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导-学-练的模式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逸向
  • 文档编号:356369899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2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导-学-练的模式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如何通过导、学、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关心的问题,当然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具体方法如下:一、倡导自主、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应该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知识得以内化,方法得以迁移,能力得以形成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比如在讲椭圆的标准方程时,焦点在x轴上的,老师为学生推导,在讨论焦点在y轴上的方程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模仿推导,只要学生自己亲自体验了,才知道推导的过程,以及在推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甚至有的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求焦点在y轴上的方程时只需将求焦点在x轴方程中的x与y互换就可以了,到了解双曲线的方程时,老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椭圆的方程的求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推导,先让学生之间共议,在师生共议,然后得出双曲线的方程,这样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自主、交流、探究的发展空间。

      二、注重学科思想方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的精髓,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应用的全过程对它的灵活应用,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例如讨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的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把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联立讨论方程组解的情况;二是从几何图形中考虑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情况,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会使问题清晰明了,注重知识在教学整体结构中的内在联系,揭示思想方法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互相沟通中的纽带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讲,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自觉应用往往使问题运算简捷、推理清晰,更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三、启迪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思考1.设计一题多问,促进自主学习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通过问题形式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单纯的讲解数学上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形成过程,或是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抽象,或是对旧知识进行归纳,类比后推理得出的结论,这种数学抽象或推理的过程就是知识形成过程,如果学生能掌握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沟通知识联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将知识学“活”,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这些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问题,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去探求、去发现。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思维能力在不断形成、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中得以提高,进而避免了知识上的死记硬背,应用上的生搬硬套现象2.倡导一题多解,实施分层教学,教材不仅是一本教科书,也是一本很好的学材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倡导一题多解,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标新立异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我们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对象意识、情境意识、目的意识及评判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修养,本着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新思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恰当的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