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ppt
47页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材料性能、应用与选择,绪 论,一、材料与人类、材料与现代工程,材料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作为历史阶段的标志,二、现代工程与材料,见 下 图,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 材料 ★ 能源 ★ 信息 +(近年)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全球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F-14飞机,F-117隐形战斗机,C-130运输机,航天飞机,导 弹,,轿车部分零部件成形方法及材料,三、机械专业学生与材料,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事工作:机械设计、制造、维护等→(要进行 选材、用材)→提出技术要求→材料 选择→备料→热、冷加工→适当的热 处理→精加工→成品→检验→使用四、课程性质、主线与内容,课程性质:机类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主线:工程要求→力学及其他负荷特征→ 对应的材料性能→材料选择→材料 成型加工特征、提高材料性能的热 处理与表面处理→常见工程材料及 其典型应用必须掌握: ★ 材料特征、性能 (第1~2章) ★ 材料的加工性及加工中的性能变化 (第3~4章) ★ 材料的具体应用 (第5~14章),关键: ★ 具体工况(应用)下正确、科学合理选材和确定加 工路线与应用。
例1:吊重物(25t ) (1)若用铸铁杆,需截面25.4×25.4mm,单位杆长的重量~5.95kg/m (2)若用钢杆,需截面14.2 × 14.2 mm,单位杆长的重量~2.00kg/m (3)若用芳纶纤维,需截面7.62 × 7.62 mm,单位杆长的重量~0.093kg/m 综合考虑:用钢丝绳( 兼有高强度、柔软性、长寿命及 价格) 例2:各种刀具、齿轮、主轴;用什么材料为佳,如何 加工处理? 课程与教材特色:立足工程实际、面向应用,充分体 现工程性工程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1章,第一篇 工程材料的性能和基本特征,本章主要内容,1.1 工程构件与机械零件所受各种负荷概述,1.2 工程设计制造所需要的材料力学性能,1.3 工程设计制造所需的材料理化性能,1.5 工程材料的类型及主要特征,1.4 工程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负荷→零件→可能产生各种损伤→(严重时)失效 1.1.1 力学负荷( mechanical load ) •加载形式:拉伸与压缩 、 剪切、扭转、弯曲、以及组合 加载(如车床主轴) •效应:变形→严重时破坏(断裂等)1.1工程构件与机械零件所受各种负荷概述,图1-1 受力杆件 图1-2 铆钉联结,图1-3 方向盘,图1-4 火车轮轴,图1-5 周期变动载荷示意图 (a)交变载荷 (b)重复载荷 (c)随机变动载荷,(a) (b) (c),•温度因素(temperature effects ) :高温、低温、热冲击。
(1)T↑ ,材料强度↓ (2)高温下材料强度随加载时间延长而降低 T0.3Tm,很小应力下的缓慢变形 (3)温度反复变化,产生热应力 (4)急热急冷产生的热振或热冲击 (5)温度交替变化,次数较多引起热疲劳 (6)低温下的材料脆化,1.1.2 热负荷,产生物理、化学作用;摩擦磨损及老化等 ①腐蚀作用: 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物理溶解(详细情况和选材见第12章) ②摩擦磨损作用: 接触零件间相对运动时发生摩擦,零件在摩擦过程中其表面发生尺寸变化和物质耗损的现象,磨损引起功和能消耗、噪声等磨损是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失去,常见类型有黏着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和表面疲劳磨损1.1.3 环境介质的作用,③老化作用(degradation) 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下材料性能的逐渐退化、变坏,最终丧失使用价值的现象例轮胎龟裂、发粘,塑料变硬变脆 老化的环境因素:温度、日光、电、辐射、应力、化学 介质等一、整机性能、零部件性能与材料性能,材料的强度及其它力学性能,零部件尤其关键件的强度,机器的性能,,,在合理设计制造基础上,如变速器ִ、齿轮箱,如齿轮、螺钉,如机床,1.2 工程设计制造所需要的的材料性能,(1)拉伸试验和应力—应变曲线 弹性变形 —— 塑性变形 —— 断裂 (2)弹性和刚度 σe 弹性极限 弹性零件的设计依据 σ∝ε σ=E·ε E=σ/ε E 称为材料的刚度 弹性模量的比较:陶瓷>金属>>高分子材料。
•工程应用: 要求低E(易弹性变形且变形能力大),如沙发垫子 要求高E(保持固有形状能力强),如主轴 ,钻杆 要求E比刚度(E/ρ)大(轻而不易变形),如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 Ti合金> Al合金>>钢铁等1.2.2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a)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b)原始及拉断试样 图1-6 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3)强度、塑性和黏弹性 强度——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塑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屈服强度σs(σ0.2)=Ps/F(MPa),是零件最重要的设计指标 •抗拉强度σb=Pb/F,也是重要的设计指标,数据易得 •比强度σs/ρ及σb/ρ,单位质量的强度:水泥 0.8,木材 12.5,钢 5.2,铝 11.1,Ti 13.3,碳纤维 160.9 •延伸率 δ=(l1-l0)/l0×100% •断面收缩率 ψ=(F0-F1)/F0×100% 塑性不能直接作为设计指标,但可作为参考指标 •黏弹性,(4)硬度(hardness) 材料的软硬程度,用压痕深度或面积表征 ①压痕深或面积大,材料软;反之硬 ②测量方便,一般属无损检测 ③硬度与强度、塑性存在一定的关系。
硬度是零件设计时的主要力性技术要求 ④零件中、高硬度要求时,用洛氏硬度 30 ~ 70HRC 标注公差 3~5HRC 零件中、低硬度要求时,用布氏硬度 100~ 450HBS 标注公差 30~50HBS★ 布氏硬度 ★ 洛氏硬度 ★ 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5)冲击韧性(impact toughness)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常用缺口试样冲断所吸收的功 冲击功高,韧性材料如钢筋;冲击功低,脆性材料如玻璃、陶瓷、铸铁 部分材料室温韧性好、低温变脆—存在延性—脆性转折 (6)疲劳强度(fatigue limit) 周期变动应力下的材料强度 σσb 一次寿命 σσ-1有限寿命 σσ-1 “永”不破坏,无限寿命σ-1=(0.45~0.55 )σb,见图1-7,,见图1-8,见图1-9,图1-7 试样冲击示意图,图1-8 冷脆转变温度,,图1-9 疲劳曲线和对称循环交变应力图,(a)疲劳曲线,(b)对称循环交变应力,,材料加工成形的难易程度,不同材料很不一样所以加工方法各不相同•金属: 铸造工艺性(充型能力、收缩大小、偏析倾向等),灰铸铁、青铜好。
可锻性(变形能力、变形难易等),低碳钢、有色金属好 可焊性(易施焊且不易产生缺陷等),钢铁材料中低碳钢好1.3 工程设计制造所需的材料理化性能(自学),1.4 工程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切削加工性(断屑、粗糙度、刀具磨损等),灰铸铁好 热处理工艺性(接受淬火、变形开裂倾向等),合金钢好 •塑料: 多注射(塑)成形,易成形,易加工(包括后续加工) •陶瓷: 多粉末烧结成形,难以切削加工⑴按使用功能分类: •结构材料(structural material): 实现运动、传递运动,承担力、负荷为主(机械工程等) •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 利用其理化功能为主,力性为辅(导电材料、磁盘、光纤等) ⑵按成分分类——三大类或四大类材料(加复合材料)1.5 工程材料类型及主要特征,1.5.1 工程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的特征(metals) 优点:兼有良好力性(较高强度、刚度、塑性、韧性)及某些理化性能(良好导电、导热性等)和较好的工艺性,价格便宜或适中大量用作结构材料,部分用作功能材料 缺点:资源有限;特高温及特殊介质中不能胜任 •高分子材料的特征(高聚物,polymer) 优点:较高弹性、耐磨性、绝缘性、抗腐蚀性、重量轻,加工性好,原料丰富。
缺点:力性尤其强度低;不耐高温(≤300℃);易老化易燃1.5.2 各类材料的特征,•陶瓷材料的特征 (ceramics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如Al2O3 、SiC) 优点:优良理、化性能(耐蚀、光、电、热学性能,绝缘性能等)及极好的耐高温性能,且原料来源广泛主要用在特殊场合(特殊陶瓷)及日常(传统陶瓷) 缺点:性脆、难加工,可靠性差 •复合材料的特征(composites两种或多种材料复合而成) 优点:具有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可按需要 进行人为设计、制造 缺点:目前性能高的价贵 作业:教材 P18-19 1,2,3,4,8走进工程材料,1 纽约世贸大厦坍塌的材料学追思 2 鸟巢、水立方和大峡谷“玻璃桥”用材,走进工程材料1,燃烧的世贸大厦,走进工程材料2,中国国家体育场,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国国家大剧院 钛合金,中国国家游泳中心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美国大峡谷空中走廊 玻璃,本章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