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更控制培训10月.ppt
53页变更控制培训高闪 2016.10目录1为什么对变更要进行控制?2法规要求3变更控制范围4变更控制流程和实例为什么要对变更进行控制?1974年06月01日,英国工厂28人死亡、36人受伤爆炸相当于27~36MtTNT大火燃烧了10天,工厂被毁坏临近的167个商业单位受损周围社区的1821间房屋被烧毁Flixborough爆炸事故没有人意识到这一改变会带来什么影响……后见之明......执行正确的变更管理程序有可能预防本次事故!GMP法规特点p中国的规定与ICHQ7基本一致p欧美强调变更控制应确保系统处于验证状态pICHQ10代表了最新的管理理念:Ü变更管理应贯穿产品生命周期Ü基于知识和风险的评估方法Ü变更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变更控制定义EUGMP-Annex15Glossary:变更控制是由适当学科的合格代表对可能影响厂房、系统、设备或工艺的验证状态的变更提议或实际的变更进行审核的一个正式系统其目的是为了使系统维持在验证状态而确定需要采取的行动并对其进行记录变更控制适用的范围?中国GMP第二百四十一条应建立操作规程规定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厂房,设施,设备,仪器,生产工艺和计算机软件变更的申请,评估,审核,批准和实施.质量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变更控制。
变更控制适用的范围 p影响产品质量/GMP相关的变更p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变更控制产品变更质量标准生产工艺供应商包装系统变更厂房设备……EHS变更控制文件变更控制变更控制系统质量标准变更 II类变更(加强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严格限度增加检查项目性状/鉴别方法变更(描述更准确/专属性更好)注册标准升级根据《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一):II类变更:属于中度变更,需要通过相应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不产生影响III类标准变更放宽限度删除检验项目变更检验方法质量标准变更III类变更:属于较大变更,需要通过系列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没有产生负面影响p前提条件:变更标准的同时,制剂自身及工艺不发生任何变化p质量:Ü对新方法进行验证Ü新方法/新限度对产品的适应性研究放宽标准限度需要有安全性和/或有效性试验资料或文献资料的支持Ü限度变更应对一定批次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汇总,为限度变更提供依据p注册:变更药品注册标准需要补充申请质量标准变更Ü干法制粒变湿法Ü烘箱干燥变流化床干燥((III类变更)类变更) Ü普通片剂、胶囊剂(II类变更)Ü缓控释制剂(III类变更)不同设计原理的非无菌制剂设备((II类变更类变更)温度/速度/时间((II类变更类变更)生产工艺变更生产工艺变更设备变更设备变更(新增(新增/ /变更变更/ /取消)取消)关键工艺关键工艺参数参数性状性状/ /尺寸尺寸/ /印迹变更印迹变更制粒制粒/ /干燥干燥方法变更方法变更生产工艺变更生产工艺变更批量变更处方变更(II类变更)扩大批量(变更指导原则中未提到)变更辅料用量(允许变更幅度内)变更辅料来源/型号/级别生产工艺变更关于扩大批量:受让方的生产规模应当与转让方的生产规模相匹配,受让方生产规模的变化超出转让方原规模十倍或小于原规模十分之一的,应当对生产工艺相关参数进行验证,验证资料连同申报资料一并提交。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p前提条件:变更前后药物溶出/释放行为保持一致p质量:Ü对变更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验证研究Ü连续三批产品按现行标准进行检验Ü对1~3批样品进行3~6个月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考察,并与原产品稳定性情况进行比较p注册: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需要进行补充申请生产工艺变更一个产品只有一个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只有变更没有新增!供应商变更原料供应商变更Diagram 2Diagram3Diagram 2Diagram 3包装材料供应商变更辅料供应商变更原料供应商变更p前提条件:原料药关键理化性质(如晶型)应保持一致II类变更)p质量:Ü制定质量标准对于原料药粒度对生物利用度相关的,需特别注意研究变更后产地的原料药粒度对制剂的影响Ü变更前后原料药质量对比研究Ü变更前后制剂质量对比研究Ü变更后制剂有关物质、含量测定等方法的适用性验证Ü新产地原料药生产的3批制剂进行3-6个月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考察,并与原产品稳定性情况进行比较p注册:需要补充申请关键项目对比研究辅料供应商变更p前提条件:不改变辅料种类,其质量不得低于原使用辅料;变更前后药物溶出行为保持一致。
p质量:Ü制定质量标准Ü辅料质量控制进行方法学验证Ü变更前后辅料质量对比研究Ü变更前后制剂质量对比研究p注册:需要变更备案包装系统变更Ü前提条件:包装材料的类型和质量标准未发生变化Ü对产品质量无影响,无需进行研究验证工作变更包装容器尺寸大小和或形状I类变更:属于微小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影响变更包装材料供应商变更包装设计I类变更II类变更II类变更类变更变更包装瓶及/或封口系统Ü由PVC变更为PE、PP或玻璃Ü由PE变为玻璃或PP变更泡罩中的复合硬片Ü由PVC变为PVC/PVDCÜ由PVC/PVDC变为PVC/PVDC/PEÜ由PVC变为PPÜ任何类型的塑料材料变为双铝泡罩包装包装系统变更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p前提条件:变更后包装材料具有一致或更好的防止水分/氧气渗透能力,或者具有更好的避光功能;产品的稳定性不得下降II类变更)p质量:Ü列出质量标准,以及适用依据(是否在同类型产品中已有使用)Ü变更前后包装材料相关特性的对比,如水蒸气渗透能力Ü1~3批样品进行3~6个月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考察,并与原包装产品的稳定性情况进行比较p注册:需要补充申请。
包装系统变更Ü更换送回风管、高效过滤器Ü改变空调箱风量Ü改变净化区域或面积Ü改变温湿度控制措施Ü制粒、干燥、总混设备Ü压片、包衣设备Ü胶囊填充设备Ü内包设备Ü制备、储存设施Ü改变储罐和输送管道的材质Ü改变分配管路HVAC系统工艺用水系统固体制剂设备设备设施、公用系统变更注册:药品生产企业关键生产设施等条件与现状发生变化,于发生变化30日内报监管部门备案变更药品有效期和/或贮藏条件延长药品延长药品有效期有效期前提条件:Ü药品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处方、原辅料、包装材料等药学方面情况没有发生任何变化Ü按照上市注册时批准的稳定性试验方案进行稳定性试验质量:至少3批生产规模的产品进行稳定性试验;同时与变更前稳定性试验数据进行比较注册:需要补充申请II类变更缩短药品缩短药品有效期有效期严格药品严格药品贮藏条件贮藏条件其他变更类型 p新产品上市p现有产品撤市p变更药品规格和包装规格p场地的变更(生产/包装/检验地点的变更)p工厂名称和/或法人实体的变更变更分类p主要变更p次要变更p永久变更p临时变更p涉及注册的变更p不涉及注册的内部变更按照GMP要求进行分类,是否对注册信息、验证状态、质量及EHS有影响?药品注册包括新药申请、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进口药品申请和补充申请。
变更控制包括哪些要素?1 1变更申请2 2变更评估3 3开发性工作4 4变更批准5 5变更执行6 6变更后评估变更控制要素1.变更申请 谁来发起变更?变更通常由变更发生的部门发起,例如:生产工艺,处方,设备的变更生产部负责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的变更质量部负责原辅料供应商的变更物料部负责计算机系统的变更IT负责公用系统变更工程部负责1.变更申请 变更描述变更原因支持变更的数据/文件受影响的文件或产品2. 变更评估 变更应评估哪些方面?其他EHS合规−包材−质量协议−计算机系统−培训系统−文件系统……−注册−GMP认证质量−质量标准−检验方法−验证−溶出行为−稳定性−杂质评估的方法生产、质量、工程、物料、EHS、药政法规人员共同组成系统、物料、产品、工艺、法规等知识的综合理解使用质量风险管理系统评估变更专家团队专家团队基于知识基于知识基于风险基于风险3.开发性工作 p稳定性研究p生物等效性研究p验证/确认p小规模/试生产p……4. 变更批准 只有完成以上全部或部分行动,才能批准变更实施。
内部批准+外部批准)文件修订培训质量研究工作合规工作5.变更执行p文件的变更p计算机系统的变更p培训p……6. 变更后的再评估 p确认变更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p一些重要工具:Ü年度数据回顾Ü长期监测数据Ü偏差报告Ü投诉风险管理模式与变更流程对应图风险管理工具风险沟通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变更流程举例 p不涉及注册的内部变更p涉及注册的变更案例分析1 – 减少中控指标检验频次背景介绍:p1.某制剂产品生产近10年历史;p2.拟减少某中控指标的检验频次:由“每批均检”改为“每10批检”案例分析1 – 减少检验频次变更评估行动项目变更批准质量质量无影响无历史数据显示,该指标均符合规定,且Ppk>1.67合规注册非注册项目,无影响无GMP无影响无案例分析2 – 批量大小的变更背景介绍:p1.市场需求扩大,需扩大生产批量;p2.需新增两台混合罐变更评估行动项目变更批准质量验证需要完成IQ/OQ/PQ3Q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要求稳定性首批稳定性考察稳定性考察方案稳定性考察方案获得批准合规注册完成生产设备变更备案完成备案完成备案GMP无影响无案例分析2 – 批量大小的变更案例分析3 – 某固体制剂原料药产地变更背景介绍:p1.生产工艺、溶剂系统略有不同;p2.粒度分布存在差异p3.初步溶出度数据表明粒度差异影响溶出;p4.涉及注册。
变更评估---质量影响p质量标准:Ü应建立新质量标准更好反映新工艺的杂质和残留溶剂概况;Ü应改进工艺使粒度分布达到现行标准检验方法;评估现有杂质、残留溶剂的检验方法能否适用于新工艺生产的原料药p溶出度:改进工艺后完成溶出对比试验p工艺验证:完成3批工艺验证p稳定性:进行3批同步稳定性考察和/或加速试验案例分析3 – 某固体制剂原料药产地变更变更评估---合规影响p注册:该变更涉及注册pGMP:无影响案例分析3 – 某固体制剂原料药产地变更基于知识和风险的评估方法 潜在危害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采取的行动完成日期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可能性(P1)严重性(S1)首次分值(P1xS1)可能性(P2)严重性(S2)最终分值(P2xS2)质量风险质量标准(杂质、残留溶剂、粒度分布)高高高1.改进工艺,粒度达到标准2.建立新标准3.3批检验结果对比2016.01低低低检验方法的适用性高高高评估方法2016.05低低低溶出度高高高溶出对比2016.05低低低工艺验证高高高3批工艺验证2016.05低低低稳定性高高高加速/长期2016.08低低低合规风险注册高高高完成注册2017.03低低低行动项目:p改进工艺p建立新质量标准p3批检验结果对比p评估检验方法适用性p溶出度对比试验p工艺验证p稳定性考察案例分析3 – 某固体制剂原料药产地变更变更批准p质量标准:Ü粒度分布符合标准Ü杂质、残留溶剂已经建立新的控制标准并证明其合理性p检验方法:已经评估并验证适用于新物料的检验。
p溶出度:溶出对比数据符合要求p工艺验证:3批工艺验证数据结果符合可接受标准p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符合要求p注册:产品变更已经注册并获得批准案例分析3 – 某固体制剂原料药产地变更变更控制问题探讨p变更申请延迟p变更申请部门有争议p未按照质量风险管理系统评估重大变更p变更前后行动划分不合理p开发性研究工作不周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