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学错题、错因与对策分析.doc
5页高中生物教学错题、错因与对策分析一般意义上,错题就是学生做错了的题,可以是试题,也可以是作 业题错题的背后反映的是学生在知识背景、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解题 习惯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错题现象例如: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加入丙酮酸,放入未封口的试管内,能否 产生C02?答案:不能产生C02,因为在细胞质基质中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而试 管口未封闭,所以不能进行无氧呼吸但实质上应该能进行少量的无氧呼 吸,产生少量的酒精,氧气抑制无氧呼吸,由于没有通入空气,氧气抑制 作用应该不太强,应该有少量无氧呼吸进行类似于这样的题有高达60%以上的学生出错,而且有的学生甚至一错 再错学生能认识到错题对学习的影响,在情感上也不回避错题,但普遍 缺乏良好的错题管理意识和系统的错题管理策略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 地、高屋建飯地、自上而下地去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剖析错题成因,从 知识板块、知识点、题型、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以及涉及的基础知识的角 度去判断分析,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看问题的洞察力和思维判断力通过大量的错题研究发现,错因分析能帮助学生发现错误的本质原因 进而改善自身的学习,同时有利于教师的补偿教学,发现教学规律,因此, 错题是一种生成的学习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二、错因分析高中生物学习的一般过程,是通过感知、加工、形成、联系整合和运 用,将生物知识信息传递、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某一环节出现 偏差都可能导致学习出现问题,发生错误高中生物易错题形成主要有三 方面的原因:1. 生物前概念的影响前概念是指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是学习科学概念的基础,人们往往 是根据亲身体验来理解概念的合理因素占主导成分的前概念对概念的学 习起积极作用;反之,则对概念的学习起阻碍作用例如:高中阶段入、 增长率、增长速率概念的比较a. 入:表示相邻两年(生物的两代)种群数量的倍数在公式Nt=NO 中,NO表示起始数量,入表示相邻两年(生物的两代)种群数量的倍数,t表示年数或生物的繁殖代数入=N1/NO;增长率=(Nl-N0)/N0X100%= (入 T) X100%ob. 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增长率二出生率一死 亡率二(出生数-死亡数)/ (单位时间X单位数量)种群在“J”型曲线 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种群在“S”型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c.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增长速率二 (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如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 —年后,该种群数量为b,那么该种群的增长率为:(b-a) /aXlOO%;增长速率为:(b-a) /I 年 X100%o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课程之前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生活经验,接触了形 形色色的生物现象,因而他们头脑中自发形成的前概念涉及的范围是相当 广泛的。
当然这种广泛是相对的,他们对能看得见、摸得着、日常生活经 常接触的事物形成了较多的前概念,而对那些比较抽象的生物知识则很少 有前概念因此,学生往往对自己早先形成的各种前概念深信不疑,不自 觉地将这种原有的观念迁移到新学知识中去在生物实际教学中,我们教 师如果无视学生的前概念,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前概念不但会妨碍新知识的 获得,而且会导致学生产生更多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2. 生物解题策略缺失形成生物易错题还有一大重要原因是解题策略和方法的缺失生物解 题策略是以研究生物原理和定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如何在实际问题中 构建思想方法,借助相关规律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环节例: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 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 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答案:B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B选项不 正确,发生于火山,冰川泥,以及沙丘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此演替已到了 森林阶段,所以一定是很长时间,人类的活动会使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方向和速度,不同地段上的差异属于水平结构,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属于垂 直结构三、教学对策在整理错题、归类错题和分析错题成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充分运用 错题编写“高中生物经典易错题”的各类纠错试卷、错题网站和纠错游戏 来帮助学生纠错,建立个人错题管理和个人作业质量分析工具除此之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情,把握教学起点,进行“防错”预设1. 概念辨析干预前概念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调查、诱导学生暴露原有的概念以获得学生 前概念的准确信息,然后认真分析、辨别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对新概念 学习的作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以便正确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学生头 脑中的不少前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建构与掌握这样的前概念对教师和 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把这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 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2. 三大主线构建知识网络以“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结构化、 网络化、系统化,防错止漏在复习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 生的概括与比较、归纳与总结、融合与抽象等生物学科的思想方法,从而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