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年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1569166
  • 上传时间:2018-0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6年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比赛项目评分细则一、创意设计类(A 类)1、比赛形式新概念海洋航行器创意设计、新概念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的方案介绍和演示2、比赛场地江苏科技大学综合楼 B、C3、比赛规则3.1 设计要求3.1.1 功能原理创新;3.1.2 总体布局创新3.2 比赛方式3.2.1 设计方案介绍3.2.2 可展示功能的演示4、评分规则根据设计方案介绍和演示,按下列因素和计算公式评分:总分=A+B+C其中:A 为创新性得分,B 为可用性得分;C 为展示性得分每队介绍和答辩质询时间共 10 分钟,其中功能演示总时长不得超过 5 分钟4.1 设计说明应包括:4.1.1 设计方案及三视图;4.1.2 创新点;4.1.3 性能预估及技术发展途径;4.1.4 现实及潜在应用设计说明文本尽量控制在 30 页以内(不包括附录)须提交电子版设计说明,可提交 5 分钟及以内的视频(可为 3 维演示动画或录像)4.2 创新性评分(A:60 分)在参赛设计方案主要创新点一致的前提下,根据以下要素评分:4.2.1 原理独特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推进、控制等原理)4.2.2 布局创新性;(包含但不限于流体、结构、功能等布局)4.2.3 方式新颖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下水、应用等方式)4.2.4 要素集成性。

      包含但不限于文化、环保、成本等要素)4.3 可行性论证评分(B:25 分)根据参赛作品可能形成的任务能力与特点(如大载重、高机动、长航时等)及应用前景、可实现性进行综合评分4.4 展示性评分(C:15 分)实物(指完成部分功能、具备演示能力的参赛作品)或相关视频;每个奖项名次按最终得分多少排序二、设计与制作类(B 类分为:B1 水面组;B2 水下组)1、比赛形式参赛者设计和制造小型常规海洋航行器(或模型) ,要求按作品申报功能进行不超过 5 分钟的功能展示,以现场演示为主,尽量避免采用视频演示的方式2、比赛场地江苏科技大学港工水池、江苏科技大学游泳馆、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水库3、技术要求动力装置:不得采用火箭式发动机,鼓励采用螺旋桨之外的推进器;姿态控制:不做限制,鼓励采用除鳍舵之外的姿态控制方式;操作控制:不做限制,鼓励采用人工遥控之外的控制方式;数据传输:安装数据链路,在地面实时显示航行轨迹;制作方式:不做限制,鼓励参赛学生自主选材手工制作4、系统使用频率要求系统使用频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频率分配规定,参赛者应在规定时间上报系统使用频率,一经上报不能改变现场不能随意开机,届时赛场将备扫频仪和 GPS 信号监视设备,违例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5、比赛方式比赛前一天,提供各参赛队两个小时用于试航熟悉场地比赛时各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 4 人参赛者进场后在 10 分钟内完成试航准备6、B1 组评分要点(100 分)根据航行器航行姿态、穿越限宽门(或避障碍)、动力方式、控制方式、控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抗过载结构设计等内容评分,设加分项分值包含航行评分、功能评分,系统设计报告作为评分参考每个评分项由评委打分取平均值计入总分各奖项按分数高低取名次满分为 100 分6.1 系统设计报告要求(15 分)参赛者应提供设计报告电子版及 5 分钟的视频,视频不作为现场演示部分(含试制过程、实验试航等),设计报告文本尽量控制在 30 页以内(不包括附录)PPT10 分,表述 5 分设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6.1.1 设计方案和创新点;6.1.2 三视图;6.1.3 系统性能和安全性6.2 航行及作业评分(45 分)6.2.1 航行分(水面 B1 组 20 分)航行器必须完成规定的航路航行且持续航行时间达到 1 分钟;(完成规定即可获得基础分)6.2.2 作业动作分(水面航行器 B1 组 20 分)除完成规定的航行动作外,还必须完成至少一项作业动作(自主申报),每项动作分值不超过 10 分,总分 20 分(如无作业动作申报,此项不得分)。

      6.2.3 正常回收分(5 分)表演结束能正常返回回收区6.3 功能评分(40 分)表 1 B1 组功能评分分项评分项 评分项1. 推进方式 5-102. 导航控制方式 2-53.加载功能(摄像装置、机械手、数据传输等每项功能分值不超过 5,总分 15)3-154. 总体设计新颖 2-55. 航海文化创意 1-5注:航海文化创意指航行器、参赛队伍所体现的航海文化内涵,包括但不限于:航行器的独特布局、涂装、符号,参赛队的服装、表演等7、B2 组评分要点(100 分)根据航行器航行姿态、穿越限宽门(或避障碍)、动力方式、控制方式、控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抗过载结构设计等内容评分,设加分项分值包含航行评分、功能评分,系统设计报告作为评分参考每个评分项由评委打分取平均值计入总分各奖项按分数高低取名次满分为 100 分7.1 系统设计报告要求(15 分)参赛者应提供设计报告电子版及 5 分钟的视频,视频不作为现场演示部分(含试制过程、实验试航等),设计报告文本尽量控制在 30 页以内(不包括附录)PPT 10 分,表述 5 分设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7.1.1 设计方案和创新点;7.1.2 三视图;7.1.3 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7.2 航行评分(45 分)7.2.1 基础分(水下 B2 组 30 分)航行器必须完成规定的航路航行且持续航行时间达到 1 分钟;(完成规定即可获得基础分)7.2.2 航行动作分(水下航行器 B2 组 10 分)可按原路线返回或可申报其他水下动作,原路线返回或完成所申报动作即可获本项得分,总分 10 分(未完成或未申报,此项不得分)7.2.3 正常回收分(5 分)表演结束能正常返回回收区7.3 功能评分(40 分)表 2 B2 组功能评分分项评分项 评分项1. 推进方式 5-102. 导航控制方式 2-53.加载功能(摄像装置、机械手、数据传输等每项功能分值不超过 5,总分 15)3-154. 总体设计新颖 2-55. 航海文化创意 1-5注:航海文化创意指航行器、参赛队伍所体现的航海文化内涵,包括但不限于:航行器的独特布局、涂装、符号,参赛队的服装、表演等三、舰船模型智能航行(C 类)1、比赛形式参赛者自行制作、购买半成品组装或商品模型均可,根据航行路线设定模型自动航行竞赛2、比赛场地江苏科技大学游泳池3、比赛规则同一学校每件参赛作品必须保证船型及推进方式明显不同模型必须按导引信号要求依次穿过航行路线上每一个光电门,未能穿过的需重新再来,否则,不能开启下一个门的引导信号。

      计时从模型离开出发点开始,至通过最后一个门时结束比赛设定为两个轮次,参赛者在每一轮次中的比赛时间为 10 分钟凡在 10 分钟内按规定航线完成航行的即为成绩有效,否则无成绩两轮次比赛同一参赛者必须使用同一船型船模参赛,取最好成绩作为比赛成绩每轮比赛前,参赛者的模型交裁判委员会进行检查并记录模型的长度、重量及所用电池等指标模型检查后将封存至比赛开始,开赛前由工作人员按竞赛顺序将模型交给参赛者,比赛结束后,模型再交回工作人员动力源采用 6 节 5 号标准电池,由组委会在比赛期间统一提供,两次航行比赛须使用同一组电池,船模在两次比赛间隔中调试时可使用自备电池,期间竞赛用电池须由裁判负责保管舰船模型智能航行竞赛技术要求附后4、比赛规程4.1 抽签决定比赛顺序;4.2 顺序到比赛选手参赛时,选手应先检查好模型并将电源接通,进入比赛场地,然后将模型放在放航台,等待比赛开始;比赛结束后,选手在成绩单上签字并取回模型5、比赛准备比赛前一天,各参赛队总共有两个小时用于试航熟悉场地比赛时各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 4 人参赛者进场后在 10 分钟内完成试航准备6、评分要点航行成绩以模型航行记录的有效时间记成绩,用时最短者为第一名,其余类推。

      综合成绩由模型航行记录的有效时间和模型重量两部分构成,按以下规定扣减分以航行记录有效成绩中用时最短的模型 100 分为基数,用时最大的为 0 分,其它模型用时按两者间百分比记;以航行记录有效成绩中重量最重的模型 100 分为基数,最轻的重量记为 0 分,介于两者间的重量按百分比折算为得分;以上两项成绩相加后为参赛者最终成绩(其中航行时间占70%,模型重量占 30%),得分最高者为第一名,依此排列航行成绩以所有模型航行记录的有效时间记成绩,用时最短者(T min)为第一名记为 100 分,最后一名( Tmax)为 0 分,中间名次按比例计算得分; minmaxin_10*1/iScoretimT模型重量成绩以航行记录有效成绩中重量最重的模型(W max)为100 分,最轻的(W min)记为 0 分,介于两者间的重量按百分比折算为得分; maxi maxin_1*10/ScorewightWW将航行成绩的 70%,模型重量成绩的 30%相加后为参赛者最终成绩,依得分高低排列名次 0.7*_.3*_crScoretiScorewight模型总重量要求小于 4000g。

      7、舰船模型智能航行竞赛技术要求说明7.1 系统跟踪原理通过船舶模型对红外光源(和超声波源)的跟踪完成自动导航红外信号波长 940nm,超声波源频率为 40Khz,采用与海尔牌电视遥控器相同的编码,发射圆锥角为 90 度,发射轴线与水面平行,两种信号源间距为 400mm,发射轴线相互平行红外线光源(和超声波源)发送系统由组织方提供,红外线(和超声波)接收端及对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由参赛者自行设计制作7.2 船模技术指标7.2.1 动力源采用 6 节 5 号标准电池,接口为 USB2.0 标准; 7.2.2 船模应能通过宽 1000mm、高 400mm 的光电门;7.3 场地技术要求7.3.1 顺序通过的两个光电门最大距离为 20m,最大转弯角为 90度,最大连续行驶距离大于 150 米;7.3.2 水深不小于 0.5m;流速 0;风速不大于 3 米/ 秒四、名船名舰外观模型仿真制作(D 类)1、比赛形式参赛者自行制作的模型以船型“镇江舰”和“远望 4 号”为制作蓝本,要求模型外观精美、比例准确、细节丰富、部件完整,模型总长(LOA )为 100cm,误差控制在±5cm 范围内,长度超过误差每 1cm 扣一分。

      要求船模主体采用环保材料制作并必须在模型上留有可供裁判检查船模主体材料的检查口没有检查口不许参赛2、比赛场地:江苏科技大学体育馆3、评审流程3.1 评审老师审阅模型制作说明书(各参赛团队提前 1 天提交至组委会);3.2 评审老师于参赛现场听取参赛同学关于作品的介绍;(1 分钟)3.3 评审老师现场提问;(3 分钟)3.4 评审老师对每组作品实行分项打分,综合评定;(1 分钟)3.5 评审组提交各队成绩名单至大赛组委会;(赛后)3.6 大赛组委会复评核对并公布最终名次4、比赛形式:本项比赛以静态展示为主;同一院校最多提交 5 个作品参加该项比赛比赛设特等奖(占参赛比例 10%)、一等奖(占参赛比例20%)、二等奖(占参赛比例 30%)及优胜奖(占参赛比例 30%)5、评分细则:总分 100 分,分为总体设计、现场表达、工艺及外观、材料及创意四类评分细则,另设赛事道德诚信标准评定等本次大赛计分方式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折算平均分如有作品获相同分数,根据需要再行组织评选5.1 总体设计(满分 20 分):参赛团队必须在参赛现场提交团队成员自行绘制的总图、型线图(或型值表)及设备构件相关设计图纸,考核设计船模及部件图纸的完整、正确性,几何相似度及学生基本工程素质情况;各参赛作品配备《模型制作说明书》说明制作情况,格式不限;每个作品必须提供至少 5 张不同制作过程的照片或 2 分钟视频。

      5.2 现场表达(满分 10 分):各参赛团队须设一名参赛队员,针对作品的考证、设计、制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