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职专业开办情况的统计分析.doc
5页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职专业幵办情况的 统计分析杨艳黄丹辉厦门城市遐业学院摘要:本文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和各院校官网,调查搜集内地开办城市轨道交通类 专业的高职院校120所,并统计分析它们的类别、专业和地理分布,以期为城市 轨道交通类高职层次专业的开办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技能型人冰的培养提供 数据参考和建议措施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高职;统计分析;基金: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校企资源共享模式下 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研宄” (JAS151035):课题主持人:杨艳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可以说是马力全开,H新月异根据国 家发改委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8月,全国开 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城市合计32个,总里程超过3800公里,58座城市的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规划线路总长达7305公里近五年,新增运营线 路长2637km,仅2016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550km,运营线网200公里以上的城 市6个,10(^200公里的城市6个为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建设,近tl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城 市轨道交通人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人才建设规划引领,加强普通高 校学科专业建设,扩大职业教育培养规模,搭建人冰培养协作平台,优化人冰 培养政策环境等重要任务,争取到2020年建立起覆盖规划、设计、建设、运营、 管理、安全等多方位、全链条的人才队伍,基木消除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人才的缺 门,有效满足行业发展要求。
一、幵办概况在本科教育层面,我国现有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类别 然而,行业的发展势不可挡,许多高校依托原有交通运输、机电工程、土木工程、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基础上的优势,开设了轨道交通相关专业 或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业发展培养大量高端人才,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 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较为发达城市的地方高校,依托校企共建,成立了专门的轨 道交通学院,比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深圳大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应运而生,大面积开办、培养人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城市轨 道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在2014年以前,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城市轨道交 通”类下设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 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4个专业2015年以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类下设城 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 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6个专 业结合“中国教育”网站和“高考志愿君” APP等査询系统和各校官网, 笔者对开办城市轨道交通类的高职院校近两年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进行一一调 查,截至2017年8月,初步统计出开办城市轨道交通类高职专业的院校共计 120所,占全国高职院校近十分之一比例,另有7所开办该高职专业的本科院 校。
二、分布情况(一)开办院校类别分布1. 老铁道院校和一些铁路中专升格或合并的高职院校是开办城市轨道交通专 业的先锋力量如: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职业学院(原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管理 干部学院(与内江铁路机械学校合并),据不完全统计约15所这类院校依托 原来铁道技术力量和行业资源,有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开办城市轨道交通类 专业转型快、技术力量强,基本能涵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车辆技术、供配 电技术、通信信号技术、机电技术、运营管理中3个及以上的专业,形成专业群 办学优势2. 各省市交通职业院校是开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重点院校如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重 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据不完全统计约22所这类院 校的特点是依托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以订单班为主要办学模式,城市轨道交 通类专业迅速发展壮大,大部分院校也能形成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尤其在北 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城市轨道交通形成线网规模的大城市,院校与企 业形成紧密长期的合作关系,它们的办学能力向全国其他轨道新兴发展城市和 学校辐射,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培训的地域中心城市。
3. 各类地方综合类职业院校和其他类院校是开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新生力 量这类院校数量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全W约有83所如贵州省的贵阳职业技术学 院、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贵州工商职业学院、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建设 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的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哲的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逑 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等这类院校的特点是依托当地新兴的城 市轨道发展势头,看准当地轨道人才紧缺的痛点,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借助外 力及时开办该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力量相对较为薄弱,处于专业探索和发展 期,大部分院校未能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群表1开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高职院校与地铁开通、地铁规划城市地区分布统计 表 下载原表(二)开办院校地理分布全国地铁开通城市32个(含香港、台北、高雄),开通及在建城市42个,58 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根据我国的七大地理区域分布来统计分析, 目前由于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和轨道交通历史传承和发展机遇原因,幵办城市轨 道交通高职院校与地铁开通、地铁规划城市在这七大区域的分布并不均衡。
如表 1所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高职院校分布,按开办院校数量计算,依次为华 东、华中、西南、华北、华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从32个地铁幵通城市统计,依 次为华东、华南、西南、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北地区;从58所地铁城市统计,依 次为华东、华南、华北、西北、东北、西南和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在地铁建设规 模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开办上遥遥领先其他城市,丙北、东北等地区虽然地铁 开工建设步伐比较缓慢,但依托原有铁道和交通院校等基础,城市轨道交通教 育已经起步发展通过综合统计开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120高职院校,这些院校全国各哲市自 治区分布如图1所示有趣的是,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铁发达城市和省份并不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开 办高职院校较多的地区据分析,这些城市和地区冇强人的培养轨道交通人才的 本科类院校和企业培训机构的支撑三)开办专业分布 在这些开办城市轨道交通和关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开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专业的院校有73所,开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的院校有38所,开办城市轨道 交通车辆的院校有21所,开办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相关专业的院校只冇9所2015 年以后,专业目荣有所变化,新增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 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等专业,但可以看出,在大部分高职院校 中,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开办的集群程度很低,或者是刚起步,或者是处在原铁 道或其他类培养模式下的转型期,形成专业群规模和效应的凤毛麟角。
三、思考与建议(-)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城市轨道人才工作的统筹和支撑 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各个地区、城市的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然而, 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储备与建设工作迫在眉睫,高职院校主要立足于生产第一线, 为城市轨道交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轨道 技能型人才总量短缺难题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行业,人部分高职 院校兴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起步较晚、师资紧缺、力量不足从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也可以看出,相关政府部门对城市轨道 人才工作的重视然而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和关政府部门出台和应的具体举措, 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统筹和扶持,比如在人才引进、校企合作上以及在劳 动力资源保障上的政策倾斜既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要注重对技术技 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支撑,真正落实“优化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加强地区与 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合理的人冰梯队;既重视对轨道交通企业的投资,也不 能忽略对轨道人才培养相关机构的投入,统筹优化资源,发挥所长,井同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业的发展建设阁1 2017年我国内地各咎市幵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高职院校分布情况 下载原图(二) 发挥行业作用,加强对城市轨道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指导各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都存奋差距,各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是 各自为营,缺乏行业职业规范和标准,给人才培养工作造成很大阻力和困惑。
一 方而,行业协会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对人才培养研宂、指导和引领,制定完善城 市轨道交通专业标准自2015年9月以来,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已启动协会职业 标准、培训标准和认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着力于普遍适用性和指导性,以 保证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社会认可度,增强人才交流互通但另一方面,仍需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开发特色课程三) 深化校企与地区合作,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互通格局很多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兴办源于当地地铁的建设对于新建城市而言, 人才需求处于井喷期,加强校企与地区合作势在必行合作伍含三层含义:地铁 企业增强和院校合作的自觉性;本科院校和研究机构等教育研究的领头羊增强对 高职院校的智力支持;地铁发达城市増强对地铁在建城市的技术援助城市轨道 实训建设投资巨大,并且设备需要不断地更新,共享、共建有利于集约土地和设备等资源,节约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建设;可以实现差异化和错位发展, 打造区域性的示范性品牌;可以有效保证设备的适应性、先进性,大大提高实践 教学效果;可以节省企业人力成本,增加学校、研究机构的经济创收,实现社会 服务的功能;还有利于形成学校、企业、行业以及跨地区的立体合作机制,形成 良性互动。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现代经济的增长包括了四个增长耍素: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资木积累以及技术变革与创新其中,人力资源和技术变革与创新是 尤其活跃的因素轨道行业经济的发展也依赖于轨道人才支撑体系的建立,高职 院校是其中一支充满活力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当前轨道交通人才规模不足、结 构不合理等问题h显情况下,不遗余力地搭建好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平台,多方 位、全链条建设好人才队伍,是促进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举措参考文献[1] 侯秀芳,左超,李楠.城市轨道交通2016年统计和分析[J].都市快轨通, 2017,30 (3):卜7.[2] 庞瑾,顾保南.2016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和分析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报快递"之四[J].城市轨道交通研宄,2017, 20 (1) :1-5.[3] 郝雪.人才市场需求导向的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研宄[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4] 秦菲菲.地方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宂[J].科技创新导 报,2015,12 (27) : 39-41.[5] 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6] 邱均平,温芳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问题研宄一一基于2010年中国 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的实证分析[J].高教研究,2010 (7) : 1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