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g03-4第四节组胺h1受体拮抗剂.ppt
58页第四节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Histamine H1 Receptor Antagonists • 3-75、经典H1受体拮抗剂有何突出的不良 反应?为什么?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如何 克服这一缺点?97,108 • 3-76、经典H1受体拮抗剂的几种结构类型 具有一定的联系试分析由乙二胺类到氨 基醚类、丙胺类、三环类、哌嗪类的结构 变化 组胺的结构 • 4(5)-(2-氨乙基)咪唑 • N1=Nτ,N3=Nπ,侧链N=Nα 组胺酸脱羧酶 HistamineHistidine • H1受体 • 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毛细血管扩张,管璧 • 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导致红肿,变态反应 • H2受体 •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环磷酸腺苷与钙离子激活 • 胃璧细胞的质子泵,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溃疡 • H3受体 • 分布在中枢,参与血压、心率和体温的控制 一、H1受体拮抗剂 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乙二胺类、氨基醚类 、丙胺类、三环类和哌啶类等 主要学习药物 马来酸氯苯那敏 丙胺类 盐酸西替利嗪 哌嗪类 (一)乙二胺类H1受体拮抗剂 • 具有如下基本结构,式中Ar可为苯基、对位 取代苯基或噻吩基;Ar’常为苯基或2-吡啶 基,R及R’常为甲基,也可环合成杂环。
• 抗组胺作用弱于其他结构类型,并具有中等 程度的中枢镇静作用,还可引起胃肠道功能 紊乱,局部外用可引起皮肤过敏 • (一)乙二胺类 •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药物是安体根 (Antergen)对其进行结构改造衍生出系列的 H1受体拮抗剂,例如曲吡那敏( Tripelenamine)等, • 将乙二胺类药物的两个氮原子再用一个乙基环 合后演变出哌嗪类药物,也具有抗过敏作用, 这类药物最终发展出西替利嗪(Cetirizine)等 ,作用强而持久,且无镇静作用 • 将乙二胺的氮原子构成杂环,例如安他唑啉 (Antazoline) (二)氨基醚类H1受体拮抗剂 • 用Ar(Ar‘)CHO-代替乙二胺类的ArCH2(Ar’)N-部 分就成为氨基醚类 • 第一代氨基醚类H1受体拮抗剂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 和抗胆碱作用,常见嗜睡、头晕、口干等不良反应,但 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较低部分药物在常用量时就可治 疗失眠 • 对于两个芳基不同的氨基醚类手性药物,其S构型体的 活性通常高于R构型体 • 第二代氨基醚类,氯马司汀,司他斯汀,非镇静 盐酸苯海拉明 (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 • 化学名:N,N-二甲基-2-(二苯基甲氧基)乙胺 盐酸盐 • 用作抗过敏药。
也用于晕动病的治 疗. • 为克服其嗜睡和中枢抑制副作用,将苯海拉 明与中枢兴奋药8-氯茶碱成盐,称作茶苯海 明Dimenhydriate, 乘晕宁)是常用的抗晕动 病药物 白加黑 • 【主要成份】(美息伪麻片) 每片含 日用片 夜用片 对乙酰氨基酚 325mg 325mg 盐酸伪麻黄碱 30mg 30mg, 氢溴酸右美沙芬 15mg 15mg 盐酸苯海拉明 0.25mg • 【包装】 铝塑,每盒1板,每板含日用片10片,夜用片5片 • 【生产企业】东盛科技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白加黑组方独特,黑白分明,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 黑片睡得香! 第二代氨基醚类H1受体拮抗剂 氨基醚类中非镇静性抗组胺药,对外周 H1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属于第二代抗 组胺药 氯马斯汀 Clemastine司他斯汀 Setastine (三)丙胺类 • 乙二胺类中的ArCH2(Ar‘)N-被Ar(Ar’)CH-置换, 或将氨基醚类中的-O-去掉,就成为丙胺类抗组胺药 • 与乙二胺类、氨基醚类、三环类等传统抗组胺药相比, 丙胺类抗组胺作用较强而中枢镇静作用较弱,产生嗜睡 现象较轻。
• 第二代,不饱和类似物 马来酸氯苯那敏 Chlorphenamine Maleate • N,N-二甲基-γ-(4-氯苯基)-2-吡啶丙胺顺 丁烯二酸盐,又名扑尔敏 • S-构型的活性强,急性毒性小 • 临床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皮肤粘膜的过敏, 荨麻疹,血管舒张性鼻炎,枯草热,接触性皮 炎以及药物和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副作用 有嗜睡、口渴、多尿等 • 例五、马来酸氯苯那敏 • 一)、药名提示: CHCOOH • 1、“马来酸”即含 ‖ CHCOOH • 2、“氯苯”提示含氯苯结构; • 3、“那敏”(namin)为含胺结构的意思 • 二)、结构分析: • 1、含手性碳:具光学异构,通常使用消旋体 • 2、具叔胺:生物碱颜色、沉淀反应,与枸橼酸 醋酐试剂在水浴上加热,即产生红紫色;与苦味 酸试液在水浴上加热,产生黄色沉淀; • 3、具吡啶环:开环试剂溴化氢可使其开环; • 4、含马来酸:具双键,可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泰诺感冒片 (酚麻美敏片) • 【制剂规格】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0.325g、 • 伪麻黄碱0.03g.右美沙芬0.015g. • 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 0.002g。
• 【适 应 证】普通感冒、花粉症及其它上呼吸道过 敏引起的鼻粘膜充血水肿、咳嗽、眼部瘙痒、流涕 、喷嚏、轻微疼痛、头痛发热 光学活性 • S-构型(右旋)的活性比消旋体约强二倍 ––急性毒性也较小 • R-构型(左旋)为消旋体的1/90 • 扑尔敏为消旋 马来酸氯苯那敏 合成 代谢 • 吸收迅速而完全 • 排泄缓慢 ––作用持久 • 极性代谢物 ––N-去一甲基 ––N-去二甲基 ––N-氧化物 ––及未知的 作用 • 作用较强,用量少,副作用小 ––适用于小儿 • 用于过敏性疾病 ––鼻炎,皮肤粘膜的过敏 ––荨麻疹,血管舒张性鼻炎 –枯草热 ––接触性皮炎 ––药物和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 副作用 –嗜睡口渴多尿等 第二代丙胺类H1受体拮抗剂, 不饱和类似物 • 烯丙酸基使其具有相当的亲水性而难以进入 中枢神经系统,故无镇静作用 • E型(反式)异构体的活性大大高于Z型(顺 式)体 阿伐斯汀 Acrivastine 丙烯类似药物 • E型体的活性〉〉Z型体 四)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 • 将上述各类分子中的两个芳环的邻位相互连结, 即构成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 • X为氮原子,Y为硫原子时,即成为吩噻嗪类 • X变成sp2杂化的碳原子,Y为生物电子等排体- CH=CH-基置换,即成为赛庚啶 • 将赛庚啶进一步衍化,产生氯雷他定 盐酸赛庚啶 Cyproheptadine Hydrochloride • 化学名:1-甲基-4-(5H-二苯并[a,d]环庚三烯- 5-亚基)哌啶盐酸盐倍半水合物 • 三环类抗组胺药 ––将两个芳环的邻位相互连结 ––成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 盐酸赛庚啶 • 作用 • 较强的H1受体拮抗作用 • 并具有轻、中度的抗5-羟色胺及抗胆碱作用 • 用途 • 适用于过敏性疾病 ––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及其它 • 可抑制下丘脑饱觉中枢 ––有刺激食欲的作用 –服用一定时间后可见体重增加 相关药物 • 吩噻嗪类 相关药物 • 酮替芬,阿扎他定,氯雷他定 • 2.富马酸酮替芬(Ketotifen Fumarate ) • 化学名:4,9-二氢-4-(1-甲基 -4-亚哌啶基)-10H-苯并[4,5]环庚[1,2- a]噻吩-10-酮反丁烯二酸盐 • 酮替芬具有H1受体拮抗作用,还是过敏 介质释放抑制剂。
多用于哮喘的预防和 治疗 氯雷他定 Loratadine • 4-(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烷 [1,2-b]吡啶-11-亚基-1-羧酸乙酯 • 为强效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但没有抗胆碱能 活性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属于第二代非 镇静性抗组胺药 • 与其他三环类抗组胺药的主要区别是,用中性 的氨基甲酸酯代替了碱性叔胺结构,此变化被 认为直接导致其中枢镇静作用的降低 开瑞坦(氯雷他定片) • 厂家: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美国 • 1988年,开瑞坦首先在比利时上市 • 1993年6月,开瑞坦在中国上市 • 由于开瑞坦很高的安全性,成为了非处方药 (OTC),而且也是美国飞行员可以使用的抗过 敏药 • 2001年,开瑞坦攀升32亿美元的销售峰值 • 2006年至今,开瑞坦成为欧美市场上非镇静类 抗过敏OTC的主力,也是中国市场抗过敏第一 品牌 氯雷他定 Loratadine 5 哌嗪类 H1受体拮抗剂 • 用Ar(Ar‘)CHN-代替乙二胺类的ArCH2(Ar’) N-,并将两个氮原子组成一个哌嗪环,就构成了 哌嗪类抗组胺药 • 此类药物除具有较强的H1受体拮抗剂作用外,又 各有特点,有的有平喘效果;有的具有抗晕动作 用;还有的具有钙离子通道阻断作用。
盐酸西替利嗪 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 2-[4-[(4-氯苯基)苯基甲基]-1-哌嗪基]乙 氧基乙酸二盐酸盐 • 由于Cetirizine易离子化,不易透过血脑屏 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量极少,属于非镇 静性抗组胺药,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代表药 物之一 来源 • 安定药羟嗪的主要代谢产物 ––氧化 盐酸西替利嗪 合成 • 作用特点 • 选择性作用于H1受体 ––作用强持久 • 非镇静性抗组胺药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进入中枢的量极少 • 对M胆碱受体和5-HT受体的作用极小 • 临床作用 • 抗过敏药 • 吸收很快和很好 • 绝大部分以原形经肾消除 结构特点 哌嗪类抗组胺药 –一氮原子上带二苯甲基 有时苯环对位有氯取代 –另一氮原子上取代基的变换较多 去氯羟嗪、赛克利嗪、氯环利嗪 美克利嗪、布克利嗪、奥沙米特 • (6)、哌啶类 • 新型抗组胺药 • 优点:选择性外周H1受体拮抗剂,非镇静性 • 缺点:心脏毒性,咪唑斯汀除外 –例如特非那定(Terfenadine)、阿司咪唑 (Astemizole)息斯敏抗组胺作用强,选择性阻断 H1受体,无中枢镇静及抗胆碱作用,临床上用于 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 旧息斯敏®牌阿司咪唑片(诱发心率失常, 非镇静性) • 新息斯敏®牌氯雷他定片(无心脏毒性,非 镇静性) • 西安杨森如何应对息斯敏危机 咪唑斯汀 Mizolastine • 2-〔〔1-〔1-〔(4-氟苯基)甲基〕-1H-苯并咪唑-2 -基〕哌啶基-4-基〕甲基氨基〕嘧啶-4(3H)-酮 • 由Janssen公司开发 结构特点 • 一个芳环、三个含氮杂环 ––以碳-氮键的方式连接 • 两个胍基掺入在杂环中 • 氮原子都处于季胺、酰胺及芳香性环 中 ––只具有很弱的碱性 • 整体分子相对稳定 作用 • 对H1受体有高度特异性和选择性 ––起效快、强效和长效 • 有效抑制其它炎性介质的释放 ––抑制炎症细胞的移行、减少嗜酸粒 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水肿表现强效 、持久和剂量依赖的抗炎作用 咪唑斯汀 Mizolastine • 不具中枢镇静作用,优于其他第二代H1受体 拮抗剂 –具有双重作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有效抑制 其它炎性介质的释放 –不良反应极少,无显著的抗胆碱能样作用,对 体重的影响极弱,特别是当剂量增加达推荐剂量 的4倍也未发现明显的心脏副作用 –主要代谢途径为在肝中的葡萄糖醛酸化,不经 P450代谢,且其代谢物无抗组胺活性。
咪唑斯汀 Mizolastine 多项选择题 • 3-68、下列关于咪唑斯汀mizolastine的叙述,正 确的有 ABCE • A. 不仅对外周H1受体有强效选择性拮抗作用,还 具有多种抗炎、抗过敏作用 • B. 不经P450代谢,且代谢物无活性 • C. 特非那定和阿司咪唑都因心脏毒性先后被撤出 医药市场,但咪唑斯汀mizolastine在这方面有优 势,尚未观察到明显的心脏毒性 • D. 在体内易离子化,难以进入中枢,所以是非镇 静性抗组胺药 • E. 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