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适应不良诱发学习焦虑的案例分析.docx
9页高中生适应不良诱发学习焦虑的案例分析 邱芳 李然〔摘要〕高中女孩因为转学后适应不良,诱发焦虑情绪,易紧张,易疲劳,平时学习努力,但成绩越来越差,咨询师采用整合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观进行干预,通过4次咨询会谈,来访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其他负性情绪得到改善,懂得欣赏新环境的人和事,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乐趣,完全适应并欣赏新的学习环境〔关键词〕整合的心理咨询观;学习焦虑;适应不良;高中生〔〕G44 〔〕B 〔〕1671-2684(2021)13-0056-03一、案例概况小刘,独生女,高二学生,身材高挑,相貌出众,性格内向高一就读于一所普通高中,高二时父母将其转入全市最好的第一中学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国企管理人员,家庭氛围相对和睦,且无家族精神病史无躯体疾病,身体健康她平时学习状态不错,但考试成绩却十分不理想,代课教师认为其心态不好,需要调整,曾多次尋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均无改善小刘的母亲非常担心,于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心理学学习活动,并预约咨询个人成长史:父母工作优越,父亲当年高考成绩排名全县前十,父亲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心情好的时候,会训话教育小刘,心情不好便不会讲话,交流多为就事论事,很少有情感交流。
小刘生活大小事务由母亲照料,母亲情感细腻,易焦虑,但为人较为强势,因自身善于学习,注重与小刘的沟通,小刘与母亲的关系更为亲密小刘初中时,学习成绩优异,父母在学习方面管得较少高一学习成绩排名全班前五,学习积极性较高,父母为了让其在学习上更进一步,在高二时为其转学,小刘不愿意,非常喜欢当时的班级,但也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于是带着复杂的心情转入新的高中小刘易紧张、烦躁、疲劳,自感平时的学习状态不错,但是考试的成绩越来越差,迫切期望改善现状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49,标准分61.25评估为中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40,标准分50评估为正常综合日常表现和心理测验,评估来访者心理不健康,是一般心理问题——由环境改变适应不良诱发的学习焦虑二、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真实的学习状态,缓解考试焦虑情绪,改善人际关系远期目标与最终目标:调整认知,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人格,建立自信心,促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三、咨询方案理论基础: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技术繁多,但无一理论可以单独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心理治疗师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能灵活地使用不同的理论和技术,为不同来访者在治疗的各阶段所呈现出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与策略。
因此,本案例采用整合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观,来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即在不同的咨询阶段,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咨询时间:一周一次,一次50分钟,共4次四、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了解一般资料,做出初步的分析与评估,制定咨询方案;通过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其中和来访者的母亲沟通20分钟,了解母亲视角下来访者的学习状态母亲认为来访者初中学习成绩不错,学习积极努力,考入高中后,开始注重穿着打扮,学习也不太积极努力于是,母亲便开始有意识地“管理”来访者的日常事务,课余时间限制其出行次数和时间曾多次与学校老师和课外补习老师沟通,老师们一致认为,来访者在学习时比较浮躁,无法静心学习来访者对于老师们的反馈,无法理解,高一的老师和初中的老师都没有提到类似看法来访者陈述转入新学校后,母亲开始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指手画脚”,她也理解是为自己好,但反感了解基本情况后,简单向来访者说明,转学后,注意力很大程度被分散到学习以外的事务上,转学带来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平时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适当提示来访者思考是否与精力分散有关,但不做过多干预,避免来访者产生阻抗,进而影响咨询效果第二次咨询本次咨询围绕来访者的主要困扰,了解生活学习细节,帮来访者还原真实生活学习状态,共同探讨症状背后的原因。
来访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较少和朋友谈心,故封闭了一个主要的交流思想、获取信息的渠道虽然来访者与母亲较为谈得来,但是母亲的很多建议和想法不一定适用于青少年期的来访者通过来访者陈述的生活小事,让来访者感受到她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扰,承受的精神负担,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大多是自己过度揣测和过度解读的结果,需要加以求证,比如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表达出来,可能会发现另一个“真相”,让她意识到表达沟通非常重要通过来访者详细说明自己学习方面的细节,引导来访者意识到,所谓的“平时学习状态好”,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客观情况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关注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并因此产生对自己的过度负面评价和对他人的过度正面评价,同时产生较为复杂纠结的负面情绪,总担心自己学不会、考不过别的同学,当带着这些负面情绪继续学习时,学习效率便会大打折扣来访者很快便不再纠结于最初的咨询目的,并将咨询目标调整为如何更好地投入学习,如何不再焦虑来到新学校之后,来访者发现新同学学习成绩都非常好,人际关系看上去也特别好,各方面都十分优秀,所以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再自信来访者也说过去没有想到过这些,认为本次咨询对自己的思想冲击很大第三次咨询要求陈述近一周的生活学习状态,帮来访者发掘自身的“能量点”,并对主要错误认知加以干预。
上周考试中,来访者状态很好,可以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没有杂念,这是过去半年来久违的感觉,来访者很开心感觉过去的一周整体非常轻松虽然,考试前班主任有骂自己,但是自己并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影响自己的考试状态来访者依然经常怀念自己在二中高一时的学习状态,引导来访者意识到对现状有多不满,那么对过去的美好就有多怀念不喜欢现在班上的同学和老师,对同学的评价:心机、聪明、人际关系好、有能力和家庭条件好有的同学平时不听课,甚至逃课,学习成绩照样很好,引发了自己极强的自卑感以与同学交往中发生的客观事实为依据,引导来访者意识到,没有哪位同学不通过认真努力学习便可以取得好成绩,只是学习习惯和方法各有不同而已同时,来访者也意识到同学们身上的某些优点吸引到自己,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接近,不敢欣赏来访者对班主任的评价:不负责任、经常对自己冷嘲热讽,认为其人品有问题,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认真负责经核实,其他教师、来访者母亲以及同班学生,都对该班主任持有较多负面评价在理解来访者的遭遇后,引导来访者去了解同班同学的应对策略,即习惯、适应,尽可能避免冲突,并专注于当下最重要的学习事务来访者也意识到有些人的做法无法改变,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来访者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是很好,对别人的言谈举止,甚至眼神都十分在意,比如老师上课瞟了自己一眼,就会无意识地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出了错来访者反思自己太过敏感,期待能在所有人面前表现优秀引导其意识到,正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才会期待自己变完美,才会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而17岁的认知水平,足以清晰明白完美的个体是不存在的来访者也表示未来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自己当下做的事情上面第四次咨询整理和结束咨询阶段共同讨论性格:来访者认为自己性格比较温和,没有特长发现身边聪明的同学们,大都是有自己的优点,但是也有很大的缺点,认为他们不够优秀、能力不足,太不完美来访者期待自己在各个方面表现优异,害怕自己有缺點,担心会被别人取笑引导来访者意识到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当期待自己没有缺点时,便缺少了敢于探索的能力来访者身材高挑,外貌姣好,却害怕别人说自己漂亮,怀疑对方是在讽刺自己,行事处处小心谨慎,大量的精力投放到如何不出差错,而不是如何变得更优秀所以提醒来访者,追求完美主义是表象,实则为掩藏内心的自卑感来访者意识到自我评价中,负性评价较多,对自己的评价不够客观,才诱发强烈的自卑感反思后,可以清晰客观地陈述出自己的性格优缺点。
在人际交往中,自己偏向于和男生相处,不太喜欢和女生相处,因为女生太敏感不好相处而与男生的相处,只是友谊而非爱情人际距离方面,自己不敢和朋友走太近,害怕朋友看到真实的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好,担心自己的缺点被别人知道引导来访者意识到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有这方面的顾虑和担忧,属于正常情况在征得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与她父母沟通半个小时通常青少年的问题夹杂着家庭的问题简要说明来访者学习焦虑的原因,帮助他们理解来访者的处境和内心真实想法,孩子的多虑多思和成绩明显下滑不是单纯的学习不努力、过分注重打扮所导致向他们普及青少年期的个体心理发展特点,家长需要尊重来访者的年龄特征所带来的看上去是问题的一些正常现象,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应尊重和鼓励来访者内心意愿的表达,特别是父亲,需要加入亲子情感沟通中最后,来访者谈到,通过4次咨询,体验到了自己在认知、情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变化,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与同学的相处中懂得欣赏身边的同学,也开始发现新学校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专注于知识本身,杂念较少,同时也认可了自己的优点,并感到高兴五、咨询效果评估来访者自我评估:基本上适应了新学校的生活,学习时可以专注于学习内容,焦虑情绪明显减少,心中烦闷亦减少,人际关系方面也有明显改善,会适时表露心声,不再封闭自己,并会肯定自己的优点,不再自卑,积极乐观地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
咨询师的评估:经过观察及会谈,确定对该来访者的心理咨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来访者精神抖擞,朝气蓬勃,学习和考试的焦虑情绪处于正常状态,可以专注于学习内容,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未来充满信心心理测评: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38,标准分47.5评估为正常来访者父母的评估:孩子最近回家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不错,看上去很开心,也会主动分享在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少了许多抱怨遇到不公平的事,也会客观的分析评价曾多次与学校老师沟通,老师也反映来访者在校的学习生活状态很好,近期的小考成绩有所进步六、咨询反思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每个学派都有其明显的优缺点,没有那种学派的技术可以应对所有患者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理论技术才能取得长久的疗效本个案采用了整合的心理咨询观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并在短期内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注:本文系山西大同大学校级青年科学研究项目(2015Q19)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2]邱芳,王强,苗小翠,等. 以整合的心理咨询观解决严重心理问题的一例分析[J]. 校园心理,2020,18(2):168-170.[3]张庭辉. 当代心理治疗理论及技术整合发展趋势的嬗变[J]. 精神医学杂志,2018,31(3):228-230.(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心理学系,大同,037000)编辑/卫 虹 终校/张 旗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