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关医报》与1877-1894年广州气象观测记录.pdf
4页71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气象科技进展 7(3)- 2017Station 台站巡礼1 《海关医报》(Medical Reports)简介1858年11月8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 迫与英国在上海签订《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作为 《天津条约》的补充,内容包括海关聘用英国人帮办 税务等条款1861年3月,清政府任命李泰国(Horatia Nelson Lay)为总管各口的海关总税务司,1863年11月改 任赫德(Robert Hart)为海关总税务司,形成了名义上 隶属清政府,实际上由洋人掌控的海关机构从此,中 国海关行政管理权落入英国人手中长达半个多世纪,西 方列强不仅通过海关管理中国的关税系统,而且还以此 为基础开展对各类情报的搜集 《海关医报》是晚清中国海关将各通商口岸海关医 务官撰写的当地医疗卫生报告汇集印发的半年刊海关 医务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海关职员的医疗保健、对进出 口船只进行检疫以及照顾和治疗患病船员海关总税务 司赫德在1870年12月31日发布的第19号海关总税务司通 令中称“有人建议我利用各地海关所处的环境,获取有 关外人和当地中国人中发生的疾病资料,因此,我决定将 收集到的资料每半年汇集成册出版……如果按照设想进行 的话,可以极大地促进中国的医学研究,并有益于整个社 会……特别请注意疾病与气候条件变化的关系。
鉴于赫德在1869年11月已颁发总税务司通札要求通 商口岸的海关开展气象观测,第19号通令要求医务官的 医疗卫生报告中,除包括居住城市的卫生概况、疾病流 行及居民的死亡情况等内容外,还应包括与疾病,特 别是流行病密切相关的当地气温、降水的信息因此, 医报不仅是研究近代我国医学发展和流行病学的宝贵资 料,也为我们留下了难得的历史气象资料 第19号通令上还罗列了当时全国各地海关医务官人 员名单(表1)可见,当时17个主要海关均有1~2名医务官,所列21位海关医务官中只有黄宽是华人 《海关医报》作为《海关公报》的第六部分在1871 年9月出版了第1期,之后每半年出版一期,但自1904年3 月后便中断发行,直到1910年9月又复刊一期,此后便完 全停刊 鉴于《海关医报》的史料价值,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于2016年4月出版了该套影印文献2 海关医务官黄宽查阅《海关医报》,发现有关广州天气气候的报告 从1872年3月发行的第2期起,到1894年9月止,共有21 期,负责报告的医师和记载气象信息的时段见表2 广州海关首位医务官黄宽,1829年出生于广东省珠 海市(当时属香山县)他在1840年赴澳门就读于马礼 逊教会学堂(Morrison School)。
1846年底,马礼逊学 堂校长布朗(S. R. Brown)准备返美,临行前表示愿意《海关医报》 与1877-1894年广州气象观测记录■ 何溪澄 冯颖竹 黄宽在《海关医报》第 14、 15 期医务报告中给出的 1877 年 4 月—1878 年 3 月的逐月气象统计 数据,为广州海关在 1877 年已开 展业务化的气象观测提供了实证表1 海关首批医务官人员名单海关医务官海关医务官北京J.Dudgeon福州J.M.Beaumont营口J.Watson福州营前Somerville和Sherwin天津J.Frazer厦门Jones和Mueller烟台Carmichael和Meyers台北L.H.Franklyn汉口A.G.Reid高雄P.Manson九江G.Shearer汕头C.M.Scott镇江Gentle广州Wong Fun① (黄宽)上海Barton和Galle广州黄埔R.Shillitoe宁波R.Meadows表2 《海关医报》中刊登的广州气象信息一览表期次广州海关医师记载广州气象资料时段No.2黄宽1871年夏季气候(定性描述)No.3黄宽1871/1872冬季气候(定性描述)No.4黄宽1872年夏季气候(定性描述)No.6黄宽1873年夏季气候(定性描述)No.14黄宽1877年4—9月No.15黄宽1877年10月—1878年3月No.18F. Carrow1879年7—9月No.19F. Carrow1880年1—3月No.21F. Carrow1881年1—3月No.23F. Carrow1881年4月—1882年3月No.24J. F. Wales1882年4—9月No.25J. F. Wales1882年10月—1883年3月No.27J. F. Wales1883年10月—1884年3月No.29J. F. Wales1884年4月—1885年3月No.31J. F. Wales1885年4月—1886年3月No.33J. F. Wales1886年4月—1887年3月No.35J. F. Wales1887年4月—1888年3月No.37J. F. Wales1888年4月—1889年3月No.41J. F. Wales1889年4月—1891年3月No.47A. Rennie1893年4月—1894年3月No.48J. F. Wales1894年4—9月① Wong Fun是“黄宽”广州话发音的音译。
72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气象科技进展 7(3)- 2017气象科技进展带几名学生赴美留学1847年4月,黄宽与同学容闳、黄 胜共3人,在布朗等人的帮助下进入美国马萨诸塞州孟松 学校(Monson Academy)就读大学预科班,成为中国历 史上首批出国留学生黄宽经过2年学习,于1849年夏转 入英国爱丁堡大学1855年,黄宽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 毕业,继续攻读病理学和解剖学高级课程,两年后获得 西医从业资格,成为最早获得英国大学学位及西医医师 资格的华人(图1)图1 黄宽医生 1857年黄宽离开英国,先在香港一所医院工作, 不久后来到广州开设诊所1865年起他受聘为广州海关 医师,成为当时全国海关医务官中唯一的华人除担任 海关医务官外,黄宽还常应广州博济医院院长嘉约翰 (John Glasgow Kerr)之邀,到博济医院参加会诊及外 科手术,并在1867年嘉约翰外出的9个月期间代理博济 医院院长之职黄宽还协助嘉约翰在博济医院内开办了 一个医学班,为中国年轻学生系统性地传授西方医学知 识,他本人负责解剖学、内科学和外科学课程的教学。
不幸的是,因长期操劳过度,黄宽在1878年就病逝了, 年仅49岁 为纪念黄宽为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医学所作的 贡献,2007年中山大学和珠海市政府在中山大学附属第 五医院门前竖立了黄宽铜像,另外一座同样的黄宽铜像 安放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门前3 《海关医报》中关于广州气象的报告黄宽在他的第一份海关报告中,对1871年广州夏季 气候的描述是:1871年5—9月是多雨的,潮湿季节对患风 湿病及呼吸器官疾病的人不利,但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由 于高温日数减少,总体感觉是一个较舒服的夏天 在随后的3份报告中,黄宽写到1871/1872年冬季是 明显的冷冬,有两个月天气很冷1872年夏季非常热, 特别是7月和8月,气温常常达到94℉,雨水比上年少 1873年夏季多雷暴天气,5月份有一次降雹,最大的冰雹 有槟榔那么大;在夏季雨水多的时段,天气凉爽,来就 诊的市民也少,而雨后高温的日子,发烧和腹泻的病人 明显增多;9月份间有北风,患咳嗽、支气管炎的人数就 多起来 鉴于上面几份报告中都没有给出气象器测数据,可以推测,广州海关在1871—1873年还未开展气象仪器观 测《海关医报》中没有刊登1874—1876年的广州医务 官报告,原因不明。
在《海关医报》第14期,黄宽的报告一开始就列 出了广州海关观测的1877年4—9月的逐月气象统计数据 (图2)气象原始观测资料由广州海关港务官帕克希 尔(Parkhill)先生提供,说明当时的气象观测由海关 下属的港口管理部门具体实施气象观测记录的要素除 风向、风力、气压、气温、降水量外,还有雨日数、 雾日数和珠江广州段水位等风向按照8个方位记录, 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月风力在4.4~6.0 miles/h (约7.1~9.7 km/h),4—9月总降水量70.1 in(约1780 mm),其中5月份的月雨量达488 mm最高水位出现 在5月,达到12 ft,相当于3.66 m该期报告中没有给出 开展气象观测的具体地点,只能猜测既然有水位观测应 该是位于广州珠江边 黄宽在文中还指出,广州夏季白天的温度与夜间的 温度相差不大,表明空气中的湿度很大(当时尚未有湿 度的定量测量),如果天空晴朗,有弱的南或西南风, 高温天还是可以忍受的,但如果天空阴沉,人们会感到 闷热难忍 文中还记载,1877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因连日暴 雨,北江山洪陡发,堤围决口,广州及周边的低洼地区 被水淹没,冲毁房屋农田无数,水灾使一些灾民移到山 丘上,靠吃树根和树叶维生。
在《海关医报》第15期中,黄宽给出了广州1877 年10月—1878年3月的逐月气象统计数据,并写道: 1877/1878年的冬季阴雨日多,1877年10月至次年3月总 的降水日数为81天,远多于平常年份;冬季前期天气温 暖,12月中旬转为受持续的冷空气影响;1878年3月27日 下了一场暴雨,最大6 h降水量超过150 mm 值得指出的是,黄宽在《海关医报》第14、15期医 务报告中给出的1877年4月—1878年3月的逐月气象统计数 据(图2),为广州海关在1877年已开展业务化的气象观 测提供了实证并且,由于黄宽既熟悉广州的自然地理和 社会环境,又有一定的西方科学知识,他的报告中有不少 本地重要天气事件的记载和一些初步的气候分析,为我们 了解晚清广州的天气气候状况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黄宽去世后,来自美国的卡罗(Flemming Carrow) 接任广州海关医务官,他为《海关医报》提供了4份报 告,每份报告除继续给出广州逐月气象统计表外,对天 气事件的记载则很少,这可能是由于他对广州的气候远 没有黄宽熟悉卡罗在广州呆了6年,1882年他辞去了广 州海关的职务,返回美国 接替卡罗担任广州海关医务官工作的是韦尔斯 (J. F. Wales),他的海关医学报告中记录了1882年4 月—1894年9月广州逐月的气象数据。
同卡罗的做法一 样,韦尔斯在报告中给出了逐月气象统计表及文字说73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气象科技进展 7(3)- 2017Station 台站巡礼明,没有广州天气气候事件的记录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关医报》第41期中,韦尔斯报告了由于1890年10月25日海关验货厂的火灾,该月的气象记录被烧毁,风速计和雨量计损坏,导致资料缺失根据中国海关博物馆广州分馆编写的《粤海关史话》,当时海关验货厂的位置就在今日的沿江西路粤海关旧址附近韦尔斯报告的信息为我们揭示了广州海关早期气象观测的地点(图3—4)4 小结1)晚清海关颁布于1869年的总税务司通札以及1870年的第19号通令,使气象观测和报告在中国成为一种准制度化的行动,《海关医报》成为我国早期气象记录收集保存的一个载体1871年的《海关医报》上就有厦门、高雄等地的月气温和降水日数的资料,之后气象要素增加了气压和风向、风力,报告地点也逐步扩大到更多通商口岸 2)关于晚清海关各气象观测站点开始观测的时间, 由于缺少海关的官方版本,目前多采用查找“海关气 象观测月总簿(Monthly Meteorological Return)”的办 法。
月总簿上有当时每日的天气观测记录,但遗憾的是 由于时间较久,部分早期的月总簿丢失了国内保存下 来的月总簿最早始于1879年,广州现存档的最早月总簿 是1907年的因此,尽管《海关医报》中的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