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华山字少的导游词(30篇).docx
20页九华山字少的导游词(30篇)九华山字少的导游词(精选30篇) 九华山字少的导游词 篇1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唐天宝年间(742∼756)改名九华山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 (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方圆120 公里,总面积33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342米,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北纬30 九华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山势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风景集中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素有「莲花佛国」之称现存寺庙78座,佛像6000余尊著名的寺庙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达千余件山中还有金钱树、叮当鸟、娃娃鱼等珍稀动植物。
南朝时,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圣李白曾数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李白吟九华山诗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它处处有景,人移景换,清代时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时景、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九华山字少的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莲花佛国&&九华山旅游!我是大家此次旅行的导游,我叫王萍,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下面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九华山的概况。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两山一湖黄金旅游区的主要景区,这里景色秀丽,古刹林立,与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并称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九华山原来并不叫九华山,在唐朝的时候叫做九子山,因为九华山山峰秀丽,高出云层的山峰有九座,因此九座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两次到过此地,先后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佳句,九华山因此而得名,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九华山宗教活动历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华山发展,佛教更加兴盛在唐开元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最后选在我们的九华山修行夜间露宿在山上的山洞里,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饿了就吃山上的野生植物最后在他99岁的时候圆寂佛教界认为他生前苦修,圆寂后与佛经里所记载的地藏菩萨相合,尊为地藏菩萨应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时候姓金,因此又称为金地藏九华山也就自此被辟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唐代后,九华山佛教声明渐著,经过历朝历代的修葺,到清代全山寺院已经有150多座了,祇园寺、东崖寺、百岁宫、甘露寺四大丛林,香火之盛甲天下 下面我们首先进入的是九华街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门坊它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筑。
横额上镌刻着康熙皇帝御书的九华胜境四个大字中门两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狮门仿端庄典雅,过了门坊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修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踏上这座古桥,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大家看,过了桥正面就是祇园寺的大殿祇园寺是国家重点寺院,规模是九华山四大丛林里最大的了,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讲堂和藏经楼等十余座单体建筑组成,是典型的组合式建筑,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中轴线,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啊,歪置山门是颇有讲究的,一来是为了辟邪,二来是门向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大雄宝殿琉璃碧瓦,飞檐翘角,地位十分突出在寺庙的前院墙上有一条石刻,上面泰山石敢当5个大字十分醒目,大家来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其实这个是祇园寺独有的,是用来辟邪镇妖的 进入山门,就是灵官殿,进门登殿,只见神龛里站立着的却是赤面红须、双目圆睁、高举铁鞭的王灵官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怎么到此护起佛法了呢?原来传说佛教的护法韦驮犯了杀生的错误,被地藏菩萨解聘,让王灵官顶了班,这反映了佛道合作的天王殿意思,在全国恐怕是仅此一处了 从灵官殿过一小庭院,有一座亭阁式的方形重檐殿堂,歇山顶,内供四大天王像,称天王殿。
中间龛内端坐着笑口常开,大肚包容的弥勒佛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行,是他的两句偈语两侧为四座天王塑像 灵官殿和天王殿在同一台基上,而再高一层的台基上则筑有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正面立着高约12米的三世佛,座下是碧绿莲花座,下有须弥座(又叫金刚台),雕刻精细供桌正面横刻着唐僧取经故事的大面浮雕佛像前,为主持法会的和尚礼佛跑拜处 好,游完祇园寺,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九华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了佛经有指地化城之说化城寺位于九华山化城峰西南,化城盆地中心,因此得名化城寺化城寺历史悠久,它修建于晋代,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__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古寺历经兴废,在岁月长河中依然耸立现存四进民居式殿宇,前三进为清代建筑:一进灵官殿,二进天王殿,三进大雄宝殿二、三进之间有一巨大四落水天井,意为四水归明堂大雄宝殿全木窗门,门楣上刻有冰纹窗棂顶中大藻井九龙盘珠浮雕为艺术珍品四进藏经楼为九华山惟一明代建筑,近期按原貌修复。
化城寺依地形渐次升高,结构严谨,古朴典雅,基本保存了开山祖寺原有风貌 化城寺石阶下有宋代石狮一对,一雌一雄,古拙浑厚前有放生池,月牙形,据传是金地藏率众徒修建化城寺时开挖的,既为寺院防火 九华山字少的导游词 篇3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杰,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美丽的九华山吧!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的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里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当时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
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__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听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竹喧,令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
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山字少的导游词 篇4 大家好!旅途劳顿一路辛苦,首先欢迎各位来到灵山佛地安徽九华山观光礼佛,我姓万,是安徽九华山太白旅行社的一名导游,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及其本人和司机向各位致以最真诚的问候,愿安徽九华山所供俸的大愿地藏王菩萨保佑各位合家安康万事如意有求必应! 点右睛——生意兴隆经领导们点睛之后,几只金狮更显得栩栩如生,象征着"中东·福万家连锁超市"日后必将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安徽九华山的肉身宝殿,说到安徽九华山的肉身宝殿,不能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叫金乔觉,是一个外国人,他来自古新罗,也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东南部据史料记载,金乔觉是新罗国的一个王子,24岁时削发为僧,并从新罗国航海来到中国他遍游中国的名山大川,最后落脚安徽九华山,结庐修行并遵照地藏菩萨的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在安徽九华山修行期间,金乔觉降伏猛兽,采集药草,一边为山上百姓治病,一边传经布道,广施佛法,深得广大民众的爱戴金乔觉渐渐声名远播,收了不少弟子连当地的地方官也上山来听取佛法,并把他的事迹奏明了朝廷。
九华山字少的导游词 篇5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石奇是天尊石、天鹰、天墙、天马,鬼斧神工,形象逼真,蔚为奇观泉秘,秘是神秘的秘,岩石上两池泉水,找不出水源,却长年不干涸,可以让人好奇探秘这里的谷、峰、石、泉是不是有这些特色,我只先作一点引导,大家很快就能亲身体验,或许你们还会有更好的表述第二个特点是大部分的景点都以“天”字命名,今天游览的是一个天的境界,我为大家导游会常常提到一个“天”字说到天字,在《山海经》里记载一个神话,说是有一位叫刑天的人与玉皇大帝争神位,在比武中玉帝砍下刑天的头,但身体没有倒下,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为口,手拿着刀剑、盾牌翩翩起舞,过了一阵才倒下,玉帝将他葬在一座名叫常羊的山上,于是才有了天天是神秘的,但天道酬勤,虽然我们步行有两个多小时的登山,只要大家悠着点,有只当闲庭信步的心境,有敢于登攀的勇气,定会游得刺激,看得快乐,玩得开心 〔九龙湖大坝与新娘石〕 我们前面看到的是九龙湖的主坝,它是高45米,底宽9.1米,顶宽2.5米,坝底长36米,坝顶长133.2米的一座双曲砌石拱坝水溢为瀑布,水喷是飞虹,格外壮观 大坝的西南方,有一座亭亭玉立的山峰,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远望格外清新明丽,被当地人称为“新娘石”。
据传它是竹安寨下面的吕屋岗村一位活泼可爱的少女,原有情郎,十分相爱但被财主逼婚,在当新娘时,逃离到这里,被欧阳真仙点化成石,永葆少女贞节其旁边有一座粗壮山崖像个朴实农民,就是她的情郎,寻恋人到这里,也被点化成石,让有情人永远相伴新娘石顶上长有茂盛的林木,吕屋岗人立下村规,绝不能到这山上砍柴,一旦砍了就会招来两个恶果:一是新娘石挡住了城区李姓祖宗祠堂的风煞,林木被砍,风煞挡不住,城区李姓的房子都会长白蚂蚁二是吕屋岗李姓的祖屋大门朝向新娘石,新娘石上的林木遭难,就会引发李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