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代会及学校工会职责.docx
9页教代会及学校工会职责 教代会及学校工会的职责 学校建立以老师为主体的教职员 代表 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员参加学校民主管理和进行民主监督 学校工会作为教职员 代表 大会的工作机构,保障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落实,维护教职员的正当权益 1、建立教代会的目标实施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职员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2、教代会的性质 教代会制度是学校管理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民主管理的基础制度和基础形式,是教职员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是促进学校决议科学化、民主化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实施校务公开的关键载体教代会实施民主集中制 3、教代会的任务 教代会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实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教职员三者利益关系,教育引导教职员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和时俱进,全方面落实教育方针,全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全方面提升教育质量,培育造就高素质的老师队伍 4、教代会的职权 教代会通常行使四项职权,简单概括为:审议提议权、审议经过权、审议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
落实四项职权是教代会制度的关键,是检验教代会工作成效的关键四项职权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行使审议提议权 1.审议提议权的基础范围 听取校长工作汇报,审议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计划、学年工作计划、年度财务工作汇报、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和重大改革方案或方法等,提出意见和提议 2.审议提议权的特点 一是校长把重大决议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目标在于听取教职员群众的意见和提议,集思广益,使决议更科学,更正确;同时也能够使教职员深入了解学校发展目标,达成上下沟通、群策群力、为办好学校共同奋斗的目标.二是最终决议权属于校长教代会审议学校重大决议,经过讨论审议提出意见和提议,最终由校长依据教代会的审议情况作出决议教代会只对决议的实施作出决议 行使审议经过权 1.审议经过权的基础范围 审议经过教职员聘用协议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实施方案、学校岗位责任制方案,老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方案,教职员管理制度、奖惩治法及其它主要规章制度 2.审议经过权的特点 审议经过权的内容既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相联络,又包括教职员的切身利益,对于这类问题,未经教代会审议经过,校长不能颁布施行一样教代会在审议过程中提出的主要修改意见,必需取得校长的同意,不然也不能颁布施行。
所以这类问题应由校长和教代会共同商议决定 三 行使审议决定权 1.审议决定权的基础范围 审议决定相关教职员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2.审议决定权的特点 审议决定权的内容全部是包括教职员切身利益的问题,教代会在审议决定相关教职员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和校长意见不一样时,必需立即和校长交换意见,协商处理,如意见不能统一,校长应暂缓实施,在广泛意见修改后进行复议,必须时可汇报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教育工会 行使评议监督权. 1.评议监督权的内容 评议、监督学校行政领导干部工作,能够向上级党组织提出表彰、批评和奖惩提议,实施政务公开 教代会民主评议学校行政领导干部,是教代会行使评议监督权的关键形式,在学校党组织领导和同意布署下进行 2、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干部的范围 关键是校级行政领导干部,至于是否评议学校党组织关键领导和中层干部,则由上级党组织和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决定 3、行使评议监督权的程序 民主评议干部的组织:教代会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选举产生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小组,由该小组负责民主评议的工作 民主评议干部的内容:关键是按干部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评议 民主评议干部的标准:要遵照政策,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按程序评议干部,要从关心爱惜干部的愿望出发,落实实事求是的标准,全方面客观地反应干部的情况。
民主评议干部的形式:采取书面和口头相结合,面对面和背靠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议,也可对干部素质分项计分测评 民主评议干部,应每十二个月进行一次,形成制度最好和上级组织部门考察学校领导工作结合进行 4、民主评议干部通常分为五个阶段: 准备阶段 经教代会选举或推荐,建立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小组学校党组织责任人担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由工会或评议小组制订评议干部方案 方案内容包含评议的目标、要求、对象、内容、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报党组织同意后实施同时,向教职员进行思想动员,并做好教代会代表的培训工作 述职评议阶段 被评议干部向教代会代表 教职员 做述职汇报代表 教职员 对被评议干部进行评议 综合汇总阶段 评议工作小组对评议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写出评议意见报党组织审定后填写教代会民主评议表 反馈阶段 评议小组将评议意见和被评议干部见面,听取被评议人意见由被评议干部在评议表上签署意见然后,向代表 教职员 通报评议情况及评议意见;被评议干部向代表 教职员 谈整改方法和努力方向 总结阶段 总结评议工作,提出对被评议干部的奖惩提议经校党组织签署意见后将评议表上报教育主管党组织,并报上级教育工会立案。
5、教职员代表 1、根据国家法律要求享受政治权利的教职员,均可当选为教职员代表 2、教职员代表通常以教研组、处 室 为单位,按分配的名额由教职员直接选举产生;教职员代表可按教研组、处 室 等组成代表小组,推选组长 3、教职员代表的组成应有广泛的代表性,表现以老师为主体,其中老师代表通常应占百分之六十以上,教育教学岗位的中、高级老师和青年老师应占一定百分比 学校党、政、工关键领导通常应是教代会代表,选举时将她们的名额分到相关单位参与选举,教代会代表均得经过选举成为正式代表依据需要可邀请学校相关领导干部、工会干部、教职员和其它相关人员作为特邀代表或列席代表参与教代会 4、教职员代表实施常任制,每三至五年改选一次,可连选连任教职员代表对选举单位的教职员负责选举单位的教职员有权监督或根据一定程序撤换本单位的代表 5、教职员代表的职责 在教代会召开前,要主动深入到教职员中去,听取大家意见,做好提案征集工作 在教代会开会期间,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参与各项议题的讨论,充足地发表意见 在教代会闭会期间,受教代会委托,可参与学校实施教代会决议、决定和提案落实情况的检验教职员代表行使民主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阻挠或打击报复。
6、教职员代表的义务: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坚持党的基础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落实实施党的教育方针,不停提升思想政治觉悟、业务水平和参加民主管理的能力 亲密联络群众,代表教职员正当权益,如实反应教职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实施教代会的决议,完成好教代会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好基教职员群众的工作 模范遵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努力做好本职员作 组织制度 1、教代会代表占教职员百分比为20-25%教代会推选主席团或领导小组组员应有老师、干部和职员的代表,其中老师代表应占较大百分比 2、教代会每三至五年为一届,每学年最少要召开一至二次,每次会议必需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方能召开 遇有重大事项,经学校党、政、工领导研究或二分之一以上教职员代表提议,能够召开代表暂时会议 教代会进行选举和做出决议、决定,须经全体代表半数以上表决经过 3、教代会依据需要,可设置若干专门小组,完成教代会交力、的相关事项专门小组的人选,通常在教职员代表中产生。
专门小组对教代会负责 4、教代会闭会期间,需要暂时处理的主要问题,经学校党、政、工责任人研究同意,有学校工会委员会召集教职员代表组长和相关人员协商处理,并向下一次教代会汇报给予确定 第七条、教职员代表大会和党组织、校长、工会 1、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是学校基层党组织、校长和工会的共同责任教代会接收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并按要求程序进行工作党组织要确保教代会在要求的职责范围内行使职权;教育各级干部增强民主意识;研究教代会工作,协调、处理教代会工作中出现的多种问题,为教职员参与民主决议、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发明良好条件 2、教代会应该确保校长负责制的落实实施,尊重和支持校长对学校的教学及其它行政管理依法行使职权,校长要支持和确保教代会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校长要定时向教代会汇报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和提议;落实教代会在职权范围内作出的决定、决议,责成相关部门认真处理教代会征集的提案,自觉接收教代会的监督,为召开教代会提供经费支持,为学校民主管理发明一个良好的环境 3、学校工会委员会是教代会工作机构,负责教代会开会期间的日常工作并负担下列工作任务: 制订召开教代会的方案,提出教代会的议题、议程的提议,主持教代会的筹备工作和会议的组织工作。
组织选举教职员代表建立教代会专门小组,专门小组依据学校实际会议需要可设置秘书组、代表资格审查小组、提案审查小组、宣传组、会务组、民主评议干部小组、教改工作小组和生活福利小组等 主持教职员代表组长、专门小组责任人联席会议,组织专门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发动、教育教职员落实教代会决议 宣传教代会决议,督促、检验教代会决议和决定的实施情况,发觉问题立即向学校党总支和校长汇报,提出意见和提议 负责培训教职员代表,进行民主管理的宣传教育,组织教职员代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民主管理知识,提升教职员代表素质 受理教职员代表的申诉和提议,调解学校内部教职员的劳动争议,维护教职员的正当权益 完成教代会交给的其它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