像图表现Ø胰腺弥漫性增大。

      Ø边界清Ø实质不均低回声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正常胰腺急性胰腺炎 声像图表现Ø胰腺肿大Ø边缘不完整,回声不均质Ø可有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Ø多数伴胰周或腹腔内积液,胰周因渗出可出现不规则低回声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2、慢性胰腺炎声像图表现Ø体积缩小Ø形态不规则Ø轮廓不清晰Ø回声不均质Ø胰管可扩张Ø胰管有结石Ø假性囊肿 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 3、胰石症Ø发病率低,男性多见临床上以腹痛为最常见表现Ø分两类: 胰管结石(真性结石) 胰实质钙化(假性结石) 声像图表现Ø胰腺回声类似慢性胰腺炎Ø胰管扩张、内可见强光点,后方常无声影Ø胰腺实质内见强光点,考虑实质内钙化灶Ø胰腺形态失常时考虑胰腺癌可能胰石症 胰石症 三、胰腺囊肿性病变1.胰腺囊肿2.胰腺脓肿3.胰腺囊腺癌4.胰腺囊肿性腺瘤 1、胰腺囊肿⑴真性囊肿Ø胰腺组织本身形成的囊肿,囊液由囊壁的上皮细胞分泌而来声像图表现Ø胰腺内无回声囊性结构Ø先天性囊肿Ø潴留性囊肿Ø寄生虫性囊肿Ø增生性囊肿 胰腺真性囊肿 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ØØ胰腺局部无回声区,边界光滑、圆形或分叶状胰腺局部无回声区,边界光滑、圆形或分叶状。

      ØØ后壁回声增强,侧后方声影后壁回声增强,侧后方声影ØØ单发、多发、内见分隔单发、多发、内见分隔ØØ囊肿巨大时,压迫胰腺,失去正常形态囊肿巨大时,压迫胰腺,失去正常形态⑵⑵⑵⑵假性囊肿假性囊肿假性囊肿假性囊肿Ø囊壁无上皮细胞囊壁无上皮细胞囊壁无上皮细胞囊壁无上皮细胞,囊液形成,囊液形成,囊液形成,囊液形成原因为胰液外渗、或渗液与原因为胰液外渗、或渗液与原因为胰液外渗、或渗液与原因为胰液外渗、或渗液与血液混合包裹而形成血液混合包裹而形成血液混合包裹而形成血液混合包裹而形成Ø多多多多继发于急性、慢性胰腺炎继发于急性、慢性胰腺炎继发于急性、慢性胰腺炎继发于急性、慢性胰腺炎及胰腺损伤,体积较大及胰腺损伤,体积较大及胰腺损伤,体积较大及胰腺损伤,体积较大 胰腺假性囊肿 2、胰腺脓肿Ø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声像图表现Ø胰腺体积增大Ø局限性囊性包块、轮廓不清、壁厚、内伴细小回声、偶可见气体 3、胰腺囊肿性腺瘤Ø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见于胰腺各部,以胰体、尾部多见声像图表现:Ø边界光滑、壁厚、囊壁可见乳头状结构、囊壁偶可办钙化Ø内部无回声,可见多房分隔 胰腺囊肿性腺瘤 4、胰腺囊腺癌Ø罕见,从超声上难以与胰腺囊腺瘤鉴别。

      术后病理发现囊壁乳头明显增生,突入腔内,甚至充满囊腔 胰腺囊腺癌 四、胰腺肿瘤1.胰腺癌2.胰岛细胞瘤3.壶腹癌 1、胰腺癌声像图表现直接征象Ø胰腺局限性肿大Ø肿块形态不规则Ø肿块边界不清晰Ø内部回声不均质Ø肿块多呈低回声 间接征象Ø胰头癌压迫胆总管下段及胰管,可见“四个扩张”征象,即胆囊、胆总管、肝内胆管、胰管扩张Ø血管受压Ø肝脏及远处转移胰腺癌 2、胰岛细胞瘤胰岛细胞瘤功能性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 ⑴胰岛素瘤Ø瘤体较小,约1~2cm,临床上反复发作的空腹期低血糖症声像图表现:Ø胰腺体尾部多见Ø体积小、边界整齐、质均而光滑Ø内部呈弱回声、回声均匀 胰岛素瘤 ⑵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Ø肿瘤体积巨大,可超过10cm,有包膜,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声像图表现:Ø左上腹巨大肿物,与胰腺体位相连,圆形或椭圆形Ø内部不均质回声,部分可囊性变Ø可能恶变,肝内转移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3、壶腹癌Ø位于胆总管壶腹部临床表现为胆总管、胰管阻塞症状,患者进行性黄疸Ø肿瘤可来源于: 主胰管末端 胆总管末端上皮 十二指肠乳头部 声像图表现Ø瘤体体积较小,内部高回声,位于胰头及下腔静脉右侧。

      Ø胰头正常,但胰管、胆管扩张,胆管扩张程度重于胰管扩张壶腹癌 脾脏1脾脏超声解剖和正常声像图表现2脾脏疾病 一、脾脏超声解剖和正常声像图表现Ø脾脏呈半月形,中央为脾门,有动静脉进出Ø脾实质表现为非常均匀的点状中低回声,较正常左肾皮质回声高Ø厚度不超过4cm,长度不超过11cmØ脾静脉内径小于8mm 二、脾脏疾病1.弥漫性脾肿大2.脾囊肿3.脾肿瘤4.脾外伤5.脾梗塞6.脾结核7.脾脓肿及真菌感染性脓肿 1、弥漫性脾肿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考虑脾肿大:⑴成年男女皮厚径分别超过4cm和3.8cm,同时脾下缘超过肋缘⑵脾最大长径超过11cm 脾肿大分轻、中、重三度,与临床标准一致Ø轻度:深吸气时脾下缘达肋缘下2~3cmØ中度:深吸气时脾下缘超过肋缘3cm,但未超过脐水平Ø重度:深吸气时脾下缘超过脐水平,前缘超过锁骨中线甚至达腹正中线弥漫性脾肿大 弥漫性脾肿大 2、脾囊肿(真性、假性两种类型,假性相对少见) 3、脾肿瘤Ø良性:血管瘤多见 声像图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类似 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内部呈网络状Ø恶性:淋巴瘤多见 声像图表现为单个或多个低回声结节 也可表现为脾脏弥漫性肿大,实质回声减低。

      脾血管瘤 脾淋巴瘤 4、脾外伤Ø脾破裂可分为三种类型: 中央型破裂、包膜下破裂、真性脾破裂声像图表现:Ø中央型破裂:脾实质回声异常,内可见片状、团块状强弱不等的回声(提示血肿)Ø包膜下破裂:脾包膜下方梭形、不规则形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回声增高时提示血肿机化Ø真性脾破裂:脾脏周围积液、脾包膜连续性中断、腹腔游离积液 脾外伤 5、脾梗塞病因:脾动脉栓塞声像图:楔形低回声,尖端向脾门 脾脏动脉栓塞后 6、脾结核(全身性血行播散性结核的一部分)声像图表现Ø轻度脾肿大Ø脾实质内散在多发或局灶单发性结节,治愈后呈点状钙化影 脾结核 7、脾脓肿及真菌感染性脓肿⑴脾脓肿 脾肿大、局限性低回声、边界不清⑵真菌感染性脓肿 少见,声像图多种表现: 轮中轮型、靶环型、低回声型、钙化型 脾脓肿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