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word版)图片分析.doc
13页完整word版)图片分析图片分析一、 图片分析基本步骤· 第一部分,“说”什么(题材,主题), 主要是第一段,在第一段最后要点明主题.· 第二部分,怎么“说"(十六个要素,每一个试一下找出明显的可以分析的三到四个元素进行分析,写时每个要素最好自成一段)· 三看“说"到了什么程度(总结,深化,升华).这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理解的过程二、 “说"什么· 1、 审视标题,判断题材,思考主题标题,包括副标题,对于大多数摄影作品来说通常都属于点睛之笔,或是最简练的内容概括我们看作品,首先要结合标题看画面,联系画面读标题,思考标题后面蕴含的一些东西.很多人在分析作品时,往往第一眼被画面的内容和细节所吸引,从而忽略了标题的存在,结果影响了对主题的正确分析和判断· 2、 研读文字(如果有的话),捕捉信息 一些作品在发表时,除了标题之外,经常还有一段简短的说明文字这段文字将为我们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有来自时间方面的信息;有来自空间方面的信息;有关于作者的,引导我们注意特定的艺术理念和风格;有关于拍摄技法的这些关键的信息,或多或少地引导着我们接近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主题含义· 3、 明确要素,读懂画面要对画面上的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要素逐一对位,读懂诸要素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画面内容、情节、细节的理解。
这样,有助于概括和提炼作品的主题先深入作品体会创作者的立意和想法,而后跳出作品以批评家的眼光进行总结和评判.这实际是对创作者创作过程的一次重现和还原三、 怎么“说”· 1主体· 2陪体· 3前景与背景· 4.景别· 5角度· 6.对比· 7.构图· 8.用光· 9.影调· 10线条· 11色彩· 12景深· 13决定性瞬间· 14.细节· 15特殊技法处理· 16.作品的背景及摄影师1. 主体(1)主体:主题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是构成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主体不但是画面内容的中心,也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其它景物都要围绕它配置且与它关联呼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主体在画面的安排上要明确、突出、被强化并引人注意2)突出主体的方法 〈1>位置:利用主体的位置和陪体、环境的指引突出主体,一般将主题安排在黄金分割点附近,往往比较醒目 <2>.面积:给主体较大的面积优势. 〈3〉.对比:利用对比突出主体,通过色彩、明暗、虚实等对比来突出主体 〈4>.其他:通过统一中的变化、视线的引导等因素来突出主体.2. 陪体在画面上与主体紧密关联,构成一定情节的对象 作用: (1)主要是帮助主体揭示主题,同时也起到均衡画面作用。
(2)陪体的安排和处理要使得画面富有生气并与主体形成对比,起到对主体陪衬、烘托的效果,而不能喧宾夺主,破坏主体的表现.3 前景与背景前景与背景相对应,都是画面中环境的组成部分 作用: 可以表明主体所处的环境、位置及现场氛围,并帮助主体揭示画面的内容和主题从结构形式上说,它可以使画面产生多层景物的造型效果和透视感,增强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前景与背景在画面中除了能够陪衬、突出主体之外,还能够起到表明主体的活动地域、时代特征、季节特点、地方特色,帮助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以及表现特定的气氛,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概括力等作用.4. 景别·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表现被摄景物以及周围的环境,远景适合表达宏大的场面,但不利于表现景物的细节远景既可以比较全面的表现被摄主题,同时适当的交代被摄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全景:把被摄对象全貌都表现出来的画面,与远景相比,被摄主体更鲜明,易展现事物的全貌,但气势不如远景辽阔.· 中景:画面具体介绍某一事件的主要部分,着重表现参与事件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景:比中景更近,人物成为画面的主要部分,使观众能看出人物面部的细微表情。
· 特写:特写是对被拍摄物体局部的刻画,它不利于表现被摄物的全貌,但可以表现被摄物的细节.5. 角度· 垂直:仰视、俯视、平视. 水平:正面、侧面、背面· 俯视的造型效果及功用: (1)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立体感 (2)俯角可以增强平面景物的线条透视. (3)俯角可以渲染情绪.· 仰视的造型效果及其功用: (1)仰摄垂直线条的景物,线条向上汇聚,有夸张被摄对象高度的作用,从而产生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视觉效果;(2)由于仰摄能形成高大挺拔、雄伟的视觉效果,因此仰摄经常带有褒意,往往用赞颂、敬仰英雄人物 · 正面:可获得对阵和严肃的效果,立体感差,画面显得呆板·· 侧面:摄影常用角度,立体感最强,特别宜于突出主体,画面活跃而不呆板·· 背面:画面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6. 对比· 思想内容对比· 形式对比:大小对比、虚实对比、明暗对比、色彩对比、新旧对比,形体的对比等.7 构图· 均衡式构图: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整,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形构图是最基本的经典构图方式之一,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使衬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画面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 交叉线构图: 景物呈交叉线结构,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画面以外前者有类似十字形构图的特点,后者有类似斜线构图的特点,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视线引向交叉中心,也可引向画面以外,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 椭圆形构图:椭圆形构图容易形成强烈的整体感,并能产生旋转、运动、收缩等视觉效果常用于表现不需要特别强调主体,而着重表现场面或者渲染气氛的画面内容· 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烈,有利于把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者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十字形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影调或色彩的变化呈正交十字形,能剩余较多的空间,因而能容纳较多的背景和衬体,使视线自然向十字交叉的部位集中.多用于有稳定排列组合的物体,或者拍摄有规律的运动物体等· 水平线构图: 水平线构图:水平线式构图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点常用于表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微波荡漾的水面、一望无际的平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阔无垠的草原等.· 斜线式构图:斜线式构图:斜线式构图分立式斜线和平式斜线两种,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
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S形构图:S形构图:这又是一种基本的经典构图方式画面上的景物成S形曲线的方式分布,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画面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物体时,首先应该想到运用S形构图.常用于表现河流、小溪、曲径等· 向心式构图: 体处于画面中心位置,四周景物呈现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视线强烈引向主体,并起到聚焦的作用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垂直式构图:垂直式构图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纵深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等· 九宫格构图:这是最为基本的构图方式之一,将主体安排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这种构图方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 L形构图: L形构图:用类似于 L 形的线条或色块将需要强调的主体围绕、框架起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L 形如同半个围框,可以是正 L 形也可以是倒 L 形,均能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围框以内,使主体突出,主题鲜明常用于有一定规律线条的画面· 框架式构图: 利用前景作框,可以强制引导视线注意到主体,从而达到控制观赏者的视觉感受 用光· 1光质:直射光、散射光和反射光 直射光:阳光、闪光灯、聚光灯. 特点:能使物体产生明显阴影的光线.阴影浓郁、反差强烈、影调明朗表现刚强、坚毅、爽朗等题材.散射光:扩散柔光、反射柔光等特点:不会产生明显阴影的光线反差较弱、影调柔和、层次丰富表现细节、温柔、典雅等题材.· 2光位 按位置:正面光、侧光、逆光.按水平高低:高位、水平位、低位、顶光、脚光· 正面光:从照相机的方向对着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光线 特点:被摄体受光面大,光比小,立体感差,质感较差,影调基本为高调适用于拍摄女性和儿童. · 侧光:光源位于被摄体的侧方,对被摄体的侧面照明,照射光线与摄影镜头的方向构成大约45度到135度角特点:平均亮度稍低于正面照明,反差适中,质感、立体感和空间感强,影调丰富.· 逆光:光源位于被摄体的侧后方,与照相机摄影镜头构成135度至180度角左右。
特点:平均亮度比全测光照明时低,阴影和投影明显,光比大,反差大,质感强,能突出被摄体的轮廓特征及大气的透视感.· 顶光:光源从被摄体的顶部垂直向下并与照相机镜头光轴构成90°左右.特点:被摄体上部明,下部暗,光比、反差大顶光对于人像摄影几乎是毁灭性的,因为这种光线会在人物脸部的两个眼睛、鼻子下面和颧骨下面投下浓重的阴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骷髅光”在这种光线下拍摄人物是个恶作剧的好主意,如果想避免被追杀,最好像处理逆光一样进行补光 · 脚光:光源位于被摄体的下方,由下向上照明被摄体而形成的一种光线效果. 特点:被摄体下部明亮而上部阴暗,光比、反差大适用于刻画特殊人物形象光型: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眼神光、模拟光和装饰光等· 主光:主光:主光又称为塑型光,是刻画人物和表现环境的主要光线.不管其方向如何,应在各种光线中占统治地位,是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光线· 辅助光,是用以补充主光照明的光线辅助光一般多是无阴影的软光,用以减弱主光的生硬粗糙的阴影,减低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反差,提高暗部影像的造型表现力 · 背景光:背景光是用来对被摄主体背后景物进行照明的光线,可以提高背景的亮度,缩小背景与主体之间的光比,表现被摄主体所处的环境特点,拉开主体与环境的空间感。
· 环境光:是指专用以照明环境的光线环境光主要是通过环境光线所构成的背景光影与被摄主体形成某种映衬和对比,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环境光除烘托主要被摄对象外,还有表现特定环境、时间或造成某种特殊气氛和影调等作用· 轮廓光:用来勾画被摄体轮廓形状的照明光线轮廓光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美化效果 · 修饰光:是用来对被摄体的局部进行照明的光线如发光、眼神光、工艺首饰的耀斑光等修饰光可以使被摄对象整体形象更加悦目,局部形象更显特点,更富有造型表现力· 4.光比:被摄体的受光面和阴影面之间的亮度比.通常指主光与辅光的差别 特点:光比大,反映在摄影作品画面上为影调硬,层次少,立体感强,反差大;光比小,反映在摄影作品缓慢上位影调软,层次丰富,立体感弱,反差小 9.影调·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