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kv消弧线圈设备运行检修规定.docx
13页10kv 消弧线圈设备运行检修规定消弧线圈运行维护和检修治理规定1.总则1.1 为了加强消弧线圈设备治理、运行维护治理和检修治理,特制定本规定1.2 本规定消弧线圈设备是指消弧线圈成套设备,主要包括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有载开关、隔离刀闸、 PT、MOA、掌握器、阻尼电阻、组合柜等设备1.3 本规定编制依据:1.3.1 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沟通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1.3.2 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572-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1.3.3 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574-95)《有载分接开关运行修理导则》;1.3.4 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1.3.5 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684-1999)《继电保护》;1.3.6 国家标准(GB10229-88)《电抗器-消弧线圈》1.3.7 国家标准〔GB/T6451-1999〕《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1.3.8 国家标准(GB10229-88)《电抗器-消弧线圈》1.3.9 国家电力公司国电发[2023]589 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3〕;1.3.10 厂家说明书《消弧线圈用CF、CV 型复合式有载分接开关使用说明书》上海华明《BPKI200-10/35 型干式真空开关有载分接开关使用说明书》双城开关《MFKI120-10/35 型干式空气有载分接开关使用说明书》吴江芦墟 1.4 公司系统所属各供电公司、高压运行部、变电检修公司分管运行、检修工作的各级领导、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专职和变电站值班人员、开关检修人员以及工程建设治理部门、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均应生疏本规定,并认真贯彻执行。
1.5 本规定由生产运营部负责解释2.目的和构成2.1 装设消弧线圈的目的2.1.1 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沟通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 缘协作》规定:3kV~10kV 不直接连接发电机的系统和 35kV、66kV 系统, 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超过以下数值时,应承受不接地方式;当超过 以下数值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承受消弧线圈接地方式:a) 3kV~10kV 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全部35kV、66kV 系统,10Ab) 3kV~10kV 非钢筋混凝土或非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当电压为:1)3kV 和 6kV 时,30A;12)10kV 时,20Ac) 3kV~10kV 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30A消弧线圈接地故障电流不宜超过 10A必要时可将系统分区运行消弧线圈宜承受过补偿运行方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正常运行状况下, 中性点的长时间电压位移不应超过系统标称相电压的 15%2.1.2 消弧线圈对减小故障点的剩余电流、抑制间歇性弧光过电压及谐振过电压有较明显的效果,对保证系统安全供电能起到显著的作用消弧线圈接地故障电流不宜超过 10A。
必要时可将系统分区运行消弧线圈宜承受过补偿运行方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正常运行状况下,中性点的长时间电压位移不应超过系统标称相电压的 15%2.1.3 消弧线圈自动补偿装置能测量系统的电容电流,依据预先设定的系统脱谐度或残流,自动调整消弧线圈的档位,对系统电容电流进展预补偿幷能自动打印、记录系统单相接地的时间以及各种参数,并能通过综合自动化系统将各种遥信遥测等信息准时传输至中心站2.2 消弧线圈自动补偿装置的根本构成一次设备:接地变压器〔可带所用变〕、消弧线圈〔带有载分接开关〕、阻尼电阻及掌握器、中性点PT、CT、避雷器、隔离刀闸等;掌握设备:微机调整器、自动调谐掌握屏〔PK 屏〕等3.职责分工3.1 技术治理:生技处/部/科3.2 日常运行治理:3.4 掌握设备维护: 调度及运行部门、变电工区继电保护3.3 一次设备维护:高压试验 4.消弧线圈设备运行中留意事项4.1 在系统电容电流超过 10A 时消弧线圈及自动补偿装置应投入运行; 正常状况下应投入自动运行状态;消弧线圈和其它电气设备一样,由调度 实行统一治理,操作前必需有当值调度员的命令才能进展操作;制止将一台消弧线圈同时接在两台接地变压器〔或变压器〕的中性点上。
4.2 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应具备数据通信接口与站内监控系统相连接在后台机及中心监控站应具备消弧线圈的档位指示、系统的电容电流值、脱谐度,接地变中性点的电压值、电流值,接地点残流等遥测和手动或自动调谐,单独运行或并联运行,分接头到头,分接头到底,接地信息, 计算有误,装置拒动等遥信4.3 系统的脱谐度应设置在 2~16%〔可调节〕的范围,或将接地点的残流设置在 5A 左右,且宜实行过补偿方式, 特别状况下也可以在系统欠补偿或全补偿2下运行4.4 系统单相接地时严禁操作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以及消弧线圈的调压开关投入或退出消弧线圈时应留意操作挨次,即消弧线圈的单相隔离开关有闭锁装置时可直接操作;无闭锁时投入消弧线圈,应观看在现场的接地指示灯,有接地指示时不行操作隔离刀闸4.5 两段母线均装有消弧线圈的变电站并列运行时,应将两台消弧线圈设置成主-从关系其中将母联开关的关心接点引入调谐装置的变电站, 消弧线圈自动补偿装置会自动作主动和从动运行没有条件引入母联开关位置接点的变电站,联机承受碰撞理论,应考虑将 1 号与 2 号时间参数错开一分钟当并列运行为正常工作方式时,也可在合排运行后将其中一台或电容电流偏小的一台消弧线圈的置为手动调整状态。
对于一边为手动调整,一边为自动调整方式时,可以不管,让自动调闸式消弧线圈自动查找谐振点;当自动调整的消弧线圈调到极限档位时,应调整手动式消弧线圈的位置,确保自动调整式在中间档位;对于一边有消弧线圈,一边没有消弧线圈的两个系统连接,不用管4.6 当消灭两个或以上变电站拉手运行时,消弧线圈仍应投入运行, 运行留意事项请参考上述第 5 条,可以承受碰撞方式或一台自动运行其他手动运行的方式当消灭由外站电源供进母线并转供其他负荷时,消弧线圈仍应投入运行,应将电容电流较小的一台置为手动调整状态4.7 如掌握装置显示分接头到头〔表示补偿电流不够〕,消弧线圈仍应照常投入运行;如掌握装置显示分接头到底〔表示补偿电流过大〕,则应检查此时电容电流和残流的数值,假设电容电流大于残流值,则消弧线圈连续投入运行;假设电容电流小于残流值,则应将消弧线圈退出运行同时向生运部汇报4.8 调度、运行值班人员应知晓整套设备的根本功能,运行值班人员应熟知微机调整器的面板操作以及巡察内容:脱谐度及残流是否在设定的范围以内;有载调压开关的档位及动作次数〔累计值〕;接地变中性点电压是否正常〔一般不超过 15%相电压〕;微机调整器上的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是否能正确打印接地时的各种参数;以及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运行是否正常;如是负荷开关掌握接地变加熔丝保护,还应常常检查熔丝的熔断状况,在操作、或系统发生接地后必需进展检查。
4.9 运行人员在巡察时觉察装置故障或特别应马上向调度及检修部门 汇报假设是一次设备问题,则将消弧线圈停用;假设是自动补偿装置出 现特别或故障,调度人员发令将消弧线圈自动补偿装置置为手动调整状态, 档位维持在自动补偿装置故障前的状态4.10 对于油浸式设备在日常巡察中必需留意3A、运行无杂音;B、油位应正常,油色透亮不发黑;C、应无渗油和漏油现象;D、套管应清洁、无破损和裂纹;E、引线接触结实,接地装置完好;F、吸湿剂不应受潮;G、上层油温应正常;H、表计指示准确对于消弧线圈本身的局部报警信号的处理:A.温度报警信号:作为报警信号,一般消弧线圈允许温升为75K, 设置报警温度为 55K,则温度定值为 55K+40℃=95℃〔一般可以设为 80- 100〕B.瓦斯报警信号:轻瓦斯作为报警信号,重瓦斯作为跳闸信号; 由于 35kV系统的消弧线圈是通过中性点隔离刀闸接在主变的中性点上,不能直接跳开主变〔有时可能为 110Kv、220kV〕,但隔离刀闸又不能带负荷操作;建议可以在中性点加装单相真空短路器〔当重瓦斯动作时跳开〕,额定电压可以承受 35/√3 或者 35kV 电压等级4.11 运行值班人员应留意收集、保存系统接地时微机调整器的发出信号以及打印数据,必要时报送局生运部。
A、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制止操作或手动调整该段母线上的消弧线圈;B、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制止关闭掌握器,及断开掌握器的交直流电源C、拉合消弧线圈与中性点之间单相隔离开关时,如有以下状况之一时制止操作:a、系统有单相接地现象,已听到消弧线圈的嗡嗡声;b、中性点位移电压大于 50%相电压c、发生单相接地必需准时排解,接地时限一般不超过 2 小时;D、发生单相接地时,有条件时应监视并记录以下数据:a、接地变和消弧线圈运行状况;b、阻尼电阻掌握器运行状况;c、PK 屏面板上,电阻短接指示灯;d、微机调谐器显示参数:电容电流、残流、脱谐度、中性点电压和电流、档位和调容柜接触器动作次数等;e、单相接地开头和完毕时间;f、单相接地线路及单相接地缘由;g、天气状况45. 设备的验收、投运 5.1 设备验收整的调试报告,应表达试验工程是否合格、是否可以投运〕5.1.2 检查备品备件是否齐全5.1.3 一二次设备铭牌应齐全、正确、清楚5.1.4 一二次设备接线正确、牢靠(要留意从用户高压开关柜到接地变一次高压电缆是否接错,特别是有两套设备时)同时调整接地变的 2.5%的抽头,干式带所用变ABC 分别为 2、3、3, 干式不带所变可为 1、2、2;对于油浸式也要留意调整接地变不对称抽头; 由于各个厂家习惯不同可能档位也不同;总之要求调整为不对称为1%- 2.5%,对于 5%的抽头要慎重对待。
5.1.5 调档试验,最高档不能上调、最低档不能下调 5.1.6 模拟试验、包括拉电容和并联试验 5.1.7 电阻保护试验5.1.8 通讯测试〔校验每一个参数、特别是软遥信〕5.1.9 三遥测试5.1.10 接地〔选线〕试验 5.1.11 写验收报告 5.2 投运步骤5.2.1 检查确认一次、二次设备正常,接线准确;符合安全规程5.2.2 确认保护交直流电源均已送上,对于交直流双重保护的装置,肯定要把电源失电信号远传到RTU 或光字排上 5.2.3 测量开口三角电压5.2.4 翻开掌握器面板的电源开关5.2.5 调度下令定值整定,消弧线圈放在中间档位5.2.6 接地变的冲击试验 2-3 次后〔中性点隔离刀闸断开〕,断开接地变5.2.7 合上中性点隔离刀闸5.2.8 合上接地变的开关;5.2.9 进入程序菜单后,先设为手动掌握,手动下调或上调一档后, 再设为自动掌握即可;观看装置能否自动调整,观看装置的计算是否稳定5.2.10 确定装置运行在哪一档,如在第一档则可能电容电流太小,确定是否需要投运,假设在最高档位运行,则表示容量太小,应和用户确定解决方案55.3 自动调谐的检测5.3.1 人为调档离开谐振点,看装置能否自动返回 5.3.2 调一档间隔的时间5.3.3 投切线路观看系统能否自动跟踪〔有条件时〕5.3.4 联机试验,观看计算数据是否正确,档位是否正确,主从机关系的确定5.3.5 有条件时,可以做金属接地试验,检验装置计算电容电流的准确性〔包括残留〕,可以用几种方法进展比较;进一步可以做选线的试验, 也可以检测电阻保护动作的牢靠性和短接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