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芝429芝麻施肥量及施肥方式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7748417
  • 上传时间:2021-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6.7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芝429芝麻施肥量及施肥方式研究 庄秋丽 冯艳萍 张长河 夏得争 周国友 徐东阳摘要 设置8种施肥处理方式,研究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方式对上芝429芝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复混肥(17-17-17)187.5 kg/hm2+初花期追施复混肥(17-17-17)187.5 kg/hm2的处理芝麻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是值得推荐的施肥方式关键词 芝麻;上芝429;施肥量;施肥方式;产量;经济效益 S565.3 A 1007-5739(2019)10-0004-01芝麻属胡麻科芝麻属一年生草本作物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芝麻含油量约50%,对保证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其种植历史悠久,营养丰富,常用于食品、医用、化工和饲料等领域[1-3]在芝麻生产中,合理施肥是提高芝麻产量、改善芝麻品质的重要栽培措施芝麻在各生育阶段吸收营养物质的含量和种类有所不同,且不同施肥方式的养分吸收量也有差异[4-6]但由于我国开展芝麻施肥技术研究较少,导致芝麻施肥水平落后,施肥在提高芝麻抗逆能力和产量方面的作用发挥仍显不足[7-8]本文开展芝麻施肥量和施肥方式研究,探索芝麻高效的一次性施肥技术,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从而指导农户种植芝麻,能够为今后开展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与示范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作物:芝麻,品种为上芝429供试肥料品种为复混肥(17-17-17)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8个处理,分别为复混肥(17-17-17)600 kg/hm2作基肥(T1)、复混肥(17-17-17)375 kg/hm2作基肥(T2)、复混肥(17-17-17)150 kg/hm2作基肥(T3)、复混肥(17-17-17)300 kg/hm2作基肥+复混肥(17-17-17)300 kg/hm2初花期追施(T4)、复混肥(17-17-17)187.5 kg/hm2作基肥+复混肥187.5 kg/hm2初花期追施(T5)、复混肥(17-17-17)75 kg/hm2作基肥+复混肥75 kg/hm2初花期追施(T6)、初花期追施复混肥(17-17-17)150 kg/hm2(CK2)、不施肥(CK1)1.3 试验过程6月15日播种,6月27日施基肥,8月1日追肥;7月29日大雨、8月17日夜间至18日暴雨,风向明显;人工除草3次,苗期病虫害防治1次2 结果与分析2.1 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对夏芝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较小,各处理的株高、始蒴部位、果轴长、干物质重等无显著差异(P>0.05),对芝麻单株产量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对芝麻产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田间观察记载发现,处理T1、T2倒伏较为严重2.2 经济效益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以处理T5的芝麻产量最高,达到1 559.85 kg/hm2,且经济效益最优,为14 398.2元/hm2,既增产又增效,是值得推荐的施肥方式CK1的芝麻产量最低,为944.25 kg/hm2处理T1的经济效益最低,为9 708.0元/hm2从CK1和处理T1的试验结果来看,施肥方式、施肥种类和施肥量需要科学有效,否则可能会出现施肥比不施肥效益更低的现象处理T4、T5、T6均是2個时期施肥,产量也比其他处理有所增加,说明多时期施肥,尤其在需肥量大的初花期施肥有利于增产3 结论与讨论从成本与收益考虑,基施复混肥(17-17-17)187.5 kg/hm2+初花期追施复混肥(17-17-17)187.5 kg/hm2的施肥方式,芝麻既增产又增效,是值得推荐的施肥方式随着施肥量和次数的增加,虽然芝麻产量会有所增加,肥料和用工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因而需要在产量和效益之间寻找最优点后期研究可在基施复混肥(17-17-17)187.5 kg/hm2+初花期追施复混肥(17-17-17)187.5 kg/hm2的基础上细化用量梯度,在产量和效益之间找出更优的方案。

      农作物在各时期需肥规律不同,施肥应根据芝麻各生育期养分吸收积累规律,选择适宜的施肥时期,科学运筹化肥是芝麻合理施肥的重要研究方向[8-10]另外,在满足肥料供应的前提下,还要注重田间管理,如农田整理、病虫草害防治以及排水灌溉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才能实现芝麻生产的稳定性和丰产性4 参考文献[1] 车卓.芝麻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9:1-3.[2] 孙建,乐美旺,饶月亮,等.江西芝麻产业现状、限制因素、发展潜力与对策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9):10-15.[3] 谢富欣,刘焱,王飞雪,等.我国芝麻生产及研究现状的调重与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09(11):5-6.[4] 王桂华.芝麻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4):220-223.[5] 张翔,毛家伟,张玉亭,等.我国芝麻施肥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J].河南农业科学,2010(3):127-130.[6] 姚殿立,李录久,丁楠,等.芝麻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413-8414.[7] 李红梅,陈捍军,白桂萍.芝麻施肥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7):86.[8] 董泰山,张国友,罗兵,等.夏芝麻施肥决策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28-129.[9] 李贵宝,张子武,张桂兰,等.芝麻配方施肥及其应用的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1(2):48- 50.[10] 赵莉,汪强,林勇翔,等.江淮黄褐土壤芝麻肥效研究[J].作物杂志,2017(6):154-159.基金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芝麻种质创新、杂优利用、新品种选育”(324020036);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芝麻周口综合试验站专项(CARS-14-2-17)。

      作者简介 张军(1971-),男,河南驻马店人,农艺师,从事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通信作者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