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伤性心肌挫伤直接致死的法医学鉴定.doc
6页外伤性心肌挫伤直接致死的法医学鉴定摘 要:本文从心肌挫伤的形成机制、死亡的发 生机理、好发部位、病理诊断以及法医学鉴定等方面 进行讨论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回顾可为外 伤性心肌挫伤直接导致死亡案件提供参考和依据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心肌挫伤心肌挫伤的概念最早岀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 当时是指心脏创伤后引起了心脏功能异常,但没有明 显的病理改变可言;现在心肌挫伤这个术语已被用来 描述外力作用于胸部时引起心肌、乳头肌及瓣膜的断 裂或房室间隔的破裂[1]心肌挫伤多由心前区遭受巨 大钝性外力撞击造成,临床上较多见,常发生于交通 事故中,有研究表明,交通事故中心肌挫伤的发生率 可占严重胸部创伤的76%[2],另外也可见于高坠、胸 部受挤压及运动时一般损伤较轻,经卧床休息、心 电监护、抗心律失常、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处理并 发症等治疗后可完全治愈[3]因此,单纯的心肌挫伤 致死在法医实践中并不多见,加上心肌挫伤的形成、 致死机制复杂,有显著的隐蔽性,易被病理解剖所疏 漏现就心肌挫伤直接致死的损伤机理、致死机制、诊断、鉴定等问题进行讨论1心肌挫伤的形成机制外伤性心肌挫伤的形成机理,有学者认为分成两 种[4]: (1)暴力直接作用:当胸背部,尤其是心前区 受到钝性暴力打击时,胸廓发生暂时性变形,胸廓的 前后径缩短,心前区的肋骨挤压及脊柱的衬垫作用造 成了心肌挫伤;(2)心腔内压力骤然升高形成的流体 静力作用:当心前区受到钝性暴力打击或暴力压迫腹 部和下肢时,血液从身体的其他部位急剧向胸部移位, 其速度之快、流量之大可使心肌发生断裂、出血,甚 至主动脉和心脏破裂。
还有学者指出心肌挫伤的形成 机理还包括[5]: (3)减速运动:当处于高速运动状态 的人体突然遭到急剧的减速运动时,心脏保持惯性运 动突然而剧烈地冲击在胸前壁或脊柱上引起心肌挫 伤、破裂;(4)挤压作用:即两个不同方向的作用力 同时直接作用于胸部或胸部介于一个作用力和一个坚 硬的物体时造成的心肌挫伤;(5)上述几种机理同时 存在的联合作用2心肌挫伤造成死亡的发生机理因心肌挫伤一般损伤较轻微,临床上死亡率较低, 故对心肌挫伤致死机理的研究报道较少目前对于单 纯心肌挫伤后短时间内死亡的发生机制,还没有形成 明确、系统的理论,国内、外学者看法不一官大威 等[6]在心肌挫伤的动物模型中发现实验动物(狗)心 前区受冲击瞬间左右心室内压均急骤升高,打击后一 定观察时间内左右心室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实 验结束后稍有恢复,但未能恢复至打击前水平;心电 图改变显示,心前区受冲击后均即刻出现心律失常, 最常见为室性心动过速,其次为室性停搏,约持续一 段时间后转变为其他多种心律的失常,如不同程度的 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室性早搏、三联律、ST段改变、 T波倒置、Q波形成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打击 后心率变化不稳,多呈心率减慢。
刘维永等[7]利用家 兔建立动物心肌挫伤模型,实验中也发现:家兔在受 到钝力打击后立即出现多种心律失常表现,其中重度 心肌挫伤者可因严重心律失常而死亡;另外,还表现 为心排血量明显下降、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国外报 道的临床病历资料统计显示[8-9]:心肌挫伤后心排出 量下降,在严重心肌挫伤病例中达33%〜65%;严重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重度心肌挫伤病例中占33%〜 73%,部分病例甚至出现完全的心脏停搏因此有人 提出心肌挫伤后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有两种可能:一是 心肌挫伤后发牛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导致心力衰竭死 亡;另一个是心脏严重挫伤后心排出量降低,导致全 身各重要脏器缺血、缺氧,引起死亡目前学者们多 较认同第一种可能,并认为心排出量降低、冠脉灌流 减少导致心肌缺氧可能是加重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 另外,李德祥[10]认为钝力作用于胸部可引起冠状动 脉及心肌内小动脉急性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是心 肌挫伤致死的又一可能原因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 Lidetke等[11]用猪致心前区单次撞击,造成心肌挫伤, 并监测撞击前、后1小时近、远端冠状动脉阻力(CVR)、小血管灌注、心肌局部和全部力学能力、心 脏代谢功能(心肌氧耗)以及乳酸提取物,结果发现, 撞击本身并不引起冠状血管的痉挛、血栓形成、出血 和冠状动脉的撕裂,但可引起明显的小血管灌流再分 布,同时挫伤区小血管分流增加使携带至该部位心肌 组织的氧供减少,造成缺血坏死,引起死亡。
Ledley 等[12]发现心肌挫伤后冠状动脉及微小血管内有血栓 形成,并认为这也可能是引起心肌缺血坏死造成死亡 的原因;还有学者认为[13],心肌挫伤后即刻便有毛 细血管窦状隙的急剧开放,造成动-静脉分流,使挫伤 区小血管血流量在挫伤后立即减少,使心肌发生缺血 坏死导致死亡,且心肌挫伤程度越重,冠状动脉血流 量减少越多3心肌挫伤的好发部位研究表明[10]:心肌挫伤包括裂伤是由压、拉、 剪、旋转等钝力作用所造成,因此心肌挫伤可以发生 在心脏的前壁、后壁、室中隔、甚至播散在心脏各部 以及心脏内膜和内膜下肌层也有学者认为[14],心 肌在舒张末期易发生断裂,且好发于右心室,因为心 脏的胸肋面大部分由右心室构成,为心腔最靠前的部 分,易直接承受外力作用,且右心室壁明显较左心室 壁菲薄,舒张末期心室处于高度充盈状态,心肌细胞 达到或超出其最适长度,心肌纤维承受外力的能力较 差,而右心室充盈量增加较多,易导致心肌纤维断裂4心肌挫伤的病理表现及诊断李德祥在38例钝性心脏外伤的尸体解剖和病理 组织学研究中发现[10]: (1)心肌挫伤灶的形成和分 布与暴力作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2)挫伤区组织挫 碎出血,坏死灶边界清楚,由表及里或由浅及深见于 心外膜及其深层心肌,包括心外膜间皮、间皮下血管、 神经、脂肪、纤维组织以及心肌挫碎出血等。
并认为 按此特点可做出心肌挫伤的确诊刘维永等[7 ]在心肌 挫伤的动物模型中对实验动物(家兔)进行病理检验 时也有相似发现:撞击区心内膜和外膜下点片状出血, 心肌纤维断裂,广泛间质出血,红细胞散在或形成小 血肿分布于心肌纤维间、心内膜或心外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